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昔日的“酱油大王”成了老赖,而且一家三口都是……
究竟发生了什么,一起来看看。
昔日“酱油大王”
一家三口成“老赖”
4月8日晚间,加加食品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杨振、肖赛平(杨振之配偶)、杨子江(杨振之子)、以及公司监事会主席蒋小红因合同纠纷,被银川市金凤区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
据裁判文书网,上述人员所涉案件为宁夏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宁夏可可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宁夏沃野肥业有限公司等合同纠纷,执行标的金额为近830万元,其失信被执行人行为具体情形均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
加加食品表示,公司实际控制人以及监事会主席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为宁夏可可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担保而产生连带清偿责任,并非个人直接债务。上述人员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可能对公司形象有负面影响,但暂时未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产生实质性影响。
语文老师“下海”
成百亿酱油大王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现在大家常见酱油瓶所用的瓶盖——打开酱油瓶外盖后直接拉开内盖即可倒出酱油的方法是加加创始人杨振首创。
1962年出生在湖南的杨振,虽然家境贫寒,但却凭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湖南益阳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端上了“铁饭碗”。但杨振并不满足于拿“死工资”,工作两年就选择了辞职下海。
在做酱油生意之前,杨振在“商海”摸爬滚打了十年之久,从搞养殖到做隐形纱窗的技术转让和推广,起起伏伏,但也成为当地的“万元户”。
最初,杨振想把酱油盖这个创新方案以50万的价格卖给湖南的酱油厂,但并没有厂家愿意购买。随后,在1996年,他便在湖南宁乡县正式成立加加酱油厂。当时的加加酱油厂仅有2亩地和几个人工人。
回顾历史,90年代走出来的几大消费品牌,无一不是通过疯狂营销和品牌推广,而家喻户晓的。加加酱油也不例外。
打广告,这是当时的酱油企业从未做过的事情,杨振做了首个吃螃蟹的人。广告效应让加加酱油迅速为老百姓所知。
据此前媒体报道,1997年,加加酱油的年营业收入约为1368万元。2003年,杨振以4800万拿下了中央一套2个月的“标王”,当时不少人都说杨振疯了,4800万那可是加加食品成立7年来的全部利润。
同年5月至6月,加加酱油在7点整报时和7点半新闻联播结束时的两个黄金时间段进行广告播出。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加加酱油品牌顷刻间印入人们的脑海,全国各地的经销商纷纷咨询想要加盟,产品顿时供不应求。
2004年,加加食品年营业收入达到5亿元;2012年,加加食品营业收入增长到16.57亿元,在当时国内调味品企业中独占鳌头。
2008年,杨振开始着手筹备企业的上市,2012年1月6日,加加食品在A股上市,成为中国酱油第一股。此时的海天味业才刚启动上市工作,千禾味业还是一个地方的小品牌。
没曾想,对于加加酱油来说,上市即是巅峰。截至目前,加加食品较上市之初的总市值下跌约200亿。
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根据加加食品的业绩预告,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亏损5900万元—8800万元,而其上年同期盈利了1.76亿元。加加食品解释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销售收入下降、采购成本上涨、销售费用增加、计提减值准备。
这是加加食品上市以来首次亏损。但是加加酱油早已掉出国内酱油行业的第一梯队。
2020年,加加食品营业收入20.73亿元,不到同期龙头企业海天营收的十分之一。当年招股书中,并未被加加食品列为主要竞争对手的千禾味业,也在2018年开始赶超了加加食品净利润额。
而当年,加加食品在其招股书里表示,2010年,公司酱油的产量为192,436吨,市场占有率为3.30%。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公布的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100强中2010年度主要产品的产量统计,加加食品的产品分列酱油行业第3名、味精行业第5名、鸡精行业第10名、食醋行业第19名。
原标题:发生了什么?语文老师“下海”,成百亿酱油大王,如今一家三口成“老赖”
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