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终有报!66岁就“消失”了的陈宝国,偏偏成为了娱乐圈的悲哀

学习图酱吖 2025-04-09 02:41:55

文丨ㅇㅇ

陈宝国的名字曾经是演技的代名词。

如今怎么就成了娱乐圈的牺牲品。

他的“消失”到底是怎么回事?

01

曾经在荧幕上叱咤风云的陈宝国,许久未曾出现在大众视野。

这位老戏骨,以往塑造的角色深入人心,演技堪称一绝。

可谁能想到,如今他居然回归到了最朴素的生活之中。

他亲自在农场里面种菜养鸡,体验着劳动带来的质朴快乐。

闲暇之余还会翻翻表演书籍,沉浸在表演艺术的世界里。

他的作息规律得让人惊叹,坚持着“两饱一倒”。

平日里陈宝国十分享受读书品茶的悠闲时光,悠然自得。

不仅如此,他还积极投身于古建筑文化相关节目,看得出对传统文化饱含热忱。

在这些领域,他远离了娱乐圈的喧嚣与浮躁,找到了别样的宁静与满足。

据说,现在的陈宝国常常拒绝复出。

哪怕导演带着诱人的片酬、精心准备的剧本上门,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拒绝。

这怕不是要真的是和娱乐圈彻底 “割席”。

有人说他过时了,但其实他活得比谁都清醒。

02

陈宝国的童年,和艺术毫无交集。

他出生于北京普通家庭,家境并不富裕,却满是快乐。

胡同里有他与小伙伴嬉闹的身影,抓蛐蛐时的兴奋劲儿还历历在目,甚至爬上槐花树摘花吃,那是独属于他童年的美好滋味 。

但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的重担压了上来,整个家快被压得喘不过气。

所以16岁的他不得不辍学去打工,卖冰棍、当汽修工、做搬运工,各种脏活累活都干过。

本以为人生就会这样庸庸碌碌下去,可命运的转折说来就来。

一次朋友聚会,他瞥见中戏招生广告,命运的齿轮自此开始转动。

没有科班背景的他,硬是凭借死磕精神了叩开中戏大门。

他白天打工,一有空闲时间就拼命学习表演知识,勤练台词与肢体动作。

后期更是破釜沉舟,瞒着父母辞去工厂工作,全身心投入备考,终于进入中戏。

这份决心,在众多浑浑噩噩的年轻人中显得格外耀眼。

很多人在安逸与梦想间犹豫,他却果断选择为梦想拼搏。

早些年,陈宝国在儿童剧院工作,出演了很多话剧打磨演技。

1980年,他从话剧舞台转战影视荧幕,初登影视就大放异彩。

他凭借《赤橙黄绿青蓝紫》斩获金鹰奖最佳男主,这是他演艺实力的初次证明。

此后,他又塑造众多经典角色,全聚德掌柜杨明全、阴柔的唐高宗李治等,每个角色都被他演绎得入木三分。

不过真正让他一战封神的,还得是《大宅门》里的白景琦。

为演活这个“混不吝”的七爷,他失眠数月,对着镜子练台词到声音嘶哑。

这种对角色的极致投入,在当下很多“数字演员”靠替身、抠图演戏的娱乐圈,简直是天壤之别。

后来的《老农民》和《老酒馆》,又让他两获白玉兰视帝。

本来凭着这些荣誉后半生都可以高枕无忧了,但他却惹恼了一群人。

03

陈宝国对当下娱乐圈的一些乱象,尤其是流量明星的问题,那可是直言不讳。

他曾公开批评流量明星拍戏时不背台词,用数字敷衍,全靠后期配音。

而且这些人文化素养欠缺,根本无法深入理解角色,演出来的戏毫无深度。

更让人气愤的是,他们靠着资本包装和粉丝追捧,而非自身努力就轻易拿到角色,获得认可。

陈宝国甚至调侃,这些流量明星演戏前真该写篇论文,证明自己有实力驾驭角色。

这犀利的言辞,直接戳中了流量明星和他们粉丝的痛点。

这言论一出,大批流量明星的粉丝瞬间破防,纷纷跟风指责。

然而,有人却借此指责陈宝国双标。

原因是他儿子陈月末也进入了娱乐圈,且不少角色都是沾了父亲的光。

不是和父亲同剧,就是被父亲推荐,却始终没大火。

于是有人觉得,陈宝国带出来个资源咖,怎么带也带不火,自己儿子也不过如此,怎么还好意思去说别人。

但只要深入了解,就知道这完全是误解。

陈月末踏入娱乐圈后,走的是“苦行僧”路线。

他从龙套开始跑起,坚决不用父亲的资源。

为了贴合角色,他甚至不惜增肥 20 斤,这份敬业精神和对演艺事业的执着,足以证明他的实力。

虽然是受父亲影响入的行,可他的演技实打实,并不输给老戏骨。

实际上陈宝国并不是反对新人进入娱乐圈,他真正抨击的,是那些“无实力靠炒作”的不良现象。

在当下娱乐圈,流量明星轻松躺着赚钱。

而像陈月末这样真正靠实力打拼的人,却被无端骂作 “资源咖”,这实在是不公平。

难道就是因为这样,他才从娱乐圈消失的吗?

04

陈宝国的隐退,绝非一时冲动。

而是娱乐圈“流量劣币驱逐演技良币”乱象下的必然走向。

在如今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资本眼里只有冰冷的数据,全然不顾艺术的质量。

一部剧能不能立项,演员能不能参演,似乎都取决于流量。

陈宝国一直以来对艺术怀揣着敬畏之心,可这份坚持,在当下却显得格格不入。

他坚决拒演那些毫无内涵的快餐剧,对剧本质量精挑细选,容不得半点马虎。

他秉持着演员的操守,认为只有好剧本才能呈现出好作品,宁可无戏可拍,也绝不向低质量妥协。

可是这种坚守在资本主导的娱乐圈里却被视作“不合时宜”。

他的认真反倒成了阻碍自己的绊脚石。

有人说如今68岁的陈宝国,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才选择“隐退”的。

可更让他心力交瘁的,或许是娱乐圈这股乌烟瘴气的风气。

他看着那些演技堪忧的流量明星凭借炒作和资本运作占据各大荧幕。

而真正有演技、有追求的演员却无戏可演。

所以他的内心满是失望,最终选择了 “自我放逐”。

他的悄然离去,对娱乐圈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这意味着内娱又少了一位坚守艺术底线的中流砥柱,实在是娱乐圈的悲哀。

但我们也不妨期待一下。

当观众看腻了那些 “塑料演技”,厌倦了毫无营养的快餐剧,终会怀念起像陈宝国这样,为了角色不惜赌上性命的老戏骨。

到了那个时候,娱乐圈的春天或许才会真正来临。

0 阅读:38

学习图酱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