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希望我的文字能够温暖你的心。记得点击“关注”我哦!
01
李纨出身于金陵名宦之家,父亲李守中曾担任国子监祭酒,家族中男女皆诵读诗书。
基于当时的社会风俗,李纨14岁时嫁给16岁的贾珠。
贾珠是贾政的长子,他年少有为,早早中举,是贾家子孙后代中的佼佼者,因此备受贾母的青睐。
贾母对贾珠寄予厚望,所以精选挑选了当时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女儿李纨与他联姻,而贾珠从小在贾母的抚养下长大,对贾母十分顺从遵循了家族的决定。
父亲贾政对贾珠的教育比较严格,注重他的学业,还给他请了师傅教授知识,把他当成贾家未来的继承人培养。
而贾珠作为长子,也早早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努力学习,勤奋上进,对弟妹们也关爱有加,性格温和,成为贾家后代学习的榜样。
可是结婚之后的贾珠却发生了重大变化。
02
李纨出身书香世家,性格贤淑平和,很是坚韧隐忍。
她和贾珠成婚之后,并没有很快得到贾珠的爱慕。
李纨是个慢热型的人,她的平和温柔在贾珠看来却是寡淡无味的,两人的婚姻生活虽然相敬如宾,但在年少的贾珠看来却是索然无味的。
他不喜欢李纨的槁木死灰,也不喜欢每天睡在这样的人的旁边。
于是两人结婚后不久,贾珠便以学业为重常常独处书房。
而在书房伺候贾珠日常起居的却是李纨的一个陪嫁丫鬟。
这个丫鬟的性格和李纨截然不同,她不但把贾珠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做事认真负责,而且敢说敢做,心直口快,常常直言不讳的对贾珠表达自己的想法。
她常常给贾珠顶嘴,也未必完全顺从贾珠。
再加上她明艳娇俏的长相很快便收获了贾珠的爱情。
少年的爱情往往不掺杂世俗的功利和复杂的社会因素,更多的是源于内心的悸动和情感的共鸣。
少年的爱情更充满了激情和冲动,他们往往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甚至不顾后果。
贾珠和这个丫鬟之间的情感便开始偷偷摸摸的进行了。
贾珠不仅和这个丫鬟形影不离,几乎常常待在书房,说是温习功课,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都沉溺在爱情中。
因此他的学业一落千丈,直到这个丫鬟怀孕时,这个秘密才被传开。
正妻还未生育,丫鬟却提前怀孕,这在贾府是大忌;况且贾珠为了爱情耽误了学业,更是让贾政接受不了。
于是贾政亲自手持棍棒对贾珠来了一次严厉的惩罚。
惩罚过后还把李纨的陪嫁丫鬟送走,以此断了贾珠的念想,好让他重新把心思放在学业上面。
03
面对父亲对自己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严厉惩罚,贾珠很快便病了。
这一病就要了他的命。
因此20岁那年,贾珠便离开了人世。
贾母心疼贾珠,便让李纨把当初赶走的那个丫鬟接回来平安产子,好生照顾,为的是保住贾珠这唯一的命根子。
李纨有苦难言,但却不能不遵守贾母的决定,把丫鬟接回来之后亲自派人照顾。
可是这个丫鬟重情重义,自从贾珠死后她也整天郁郁寡欢,再加上她知道自己背叛了自家小姐李纨,心中愧疚,生下儿子后便离世了。
于是李纨便把这个孩子抱在膝下养着,取名贾兰。
贾母怜惜李纨和这个孩子,常常从自己的嫁妆里拿出钱来贴补李纨。
而王夫人自从贾珠死后,便对李纨怀恨在心。
在王夫人的认知里,她觉得自己的儿子之所以会早逝,是因为李纨作为正妻不负责任,不关心丈夫,甚至纵容丈夫和丫鬟偷情。
这一切都是李纨的错。
因此从贾珠死后,王夫人也很少关心李纨和这个孩子。
李纨有丈夫时,过着槁木死灰的日子。
丈夫离世后,她的生活重心便放在贾兰这个孩子身上,亲自抚养,稍大一些便监督他读书涉猎,让他勤奋上进,将来好博取功名。
贾兰的出现给李纨的生活带来一丝生机和希望,但她依然是那个冷淡的女性,因为她的生活根本由不得自己做主,也没有任何兴趣可言。
直到她住进了大观园,和众姐妹们办诗社,赏花,参加各种节日和庆典活动,她对晚辈们关怀备至,给予她们温暖和支持。
大观园的生活充实而美好,也让李纨的生活变得充实和喜悦,因此木讷冷淡的李纨也变得开朗起来。
大观园的生活治愈了李纨的婚姻不幸和众多精神上的折磨,对她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在这种喜悦的滋润下,李纨逐渐活出了自己的价值。
(此文没有文本根据,大部分根据推测和想象而成,欢迎大家评论区批判!)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您的转发、点赞、留言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