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相人术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都是通过小事和语言观察对方。蒋介石一生都在模仿曾国藩的相人术。只要是被他相中的人就能够得到重用,不然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得到重用。这种相人术有一定的借鉴之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就会被遗漏。
蒋介石与陈诚
蒋介石在创建黄埔军校的同时就是在通过这种方式获取人才。一晚。蒋介石在查哨。看见一间房透露出微薄的灯光。他走进去一看有一位士兵在看《三民主义》。觉得对此人挺有好感的。探头一看是陈诚。蒋介石随即仔细一看眉眼之间透露着一股英气。而且蒋介石想进一步了解这个人,就夺起书来。陈诚没有一丝惊慌。一问则知道陈诚是浙江人。陈诚这件微小的事在蒋介石面前表现的恰到好处, 这件事情让陈诚在蒋介石那里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后来陈诚也一步一步成为了蒋介石的心腹大臣。
胡宗南
胡宗南早年前是是一个小学老师,但因为竞选校长失败。于是乎投入自己喜欢的那一行—从军。但由于个子矮小,便被拒之门外。邓演达看着他据理力争。投入热情度之高。便答应了。破格录取。胡宗南自知外在影响他的升迁。于是他摸清蒋介石的习性,每天起个大早去操场练操,目的就是为了给天天早起蒋介石知道,他是一个勤奋的人。希望能够吸引蒋介石的注意,结果他成功了。蒋介石终于发现,在偌大的操场除了他之外,居然还有一个人比他还更为早起。所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之后蒋介石可以调阅了胡宗南的档案,发现他也是浙江人,便开始有心培养。在1930年中原大战便担任了蒋介石王牌师师长。
汤恩伯
汤恩伯在早些年的时候就以文采闻名。写文章对于他来说简直轻而易举。就说吧,随即就写了《步兵中队操练之研究》送给了蒋介石。 陈仪曾给蒋介石推荐汤恩伯,因为蒋介石不仅从一些生活上的小事发现一个人值不值得去培养之外,也会看一个的气量合不合适。于是在蒋介石见汤之后,觉得仪表不凡,马上任命其到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担任大队长。一开始汤恩比得不到蒋介石重视,是因为不是由蒋介石亲自选拔。后来陈仪点拨他,让他对《步兵操典》这一书引起重视,因为蒋介石很喜欢。建议他写文章吸引关注。 后来蒋介石看到了汤恩伯写的文章后,认为汤也的确是一个人才,便开始对他加以关注,还想考验他。当时蒋介石成立教导师的时候,张治中推荐汤担任教导师团长,但是却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理由是说汤恩伯缺乏管钱的能力。实际上是看汤的反应。后来蒋介石就直接去问汤恩伯对于上次的不同意有没有什么意见。汤恩伯只说了句军人报效国家,对于上级的指示只能服从,至于原委不应当是军人该问的。蒋介石对汤的这句话很是满意。于是越级提拔汤为教导师第一旅旅长。
蒋介石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