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省事儿”的气血双补方!随手就用,简单高效,复杂问题变简单

妙晴谈养 2025-02-13 15:50:42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你聊聊八珍汤。

这个方子出奇地简单,无非是补气的四君子汤,加上补血的四物汤。一共八味药,气血双补,故称八珍汤。具体是: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炙甘草。

我想说的是,这八珍汤,是中医在补气血的时候,最省事儿的方子。

此话怎讲?

比如面对一个患者,证属气血两虚。那中医人就得寻思,怎么帮助他补气血。为了补血,用点什么为好。为了补气,用点什么为妙。

但思考这件事儿,毕竟费神。你赶上身体疲劳、精神疲惫、时间又不允许的情况下,真就没那么多脑力来寻思。那怎么办?从工具箱里掏出一件来,想都不想,算都不算,闭着眼睛用下去,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这个八珍汤,就是这么一件简单高效的气血双补方。中医开方子,随手就用,省时省力,而且效果还好。

举个案例来说:看看在面对复杂局面的时候,八珍汤是怎么简单高效地,解决难题的。

赵先生,56岁。素来患有高血压病,喜欢抽烟、喝酒、品茶。结果在3年前,突然之间就左边半身不遂了,说话说不清楚,口角流涎,神志模糊。这一看就知道,是中风了。

当时,家里人给他送到医院去了。检查确诊高血压、脑梗。西药治疗之后,病情基本稳定,但还是半身不遂,口角流涎,说话说不清楚。为了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家人决定带他看中医。

刻诊:患者身体虽然肥胖,但面色萎黄,心悸气短,四肢不温又有些畏寒怕冷,舌头胖有齿痕,舌色微微发紫,舌苔白腻而润,口角不停地流口水,同时总觉得有些恶心、泛呕。左侧胳膊伸不开,左侧下肢抬不起来,手发麻,行动需要人搀扶。脉象细涩无力。

了解到这些以后,拟方一剂:黄芪,桂枝,当归,白芍,茯苓,陈皮,川芎,人参,菖蒲,白术,丹参,红花,牛膝,熟地,甘草。

就这个方子,患者前后一共喝了56剂,中间略有加减,如秦艽、鸡血藤等。到最后,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肢体转温,活动能力基本如常,语言和神志相对清楚,口角也不再流口水了。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这个患者所用到的方子,就是以八珍汤作为底方。

患者脉象偏涩,舌头偏紫。这一下就能看出来,有血瘀的问题。所以用药的时候,得注重活血。为了活血,用到了丹参、红花、牛膝三味药,合奏活血通经之功。

再看患者舌苔白腻而润,平素纳呆泛恶,口角不住流涎。这说明有痰湿,所以用药就得化痰湿。怎么化?菖蒲、桂枝、陈皮。菖蒲化湿开窍,桂枝温化痰湿,陈皮行气除湿。

又是痰湿,又是血瘀,为啥毛病这么多啊?都是什么引起的呢?——气血两虚!

气虚,就诊时患者心悸气短,脉无力,还畏寒怕冷。心气不足则心悸气短,气不能帅血而行所以脉无力。气不能起到温煦的作用,所谓畏寒怕冷。

血虚,在于患者脉象偏细,肢体麻木、面色萎黄。血不充脉道则脉细。血不养肢体则麻木。头面失养则面色萎黄。

所以说,气血两虚是这个人的“基本盘”,是本。气虚不能行津则生痰湿。血虚行而不畅则生淤。因此痰湿和血瘀,都是在气血两虚的基础上,形成的标。

这么一看,患者的问题似乎是有点复杂了。但说难也不难,既然基本盘是气血两虚,那就先解决气血两虚好了。

于是用八珍汤,直接又高效。在八珍汤的基础上,有痰湿就化痰湿,有淤血就化淤血。方子,就这么如流水一样,从笔尖淌了出来。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