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在徐州争霸战中,曹操、刘备、吕布、袁术都对徐州这块地盘有着争夺的战斗。然而最终以曹操的胜利告终,徐州归曹操所得。吕布的军队被打光了,剩下自己被擒,张辽、高顺、陈宫等重要的人都被曹操抓住了。刘备算是投降曹操,暂时没有实力和曹操一争天下,袁术就更不用说了,很快就被灭了。那么在白门楼要处置吕布的时候,刘备为何劝曹操杀掉吕布呢?将吕布留在曹操身边,以后策反吕布不好吗?我们来看看当时刘备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吕布被五花大绑押解到曹操面前,或是因为绑的太紧,请求松绑,曹操却笑着说:“捆绑老虎不得不紧。”吕布又向前一步对曹操说:“明公所患不过吕布一人,如今布降服于明公,若由布为骑兵先锋,明公自领步兵,天下何愁不能定也。”说完了吕布又对站在曹操身边的刘备说到:“玄德公,如今你是明公坐上客,我却不过一降虏,现在绳子把我绑的太紧,玄德公难道就不能为我说一句话吗?”曹操大笑说:“捆绑老虎不能太紧”,便令手下为吕布松绑。
刘备冷冷一笑,对曹操淡淡的说了一句话:“不可,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吕布过去认丁原、董卓为义父,但又先后杀了丁原和董卓,曹操对此不可能不知道,这样的个人污点无疑对吕布是最致命的。见不能求生,吕布对着刘备痛骂:“大耳儿,最叵信!”(大耳儿刘备最不能相信!)
最终吕布被弑杀,一起被杀的还有拒绝投降的大将高顺和吕布主要谋臣陈宫,北地太守张辽则归顺了曹操。吕布之乱虽平,但里面死的最可惜的无疑是陈宫了,陈宫曾经对曹操非常欣赏,帮助他取得兖州刺史之职,并助他讨平兖州黄巾军,最后两人却因政见不合而分道扬镳,陈宫死心塌地追随吕布,即便曹操是他的故人也宁死不降,最后被杀着实可惜。
那在白门楼时,刘备为什么要提醒曹操杀掉吕布呢?
首先,吕布和刘备之间并不和睦。虽然他们之间有过短暂的合作,但吕布后来的做法却让刘备大失所望。
在刘备据徐州时,当吕布兵败无常容身就投向刘备。刘备出于仁义和自己的利益原因,于是就收留了吕布。
谁料当刘备在外用兵之时,吕布却夺取了刘备的徐州,虽然吕布没有对刘备斩尽杀绝,但好好的徐州被吕布夺了,他心中自然是痛恨吕布的。
只不过当时还不能和吕布翻脸,所以只得隐忍。但他心中对吕布的恨却没有减。
直到吕布被带至白楼楼,这就是刘备报仇的机会了。
所以就提醒曹操要杀了吕布。
其次,刘备志向一直都远大,纵然半生漂泊于诸侯之间,但他的志向却并没有变。
曹操实力强大,自然是刘备未来的大敌。此时他依附曹操也只是权宜之计。
吕布是当世猛将,武艺犹在关羽、张飞之上。抛开吕布为人性格的因素不谈。若让曹操收降吕布,岂不是让曹操如虎添翼。如此自然是对自己不利的。
所以,刘备要借曹操之手杀了吕布。
再者刘备还惦记着徐州,只有吕布死了,徐州才有可能重新归属刘备。
换一种思路,如果吕布投靠了曹操,两人联合,刘备是不是更受打击,就算吕布投靠曹操,想要挑拨吕布反对曹操,就像当年吕布杀丁原和杀董卓那样杀曹操,是需要实力的,只有强大实力的第三方引诱吕布,吕布才会作乱,如果没有引诱,吕布一般是不会反对曹操的。
要明白这个道理,看看当年吕布是为了什么杀丁原和董卓的就会明白,杀丁原时是强大的董卓一手拿着大棒,一手拿着胡萝卜威胁吕布的,杀董卓时是整个朝廷官员都在反对董卓,同时吕布与董卓有了隔阂,吕布与董卓的婢女私通,这事传到董卓那可是掉脑袋的,所以吕布反。
所以刘备如果想劝曹操先接受吕布而让吕布祸害曹操,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倒不如现在先除去吕布来得实惠,只有吕布死了,刘备认为自己才有机会重夺徐州,后来的历史发展验证了这一点,刘备在趁拦截袁术的机会,攻杀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重新占据了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