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名下的“现金奶牛”:年营收1400亿,全球开店超过1.6万家

商业汇评 2022-04-30 18:10:00

2022年4月消息: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2胡润全球房地产企业家榜》。94岁的李嘉诚成为全球房地产首富,身家达到2050亿元,恒基兆业李兆基(1700亿元)、碧桂园杨惠妍(1650亿元)紧随其后。

根据财报显示,长实集团去年实现收入832.41亿港元,净利润212.41亿港元,同比分别增长16.7%和30.6%。共持有约1760万平方呎的投资物业组合,其中6700万平方呎位于内地。

李嘉诚名下的业务可不只有房地产,还有能源、港口、电讯、零售、基建等。去年长江和记实业实现收入4453.83亿港元,净利润335亿港元,同比分别增长10.29%和14.9%。增长主要来自港口及零售部门的经营改善,屈臣氏全球销售额达到1736.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410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占零售部门收益的84%。

公开资料显示:屈臣氏(Watsons)始创于1841年,是全球最大的国际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共经营12个零售品牌,产品涵盖保健、美容、化妆品、日用、食品、电子、洋酒及机场零售业务。截至去年底,已在28个市场经营16398家店铺,同比增加1%。

屈臣氏的前身是一家由英国人沃森开在广州的小店,后南迁至香港。19世纪70年代,侄子亚历山大·沃森(A·S·Watson)接管生意,店铺改名为屈臣氏,并开始拓展新业务。到19世纪末已开出30多家分店,售卖产品包括药品、化妆品以及时髦的照相机。还在今天上海四川北路一带创办了“屈臣氏汽水厂”,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汽水生产厂。

上世纪80年代,屈臣氏成为和记黄埔全资子公司,由此开启了扩张之路。进入21世纪,更是通过收购英国Savers Health连锁店、荷兰Kruidvat集团、俄罗斯SpektrGroup连锁店、法国最大香水零售商Marionnaud等,将业务触角伸到欧洲。

80年代末,屈臣氏重返内地市场,在北京开出第一家个人商店,此后相继进驻上海、广州。05年的时候,第100家分店在广州开业,也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正佳广场店。十一年前,内地门店突破1000家,全球门店达到1万家。

屈臣氏是中国最大的化妆品连锁零售品牌,截至去年年底,已在内地490多个城市开设了4179家门店,同比净增64家,同比店铺销售额增长1.9%。零售额达227.7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85亿元),同比增长14%,创下近五年最大增幅。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主要是因为2020年同期基数较低,当年屈臣氏收益总额为199.84亿港币,同比下降19%,创下五年来最大跌幅。而从2013年开始,其业绩出现放缓的迹象,2016年首次出现负增长,门店销售同比下降10.1%。另外,去年屈臣氏中国区EBIT(净利润+税金+资金利息)利润为18.08亿港元,同比下降7.3%。EBIT利润率更是从2015年的20%下降到如今的8%。

利润下滑 会员增长缓慢

今年3月,屈 臣氏母公司长江和记(00001.HK)实业有限公司公布了2021年财报。财报显示,2021年屈臣氏中国区零售额达到227.70亿港币(约合人民币189.0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4%,创7年来最大增幅。

但是增收却不增利。零售额增长背后,屈臣氏的利润率却较高光时期大幅缩水。其中,屈臣氏中国区2021年的EBIT利润率只剩下8%,而在屈臣氏巅峰时期,比如2015年,其EBIT毛利率曾高达20%。

关于利润的下滑,屈臣氏在财报中关于中国区业务指出,下半年因“区域性爆发及全国收紧公共卫生措施令客流量下降,大受影响,导致利润的下滑”。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屈臣氏在线上平台的低价促销,也直接拉低了公司的利润。

另一方面,屈臣氏赖以生存的会员制,正面临着挑战。

2021年屈臣氏会员对销售的参与率高达64%,对会员非常依赖。但是屈臣氏2018年-2021年会员数分别为1.35亿、1.37亿、1.38亿和1.41亿,会员增长速度已经非常缓慢。2019年—2021年,其会员增长速度分别为1.48%、0.73%和2.17%。

而在电商日益发达的中国市场,屈臣氏的忠实会员甚至出现了下滑。其2021年年报显示,屈臣氏中国忠实客户为6200万名,而这一数据在其2020年年报中还为6300万名。

屈臣氏的高光时刻过去了?

在门店数量上,截至2021年12月31日,屈臣氏中国门店数量达4179家,同比2020年增长2%。但是去年下半年,屈臣氏开始尝试在核心商圈开设轻资产模式的小店,以10平米左右为典型。以扩大屈臣氏辐射半径,填补市场空白。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一方面是错失电商时代的红利,屈臣氏疯狂在线下开店的那几年,正好是电商行业的崛起阶段。另一方面,以THE COLORIST(调色师)、WOW COLOUR、喜燃、話梅为代表的美妆集合店快速崛起,受到年轻消费者的“打卡”。相比之下,屈臣氏的门店设计千篇一律,自然门可罗雀。再加上备受吐槽的导购模式,体验感太差,进一步劝退了年轻人。

屈臣氏也尝试做出改变。不过就在今年1月份,出现了“1分钱面膜”的促销活动翻车事件,还有一名主播在直播间辱骂消费者,引发轩然大波。看似是一起营销意外事件,实则是屈臣氏在直播电商时代“水土不服”,想要重新抓住消费者的钱包,恐怕并非易事。

此外,屈臣氏的高入驻费、长达3个月的账期、高扣点等对花西子、完美日记等国货美妆来说,都是较高的门槛。但是新的美妆集合店却用买断模式解决了品牌的账期等问题。

可以说,屈臣氏在产品和服务上,都存在与年轻人脱节。

2015年左右,社交电商快速崛起。彼时,屈臣氏正专注于三四线城市的线下扩店,错失电商时代的红利期。此后,屈臣氏虽然在数字化上做了变革,比如推出“O+O”模式,与菜鸟、京东等平台合作,但是并未在产品和服务上做出改变。

2021年7月,屈臣氏推出“静静服务月”活动,希望摆脱此前备受诟病的BA过度贴身服务。但是目前来看,这种过度贴身、过度推销的模式依然存在。

来源:新潮商评论、鳌头财经

0 阅读:1

商业汇评

简介:精选汇总商业领域第一手资讯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