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豫生在115师】司令部建设锤炼“最强大脑”军演交出合格答卷

依依然想侃历史 2025-04-04 06:16:34
【黄豫生在115】主抓司令部建设锤炼“最强大脑”,实兵实弹军演交出合格答卷

新志荐文

在115师,黄豫生从师参谋长到师长,他始终认为军事训练是部队生成、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作为一个战斗部队的军事主官,这是使命,也是责任和担当。

“在其位谋其政”,他要对这支部队在未来战争中能打胜仗负责。

主抓司令部建设 锤炼最强“大脑”

黄豫生认为, 司令部是一支部队的大脑,参谋人员业务素质的好坏,决定着司令部指挥效能的高低。

参谋出身的黄豫生,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黄豫生担任115师参谋长以后,首先釆取集中轮训、巡回辅导、观摩交流、检查评比、比武竞赛、想定作业等多种形式,激励、促进参谋人员钻研业务,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使参谋人员“读、记、算、写、画、传”的基本功夯实基础,养成“快、准、严、细、实”的优良作风,司令部整体做到“能参善谋”。

合同战术演习是部队年度军事训练的最高阶段,是检验部队训练质量和效果的一把尺子。

黄豫生作为主抓军事训练的参谋长,坚持以战术训练为轴线,综合各兵种专业技术训练,逐级训练,逐级合成,逐级形成战斗力。师毎年都安排一个步兵团在年末完成合同战术演习。炮兵团结合配属步兵团演习完成实弹射击任务。坦克团每年安排一个坦克营配属步兵团演习。高炮团在完成上级统一组织的打靶后,以部分兵力配合步兵团演习。

有进攻有防御,有昼间有夜间。每三年进行一次全师的合同战术演习。

这些演习,坚持一个不变的原则,实兵实装实弹,实打实爆。

那个时期,一个部队军事训练的好坏与干部个人进退升迁并不挂钩。然而要是发生事故,一定会被追责,付出沉重代价。常常有人善意提醒,你们总是打实弹,就不怕出事故吗?黄豫生的回答也是一贯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军事训练是一门科学,有必须遵循的规律。

黄豫生采取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按照理论学习、战例研究、想定作业、沙盘推演、现地军官编组作业的步骤完成组织准备,然后进行实兵演习。依照沈阳军区的安排,不同年份分别在洮南训练基地和大连营城子靶场轮番交替进行。从而使部队的整体训练水平和战斗力得到全面提升。

实兵实弹演练 交出合格答卷

1997年年末,沈阳军区对115师的战备和训练进行了一次全面考核,方式是全师进行一次全员全装的战备拉动及检验性演习,规模达到万人千车百连。

千里机动,昼夜连续实施,尔后在生疏地形上进行“仓卒阵地防御”和“反空降战斗”两个课题的检验性演习。前后两个阶段分别由两位分管的副司令员随队随机导调考核,全师按时安全准确到达目的地后,遂即转入战斗阶段。两个演习课题都实现导演部的意图,部队准确到位,及时展开战斗队形,形成战术态势。尤其是坦克团,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受到了难得的锻练。全团百余辆坦克,装甲车,夜间百公里履带行军,风雪交加,道路坎坷,通信不畅,保障困难,仍然及时迂回到位,对空降之敌实施碾压式地攻击,非常精彩。两位军区首长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115师做到了“拉得出,开得动,联得通,合得成,打得准”,交出了合格答卷。

每次组织实兵实弹演习,黄豫生都一再强调,要有敌情观念、时间观念、战术意识、协同意识、安全意识。这是搞好演习的经验之谈。

依照黄豫生的经验,历次演习,有一种现象,就是前来检查指导的首长、机关,都会发表各种意见,致使演习方案变来变去。这很正常,必须适应。但是,黄豫生要求,一旦演习正式开始,所有参演部队必须也只能接受师指的统一号令。凡是与实施计划不一致的临时性指令,不管他是谁,一律置之不理,拒绝执行。这是死命令,是付出惨痛代价后得到的经验教训。

这正是——

最强司令部,能参又善谋;

练兵为打仗,猛将带猛虎。

欲知黄豫生更多115师军旅往事,

请看续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