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万马来西亚华人前途未卜,贡献90%税收,却仍是“二等公民”!

住顶楼小邹 2024-04-13 08:34:11

“想让牛儿跑,又不让吃草。”

自私的马来西亚就这样一点点蚕食着华人的劳动成果。

在这片土地上,住着600万马来西亚华人,贡献了90%的税收,但他们却处处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沦为“二等公民”。

勤劳肯干的华人为何在马来西亚沦为如此境地?

马来西亚华人的渊源

从遥远的唐朝年间开始,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一批批机警谨慎的福建泉州商人远渡重洋,来到了这片被群岛环绕的热带雨林之地。

他们在马来半岛这片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上,嗅到了无限商机的芳香。

最初只是为了寻求暂时的贸易,谁也没有想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子孙后代早已在这里重新扎根,成为马来西亚这个伊斯兰教国家人口数量最多的族裔之一。

明朝年间,为开辟海上丝路,增进和平友谊,宏大的下西洋航行队伍由郑和率领启航。航船壮阔有如海啸,驶向了马来群岛附近的海域。

所到之处,皇家册封的使节便在当地建立据点,以图加强控制力。一些因故滞留的军民,也就这样扎根在了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东南亚土地上。

时光飞逝,中国由盛而衰,封建王朝一个接一个倾颓。

到了清朝中后期,西方列强的扩张野心达到了顶峰。为了获取更多殖民地市场和资源,他们发动了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这个封闭的国度。

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中,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正是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广东、福建和其他沿海城市的人们为了逃避战乱、逃避贫穷,用勤劳的双手成为了第一批被招募前往马来西亚打拼谋生的华工群体。

后来,中国再次陷入内战的漩涡,加上自然灾害的肆虐,更多的人们离开家园,携老扶幼,前往当时被英国殖民统治的马来西亚寻找生存出路。

他们为殖民者效力,在密林开矿或在农场劳作,过着相对于国内来说较为富足的生活。

到了20世纪后期,中国大陆已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国力渐强,但马来西亚却与中国断绝了外交往来。

这意味着那些早已在马来西亚落地生根的华人,将永远失去重返祖国家园的机会。他们在马来西亚这片曾经的异国他乡生息繁衍,不断壮大马来西亚华人的人口规模。

一代又一代努力奋斗,马来西亚华人始终保持着中华文化的风俗习惯,用勤劳和智慧在这里开枝散叶,曾一度占据了马来西亚人口的半壁江山。

但一次又一次的不公平政策,令马来西亚华人数字节节下降,如今仅占该国总人口的22.7%。

这就是马来西亚华人几百年来的历程。

他们来自祖国大地,怀揣梦想远赴重洋,在马来西亚这片由群岛组成的狭长领土上扎下根系,不懈耕耘,终成为开疆拓土的先驱。

可惜,后来政治力量的倾斜,让他们一度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之中。

“二等公民”的现实困境

尽管马来西亚华人人口数量不断下降,但他们依然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马来前总理纳吉布曾经感慨地说:“没有华裔社群,马来西亚就不会有今天的繁荣景象,如果失去了华裔社群的支持,马来西亚的未来将一片黑暗。”

这番话虽然言辞夸张,但也不无几分道理。

马来西亚富豪排行榜上,七成以上都是华人的身影。整个国家九成以上的税收,都源自于马来西亚华人的勤劳汗水。他们创办的企业遍布全国,掌控着马来西亚经济的命脉。

可是,尽管在经济领域做出了如此卓越的贡献,马来西亚华人在这个国家依旧只是“二等公民”。不论是政治权利还是公民待遇,他们都遭受了长期以来的严重歧视和压制。

这要追溯到1965年,当时马来西亚与新加坡这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城邦关系突然决裂,强行将其逐出联邦版图。这无疑是马来西亚政府对日益壮大的华人政治力量的一次重挫和遏制。

失去了新加坡这个政治中心,马来西亚华人的政治话语权从此一落千丈。

在经济层面,马来西亚政府也对华人企业加以严格限制。所有企业无一例外都必须雇佣一定比例的马来员工,否则根本无法顺利申请执照和相关手续。

更有甚者,一些重要行业甚至要求华人企业必须拥有马来籍股东,并给予持股优惠。这简直是将马来西亚华人企业的生杀大权也掌控在了马来人手中。

在教育领域,歧视更是赤裸裸的公开存在。

马来西亚公立大学实行7:3的名额比例,马来人占七成,华人等其他少数族裔只能瓜分剩下的三成资源。分数即使高出马来裔学生一大截,很多尖子生最终也无缘梦校。

令马来西亚华人觉得最为可笑和屈辱的,是当局对华文教育资历的不承认。

马来西亚是除了中国本土之外,拥有最完善的中文教育体系的国家。可即便如此,政府也对华人创办的私立大学和中文教育制度视而不见。

许多攻读中文专业的优秀学子不得不重新再读一遍政府承认的课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如此种种的不公平待遇,让马来西亚华人在自己曾经的家园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和被边缘化。

很多人开始产生动摇,选择离开马来西亚,前往新加坡、澳大利亚等更加包容的国度谋求发展。

2019年就有超过10万马来西亚华人移民海外,预计到2030年,马来西亚的华人人口将只占总人口的19.6%。

马来西亚华人群体就这样在这片他们曾经孜孜以求的热土上渐行渐远,变成了行路难的过客。

自私的马来西亚

为何马来西亚政府会对华人实施如此严厉的打压和歧视政策?

事实上,马来西亚政府对待华人的态度,完全出于一种自私自利和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

早在20世纪50年代,马来西亚政府就开始感受到来自日益壮大的华人社群的威胁了。由于勤劳好学的华人在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出色表现,政府内部产生了一种越来越大的危机感。

他们恐惧有朝一日华人实力超过马来人,代替马来人成为这个国家的主人。为了避免这种可能发生,马来西亚政府在60年代推出了针对性极强的“新经济政策”。

该政策极大地扩张和巩固了马来人在政治经济等各领域的特权地位。

公务员职位、大学名额、房地产优惠等等,全都严格按照马来人优先的原则来分配。华人在这些领域内的机会便相应被压缩和剥夺。

甚至政府对马来人实行大量福利补贴,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的费用都可以从中获得大笔减免。长期吃这种“富人穷人”的暗补,马来人渐渐养成了好吃懒做的陋习。

可以说,是马来西亚政府一手造就了这个庞大的、贪婪凭借着特权而不劳而获的马来人群体。

为了自身统治的延续,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地压制华人力量的发展壮大。

当“新经济政策”一出,华人的反应自然是气愤和不满。

1969年,马来西亚华人成立的反对党在大选中战胜联盟政府,赢得了50.9%的支持率,创造了历史。但这一切都因为随后发生的“513暴动事件”而胎死腹中。

暴动给马来西亚政府敲响了警钟,他们也因此进一步加大了打压华人的力度。更多的新政策纷纷出台,华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那些无法容身的人只能选择离开。

笔者认为

马来西亚华人社区正面临边缘化的困境,主要是由于他们对政治的长期忽视。

早期华人移民主要关注经济利益,导致他们在政治上相对被动。随着其他族群开始积极争取政治权力,华人社区仍专注于商业活动,从而忽略了政治竞争。

当然马来西亚的政治体制和历史背景也对华人的地位产生了影响。

为了改变现状,华人社区需要积极参与政治进程,争取更多代表权和影响力,同时加强与其他族群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国家的多元和谐发展。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马来西亚社会中占据应有的位置。

0 阅读:23

住顶楼小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