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招安,为何终是死路一条?把5位好汉的名字,连起来一读便知

史今独畅 2022-05-28 17:08:39

“走马扬鞭翻山过河,轻生死,重大义,男儿本色。”

年少时,谁不曾想过单枪匹马闯江湖,闯出一身好本领,闯出一群好兄弟,然后和兄弟们一起,在江湖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当然,许多人都没有实现这个梦想的机会。不过,明末的一本小说《水浒传》却帮大家实现了。

《水浒传》中,梁山的那一百单八将,将兄弟义气体现得淋漓尽致。虽各人身份有高有低,但仍不分贵贱,一碗酒就能定下生死之交。这样的日子让很多人都十分向往。

然而,他们真的如小说中写的那般自由自在、从不勾心斗角吗?小说的结局中,宋江等人在接受招安后,被一杯毒酒赐死,竟是早有预兆的吗?

梁山的头子们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一首反诗,彻底断送了宋江的仕途,也将他送上了梁山,这也就开启了他与晁盖之间的缘分,也开启了他们的权力斗争之路。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都会疑惑,宋江和晁盖不是好兄弟吗?他们两个怎么会有斗争呢?

毫不夸张地说,他们两个可能是兄弟,但他们之间必然会存在斗争。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他们的理念不同。晁天王所想的就是聚集一堆好兄弟,在山上喝酒、吃肉,没钱了就去打劫,打劫贪官,好不快活。而宋江所想的,总而言之不过两个字:招安。

第二,一山不容二虎。即使两人是好兄弟,但梁山的头子只能有一个。所以,这明里暗里的斗争绝不会少。

首先,就是身份地位上的攀比。

在当时的年代,想要当一个山贼头子,身后没点背景,是不行的。但大家都是逃犯,这背景应该怎么比呢?

两人想了一想,立刻计上心头——我背后没人撑腰,但我上面可以有人罩着呀!

于是这两人,一个说自己劫生辰纲的时候,有“七星入梦”,另一个说在做梦的时候,神女给了他三本天书。

其次,就是人脉上的攀比。

宋江刚一来,就给兄弟们排排坐、吃果果,绝对不是没有道理的。比起他来,朝天王的心眼儿可能都没用在这方面。所以,在人脉这一块,宋江完胜。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晁盖死后,宋江变成了大当家,带领着梁山兄弟们一路披荆斩棘,最后成功被招安。

而在这一路上,宋江的身边还有一个副寨主一直陪伴着他,这个人就是卢俊义。

如果说,宋江的脑子在梁山中算数一数二的话,那么,卢俊义的武功也是在梁山中十分拿得出手的。

连林冲、武松、杨志这样的好手,在卢俊义面前都是小扒菜,所以卢俊义武功之强不言而喻。这也是他为何能稳坐第二把交椅的原因。

这梁山上的两个头子,文有宋江,武有卢俊义,两人相辅相成,但也相互牵制。

因为,这两个人都是有软肋的。

比如,宋江虽然擅长诡计,但是武功其实一般。而卢俊义虽然武功很好,脑子却有那么一点浆糊。

还好,这两个人身边都有自己的亲信,这才保得他们在梁山的威名。

头子们的贴身保镖

提到宋江的保镖,那一定就是李逵了。作为梁山的黑旋风,李逵忠义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而宋江,作为梁山的头目,大家之间对他褒贬不一。他的确做过一些好事,可这梁山一百单八将有多少又是被他逼上梁山的?所以,在很多梁山好汉眼中,他是做过很多“缺德事”的。

而在他所做的事情中,大部分都有李逵的影子。

就比如请公孙胜的时候,李逵就是拿斧子威胁罗真人,说:“如果你不放他走,我就让你今后都没好日子过。”不仅如此,他还威胁了公孙胜的父亲。

李逵哪里有心机能想到这些主意?很明显,这些事情都是宋江指使他去做的。不仅是这件事,有很多宋江不方便出面、或者需要挣面子的事情,都是由李逵一手完成。

除做这些事情之外,李逵还时时刻刻都保持着一个态度,那就是——谁敢折我哥哥的翅膀,我便毁他整个天堂。这句话听上去有些中二,不过也的确是李逵内心的真实写照。

而另一边,卢俊义的贴身保镖,当属燕青了。

燕青相当于卢俊义的智囊,每次卢俊义犯傻的时候,都有燕青在一旁出谋划策,这才保得卢俊义二当家的地位。

说起来,燕青算是救过卢俊义四、五回。水浒原文也曾夸赞燕青:“机巧心灵,见多广识,了身达命”,从这里可以看出,燕青是比梁山上的大多数人都要聪明的。

包括后来去帮着打擂台、跑招安,也都是燕青为卢俊义做的贡献。

有这么好的一个智囊在手,卢俊义算是彻底补齐了自己的短板。而提到他的短板是怎样发现的,就不得不再提起一个人——吴用。

作为整个梁山的军师,吴用,可以说是宋、卢二人的心腹。然而当初就是他设计骗了卢俊义,还是用最低端的手法骗的。

在最一开始——智取生辰纲中,也有他的影子,一直到后来,几乎宋江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受到吴用的影响。

水泊梁山打的每一场胜仗,在出谋划策方面,也大多是吴用的功劳。

不然怎么会偏偏将他叫做“智多星”呢?

虽然,宋江和卢俊义各有一位能补齐自己短板的贴身保镖,可卢俊义出科二当家的,当得仍是憋屈。

就因为只有武力而没有人脉,卢俊义说话的时候,可谓人微言轻,竟还比不过一个吴用。

或许结局早已注定

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发现,梁山的这两位头子和他们的贴身保镖出场次数颇高,而他们的名字连起来,也能变成一句话。

这句话让人细思极恐——“宋江理亏(李逵),卢俊义言轻(燕青),都是无用(吴用)功。”

这句话很好地总结了水浒中,梁山头子们的所作所为。宋江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理亏的,卢俊义人微言轻,连句话都说不上,而梁山所获得的胜利,大多是无用的功劳。

除此之外,往深层次去想,也是提前揭露了《水浒传》的结局。

在招安这方面,宋江本不是个清白之躯,所以想让他再次为官,一定是理亏的。而卢俊义说不上话,他一切只能听大哥的。

最终,宋江为招安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他和卢俊义也被一杯毒酒赐死,从此天地苍茫、了无牵挂。

由此看来,几个主角的名字竟然提前揭示了《水浒传》的结局,不知道这究竟是巧合,还是作者施耐庵的恶趣味呢?

结语

借用“三国”中的一句话来说“水浒”,“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梁山的好汉们,机缘巧合之下一个个的在梁山上聚首,也在被招安后分崩离析。

结局虽令人唏嘘,不过过程却仍是荡气回肠。

最美的不是终点盛开的玫瑰,而是沿途绽放的山花。就算结局在一开始就已注定,但从开始到结局的过程,总是可以被自己掌控的,不是吗?

0 阅读:27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