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在位六十年,在他在位期间,猛将如云,将帅齐心,将士们奋勇杀敌,战死、因战而死的将帅有很多,这些将帅都不怕死,身处绝境、宁愿自杀也不投降,给全军的将士做好榜样。
有名的将帅有班第、兆惠、傅恒、明瑞、纳穆扎尔、富德、阿里衮、五福、阿桂、明亮、于敏中、海兰察、福康安、福隆安、和琳、岳钟琪等。
那为何在乾隆时期会出现这么多英勇杀敌、不怕死的将帅呢?
因为乾隆帝懂得赏赐、舍得赏赐,赏赐很及时,有功就赏,不论身份。
乾隆帝赏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升官职
打了胜仗,升官职是必然的。
平定准噶尔汗国,最大的功臣是兆惠。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兆惠因平定准噶尔叛乱有功,授定边右副将军驻扎伊犁。同年冬天,因作战奋勇,晋封一等武毅伯,后又授侍卫内大臣、户部尚书,兼镶白旗汉军都统等职。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由一等武毅伯晋封为武毅谋勇一等公,加赏红宝石帽顶,四团龙补服。
海兰察原为普通士兵,索伦旗丁,在平定准噶尔汗国的战争中,因生擒准噶尔辉特部台吉巴雅尔,被乾隆帝从控马奴破格提拔为正四品的御前二等侍卫,赐“额尔克巴图鲁”称号,封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不久后又升为正三品一等侍卫。

明瑞,富察明瑞,富察皇后的侄儿,在平定准噶尔汗国过程中,因战功也多次提升职务。乾隆二十一年,因平定阿睦尔撒纳之功,擢升为户部侍郎,授参赞大臣。乾隆二十四年,因随军平定伊犁叛乱被赏戴双眼花翎,加赠云骑尉世职,擢升为正白旗汉军都统。乾隆二十五年,奉旨将云骑尉一职给兄弟奎林继承,自己承袭一等承恩毅勇公,世袭罔替,后又赐骑都尉世职。明瑞后来还成为首个伊犁将军,这可是正一品官员,地位比总督还要高。

这仅仅平定准噶尔汗国的战争中给将士升的官职,在其它战役中也升了不少人官职。
升官职都是与薪水、待遇挂钩的。
二、封爵位
乾隆帝可是因战功封了很多人的爵位,而且很多人都是一等公,还有不少人是四字公爵。
乌雅·兆惠:一等诚毅谋勇公,四字公爵。
富察·傅恒:一等忠勇公。
富察·明瑞:一等诚嘉毅勇公,是四字公爵,这很少的。
富察·福康安:一等嘉勇忠锐公,四字公爵。
阿桂:一等诚谋英勇公,四字公爵。
班第:一等诚勇公。
海兰察:一等超勇公。
阿里衮:一等果毅公
以上仅仅是一部分的公爵,都是一等公,在清朝分公、侯、伯、子、男六等爵位,每等爵位还分一、二、三等,如一等公、二等公、三等公。
乾隆帝还封了很多的爵位,爵位每年都是有俸禄的。
乾隆帝封爵位都是很及时的,如明瑞:
在平定准噶尔汗国时,富察·明瑞在平定准噶尔时(准噶尔战役还没有结束)获封承恩毅勇公,后出征缅甸时,在取得大胜后,立马被晋封为一等诚嘉毅勇公。
三、赏戴花翎
在清朝,除了封爵外,还赏戴花翎。
乾隆帝赏傅恒戴三眼花翎,兆惠、明瑞、富康安、和琳、海兰察、阿桂、班第、岳钟琪等人都山戴双眼花翎。

四、追封谥号
乾隆帝追封了很多武将的谥号。
如傅恒谥号文忠,富康安谥号文襄,兆惠谥号文襄,阿桂谥号文成,岳钟琪谥号襄勤,明瑞谥号果烈,班第谥号义烈,阿里衮谥号襄壮等等。
五、配享太庙
清朝共有27个人配享太庙,很多人都是清朝早期获封配享太庙的。清朝晚期配享太庙的人极少,只有奕䜣一人,还是皇室成员。
而乾隆帝一下子就封了7人配享太庙,除了张廷玉是文臣外,其他6人都是战功赫赫的武将。
乾隆帝是懂得赏赐的人,只要你战功赫赫,所有的荣誉、官职、俸禄、实惠都会给你。这样武将才会给你卖命。武将战死的有很多人,如班第、明瑞、傅清等,还有因为战役而去世的,如傅恒、富康安、和琳、富隆安等。

六、在紫光阁画功臣画像陈列
乾隆帝先后在平定西域(准噶尔汗国)后、平定金川、平定台湾等在现在的中南海紫光阁命著名的画师沈贞等人 画各个功臣的画像。
如平定西域就有五十位功臣画像,这些功臣有:
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傅恒、定边将军一等武毅谋勇公户部尚书兆惠、原定北将军一等诚勇公兵部尚书班第、原靖逆将军三等义烈公工部尚书纳穆札尔等。
七、赏赐诗词、马褂等物件
如兆惠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中,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身先士卒,取得黑水营大捷。乾隆皇帝闻讯后大加赞赏,作有《二月二十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诗》,并亲自到郊劳台迎接,还为兆惠牵马,这是多么大的荣耀。
乾隆帝还经常赏赐随身佩戴的物件给有功之臣。
作品声明:文中素材、图片都来源于网络,若存在侵权情形,请及时通知作者,作者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此乃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