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北部重镇阿勒颇的军事部署近日掀起波澜。据路透社等外媒报道,叙利亚过渡总统、沙姆解放组织领导人阿布·朱拉尼发布最新任命,由赛义夫·巴鲁德(化名赛义夫·阿布·巴克尔)担任新建第76师师长,负责镇守这一战略要地。然而,这位新晋指挥官的上任却在当地引发轩然大波——他的履历堪称一部“叛变史”,争议行径更令多方侧目。
“跳槽王”的军旅沉浮录巴鲁德的军事生涯始于2005年。彼时刚成年的他加入叙利亚政府军,凭借能力跻身精锐部队“空军情报局”,官至中尉。然而,2012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他的忠诚开始频繁转向:先叛逃至反政府武装“萨迪克旅”,半年后转投“认主独一旅”并升任指挥官。2013年,他再度改换门庭,加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在此期间不仅指挥军事行动,还大肆拉拢旧部亲友加入,甚至率军重创土耳其支持的库尔德武装。
ISIS式微后,巴鲁德的“变色”之路未止。他潜逃至土耳其,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搭线,摇身成为美方代理人武装“哈姆兹运动”的头目,调转枪口与昔日盟友交战。此后数年,他周旋于土耳其情报部门、叙利亚叛军派系之间,最终在沙姆解放组织扩张之际投靠朱拉尼,一步步攀上权力高峰。从叙政府军到ISIS,从CIA到土耳其,巴鲁德二十年间七度易主,被外界讽为“当代吕布”。
争议缠身的“军阀”若仅是频繁叛变,巴鲁德或许还不足以成为众矢之的。联合国人权观察报告显示,其麾下武装被指控在阿夫林等地多次实施虐待平民、强征财产等暴行。叙利亚民间组织“真相与正义”调查称,他通过勒索、走私军火等黑色产业年入超3000万美元。更令内部哗然的是,多名消息人士指认其屡次利用职权与下属妻子发生不正当关系,虽违背组织宣称的“教义”,却因权势无人敢问责。
阿勒颇的隐忧与派系裂痕此次任命被视作朱拉尼巩固权力的关键一步,却加剧了沙姆解放组织内部矛盾。曾被巴鲁德背叛的叙政府军旧部、遭其袭击的库尔德武装,乃至组织内部分将领均公开表达不满。美国也在2023年以“侵犯人权”为由将其列入制裁名单。分析人士指出,巴鲁德执掌阿勒颇虽能暂时威慑对手,但其反复无常的作风与恶劣风评,可能激化地方势力冲突,甚至埋下新一轮内乱的导火索。
眼下,这位“争议将军”正站在风暴中心。阿勒颇的枪声是否会因权谋交易暂歇,抑或因信任危机再度响起?叙利亚的乱局,似乎远未到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