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巫溪县的北部,有一座宁静的宁厂古镇,温暖的后溪河像一匹绿色的缎子,挨着它招展…
每当山里起雾时,小镇隐约于迷雾中,显得飘逸出尘,恍若仙境。
似梦似幻
就是这似曾相识的迷幻,让我笃定地认为,这里就是我无数次在梦里怀想的故乡。那些沿着小河流淌的缥缈雾气,沾染着难以释怀的乡愁,令人动容。
在化不开的惆怅里,我走向它,走向凝滞的时光…
从巫溪县城出发,一路沿着大宁河蜿蜒前行,沿岸皆是挺拔峻峭的山峰。转过巫峡的剪刀峰,向西进入后溪河,一排排破旧的房屋映入眼帘,宁厂古镇到了。
俯瞰宁厂古镇
说是一座镇,其实只有一条街。竹石结构的房子紧贴着后溪河的一侧,逶迤排列。较真算起来,这条街道差不多有7500米长。
那些房子大多人去楼空,却又固执地挺立着,一如既往地认真聆听后溪河的水声潺潺,对突然到来的访客不加理睬。
很安静,阳光在古镇挥毫涂抹的轻微响动好像都清晰地传入耳朵。
与小镇隔河相望,如吞下一枚返老还童的丹药,时光逆流。缄默中,那些曾经的过往像串门的邻居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叩开心门。
开在路边的夹竹桃,窗外穿夹袄的新姑娘;河里的大肚皮鱼和光溜溜的嬉水垂髫;还有捧着茶缸,顶着月亮去喝早茶的老人…
他们都在这天地之间,在这木石织就的小城里,生动地定义了我的从前。
便跨过那座吊桥吧!有节奏的摇摆将把过去摇进我们的脑海。
即将进入的小镇是一块光阴的化石,定格了岁月的某一瞬间;或许,它是一块琥珀,在松脂滴落的刹那,将我的某些眷恋黏稠包裹——到今天,我才能幸运地端详栩栩如生的它。
走进街道,扑面而来的是陈旧的气息。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吊脚楼,过街楼,从容地述说着往昔繁华。
抬头望,有高大的砖砌楼房,斑驳的墙体上时代的印记依然清晰。
河边
穿过逼仄的小巷,老态龙钟的吊脚楼倒映在与天空一个颜色的水面上。
静静地在台阶上坐下来,捡一片落叶为船,看着它闯进时光:在很多很多年以前,这后溪河畔相当繁忙,舟楫如云,汇八方客商。
宁厂古镇如今尽管缄默无语,没落颓败,并不意味着它就没有过辉煌。
早在先秦时代,这里便开始制盐。古镇是如假包换的上古盐都。有“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之美誉。
据《山海经》记载,巫溪曾是巫咸古国的所在地,而巫咸古国的中心就在宁厂一带。
盐泉
而宁厂之所以能成为古国中心,皆因其有着得天独厚的盐泉资源。
这里的人们不稼不禾,但丰衣足食。就源于对盐泉的利用。
据当地老人介绍,近现代采盐的过程如下:山上的含盐卤水被引入山下盐池,在其上盖铁板封闭,铁板上开大小均等的圆眼,泉水从孔眼汩汩流出,然后各个盐灶的盐工自分配好的孔眼取卤熬盐。
宁厂在制盐产业最兴旺的时候曾经有99家作坊。解放后,全部合并为一家制盐工厂,宁厂迎来了新的繁荣。
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工业制盐逐渐取代古法制盐,熬盐用的煤炭价格也越来越高,再加上宁厂的交通不便,运输成本也居高不下。古镇的支柱产业不可避免地衰落。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家明令禁止“平锅制盐”,跟不上时代的宁厂古镇的盐厂就此谢幕,徒留下盐泉不舍昼夜地流。
盐厂遗址
来到宁厂古镇,一定要到盐厂遗址去参观。
寂寥的山坡上,烟熏火燎的砖柱沉默耸立,像战斗后疲惫而从容的士兵。一口口锈迹斑斑的平底铁锅倔强地躺在泥地上,不改继续熬制盐巴的渴望。
走进宁厂古镇的怀抱,眼中满溢着岁月沧桑,而总也说不出口的乡愁,就在那些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上,在那些人家墙头的枯草上,在空无一人的长街上,肆无忌惮地飘。
时光,但愿这凝滞之时光永不受开发的伤,当我们想家时,才有个地方,温柔地用从前的方式,抚平我们内心的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