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的房价泡沫挤完了吗?
这是很多朋友关心的话题,然而这件事非常复杂 。
作为从业者、房企,以及很多拥有房子,尤其是有两套、三套房子的业主,觉得目前的房价已经跌到位了,楼市的泡沫已经挤完。
但全国还有很多没有房子的年轻人,他们目前在大城市打拼,觉得房价还是太贵。
要想靠自己的收入,甚至加上父母提供的部分首付去买房子,仍然很困难。
他们认为目前房价依旧高不可攀,泡沫比较大。
不同的群体,站在不同的视角和立场看房价泡沫问题,结论往往大相径庭。
老杨是房地产从业者,也有几套房子。不过,老杨从事房地产宏观研究,一贯以数据说话,秉持客观理性的研究态度。
在我们的#全国房地产市场机会和风险监测系统#当中,专门有一个指标 —— 房价泡沫指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d9de5a24d1fa40687356df91d605914.png)
该指标又分为三个细分指标:房价收入比、租金收益率、短周期波动过程中房价平衡度,也即是否透支、是否低估,以及周期性波动当中的均衡度。
总之,通过这三个细分指标,能够比较客观地衡量每个城市房价泡沫的情况。
我们先来看一下全国的房价泡沫指数。
这是经过指数化处理之后的走势图,在零以上表示有泡沫,零以下表示没泡沫。
我们可以看到,房价泡沫最高峰出现在 2021 年的 7、8 月份。
之后,随着楼市降温,房价下跌,房价泡沫就开始逐步收窄,进入挤泡沫进程。
直到2024年的6月份,房价泡沫指数进入负值区间,即泡沫挤完了。
到目前为止,负值还在持续加大,也就是说房价在挤泡沫挤完之后,已经变得低估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f6bf221d855fd02dbbbe5378a00486f.jpg)
其实,我们看历史走势,在 2014 年,房价是低估的,在房价大涨之前,房价泡沫是不存在的。
房价泡沫的滋生,基本上是从 2016 年的二季度开始,随着全国房价快速大幅上涨,房价超出了合理值,开始出现泡沫现象。
之后几年时间,呈现震荡式的泡沫扩大。
通过上图,我们能够较好地观察历史走势,时而高涨,时而下跌,有时候房价泡沫比较明显,有时候房价泡沫就被挤完了。
而目前,房价泡沫已经挤完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国家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就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如果在房价刚跌的 2021 年下半年,甚至到了 2022 年、2023 年,当时房价已经跌了一两年,但跌的幅度不够大,跌的时间不够久。
在那种情况之下,想要房价止跌就比较困难。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因为房价已经超调,跌到合理区间以下了。
除了监测全国的总体房价泡沫走势之外,我们还监测了全国 50 个大中城市,每个城市都有房价泡沫指数。
我们再看一张图,是当前全国 50 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泡沫指数。
50 个城市当中,目前有 44个城市的房价泡沫指数是负值,即房价泡沫挤完了,处于低估的区间。
还有六个城市,目前房价泡沫是正值,泡沫还没有挤完。包括杭州、成都、无锡、上海、宁波、徐州。
房价泡沫还没挤完的这几个城市,每个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00996c7903896d36a5174b7b37f343f.png)
比如杭州,杭州的房价繁荣期时间比较长,从 2016 年初到 2021 年的上半年,房价涨的时间很长,涨幅很大。
2022 年和 2023 年,杭州的房价跌幅比较小,尤其是新房市场存在限价,有些红盘的存在,导致新房价格总体上保持强势。
上海的情况也是类似的,过去很多个月,新房价格基本上没跌过,但二手房是跌的。
无锡和徐州这两个江苏的城市,属于三线城市,为啥泡沫还没挤完呢?
主要是因为 2020 年到 2021 年上半年,这两个城市房价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导致到目前为止,房价泡沫还有一点。
通过监测和观察全国总体和每个城市的房价泡沫指数的运行情况,我们可以比较好的观察房价到底是高估还是低估了,为我们研判市场走势和参与市场交易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