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战打着统一的幌子,谈“中华民国”的存在,有人竟然信了

文山聊武器 2025-05-01 02:29:49

2023年2月7日,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在“经国文化七海园区”举办了他执笔的新书——《连战回忆录》的发表会。包括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国民党前主席吴伯雄、原副主席郝龙斌在内的多位国民党重量级政要出席了发表会。

连战的这本回忆录从撰稿到出版历时15年,共计45万字,该书由连战口述,部分内容也由连战亲自撰稿,分为“我的永平之路”“从破冰到永平”上下两册,主轴放在两岸经验,特别阐述两岸关系的过去与现况,强调两岸一定要和平、对话。

一、

当天下午两点半,87岁的连战在夫人连方瑀的陪同下走入会场,并发表致辞。

连战在致辞中说:他在台湾地区公务部门服务超过1/4个世纪,在建设台湾以及改善两岸关系上已尽了心力,无愧国家民族;愿天佑深爱的家园台湾,更盼望两岸能走上和平之路,共同合作、发展、繁荣,子子孙孙永远不再受战火波及。

连战指出,两岸的政治难题,无法完全从国际介入得以解决,关键还是两岸之间务实面对,政治现状的维持需要有彼此都是中国人的认同,否则现状的改变,两边是一点一滴在进行,终会有擦枪走火的引爆点。“兵凶战危”不该是两岸人民选择,也不该是被迫走上的际遇,在和平环境追求发展才是正确道路。

现在两岸关系议题,主要是关于“促统”和“拒统”的问题。在赢得岛内地方县市的选举之后,摆在国民党面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有没有促统的决心和诚意,能不能以政治协商方式,折中之后赢得一个妥善的两岸和平统一方针”。

连战还在致辞中指出:“两岸要继续推动政治协商,大陆正视‘中华民国’就非常有必要,特别是1949年以来台湾岛发生的历史事实。两岸之所以推动政治对话,目的追求最终的和平,尤其是务实性对话很重要,需要有“彼此都是中国人”的认同感,否则最终有可能会擦枪走火。承认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对大陆并不难。若大陆不正视这样的状况、国民党也不正视,台湾将慢慢走向台独,这不仅不符合“中华民国”的利益,也与国民党的理念抵触。

在国民党内,连战的观点居然有不少人信了。国民党原副主席郝龙斌也在当天的致辞中指出,大陆必须做出选择:是希望将来与“台湾共和国”谈合作?还是要与“中华民国”谈合作?若共产党不想要与民进党成为同路人,就要承认“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他相信,在有歷史、感情无法切割的羁绊下,“中华民国”是两岸之间最好的连结。希望大陆先正视、尊重中华民国的存在,进而承认这个事实。

二、

这并不是87岁的连战首次打着统一的幌子,谈“中华民国”的存在了。在此前多次接受采访时,连战就多次说过,两岸的现状当然不是国际关系,否则我们进出大陆地区,就必须使用护照了。 两岸现状自然也不是国内关系,否则我们进出大陆就可以直接使用身分证,如同我们从台北去高雄一样,不需要带护照,只要带身分证就可以趴趴走了。

在连战看来,两岸既非国际关系,也非国内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国内关系”。因此最好的结局就是大陆当局承认“中华民国”,承认中华民国国民身份证为有效的证明文件,台湾人民从此就可以拿着身份证进出大陆地区,两岸关系就成为国内关系,就等同于两岸完成了统一。

连战的儿子、中国国民党副主席 、国民党青年发展基金会董事连胜文曾明确说过,父亲连战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大陆当局承认中华民国时,就是两岸关系提升为国内关系日”。两岸根本不需再研拟什么“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

在大陆人民的心中,连战和马英九等人,应该算是台湾有代表性的“统派”。可就是这些所谓的“统派”,一直都有一个心结,那就是“两岸想要在未来推进政治协商,促进和平统一,那么正视中华民国政府就非常具有必要性,特别是承认1949年以来台岛发生的历史事实。”

马英九也曾在回大陆祭祖时,表达过海峡两岸应该珍惜“九二共识”这一共同政治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恢复交流,避战谋和的心愿。但马英九在访问大陆期间,还是在公开场合多次使用“中华民国”一次。由此可见,在“一个中国”的理解这个问题上,这些所谓的“统派”跟大陆方面还是有着很大的认知上的不同的。

三、

台湾著名时事评论员李敖,曾在《李敖有话说》中指出:台湾政治人物应该要知道,大陆是不可能承认“中华民国”的。虽然目前大陆对于“中华民国”的态度多少带有“回避”意味,但大陆的回避并非意味着大陆方面不敢或无法面对“中华民国”问题,而是因为大陆在考虑到直接否定“中华民国”,会有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气氛。

李敖认为,大陆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着眼,对“中华民国”问题有意采取模糊回避的做法。而台湾有些人士大陆方面的“回避”态度解读为大陆在“中华民国”问题上“有所松动”,甚至误认为大陆方面有承认“中华民国”的意向,这纯属错误解读。

“中华民国”已于1949年被推翻,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历史事实。倘若大陆方面承认“中华民国”仍存在,该如何向大陆民众交代和解释?必定会导致强烈的民意反弹,届时大陆政府将承担巨大的民意压力。

在台湾社会,“中华民国”具有以下三种意涵:一是“一中”论述中的“中华民国”,强调“中华民国”是“大中国”意义上的中国,坚持“中华民国”政权的唯一“法统”地位,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合法性;二是“独台”论述中的“中华民国”,通过对主权与治权的区分及对应使用,来强调“一个中国”屋顶下存在“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互不隶属的对等政治实体,含蓄地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合法性;三是“台独”论述中的“中华民国”,虽接受“中华民国”为“国号”,但将其疆界范围限定于台澎金马地区,通过“中华民国”借壳上市,达到事实“台湾独立”之目的。

在上述三种意涵中,意涵二、三会直接破坏“一中”原则;意涵一虽是“一中”论述,但也会间接破坏“一中”原则,因为在“一中”框架下,倘若大陆承认“中华民国”就等于否定自身的合法性;倘若在坚持自身合法性的同时,再承认“中华民国”,就会导致“一国两府”或“两个中国”。

自1949年以来,能代表“中国”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点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对于大陆来说,一旦承认“中华民国”,则意味着大陆六十余年来在国际社会的努力旦夕之间“化为乌有”,一贯坚持的“一个中国”框架被全面颠覆。这样的结果是大陆方面,以及全体中国人民强烈反对的。

四、

大陆反对“台独”,同样也不承认国民党的“一中各表”,因为这两者均会对中国的国家主权造成伤害和挑战。但由于两者的性质不同,故大陆反对两者的态度和程度也就有所不同。

对于大陆来说,“一中各表”仍属于一个中国内部的政权之争的范畴,其挑战的是中国领土的主权行使权,而“台独”则属于主权之争的范畴,其挑战的是中国领土的主权所有权。所以,大陆通常会将反对“台独”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集中全力反对“台独”,但这并不代表大陆会承认“中华民国”,因为承认“中华民国”必会挑战大陆政权的法理性,最终伤害一个“一中”原则。

大陆一直担心,倘若承认“中华民国”,台湾当局是否会利用被承认的地位去从事“台独”活动?这是大陆方面的忧虑和担心。如何防范这一情况发生,是大陆的首要关切。因此大陆一直将“中华民国”问题界定为政治问题,采取“政治问题政治解决”的策略与思路,而不会将其作为纯粹的法律问题来处理。

对于台湾方面来说,应务实面对“中华民国”问题,看到1949年以后,“中华民国”已不再是代表中国的“中央政府”。尤其是在被赶出联合国后,“中华民国政府”已经不是一个独立于符合国际法、并代表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的“国家”。

连战在回忆录中提到了两岸面临的和平协议中的四个重大课题,分别是“结束敌对状态”、“两岸政治定位”、“台湾的国际参与”,以及“对待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这四个问题中,前三个都可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的展开对话与协商,而最后一个是大陆绝对不可能同意的。

连战为什么要在回忆录中强调“中华民国”的存在,说明国民党中很大一部分人还在和平与统一之间纠结,既想要和平,又不敢正视统一。

比如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便曾多次表示将坚持走“蒋经国路线”,也就是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拒绝“台独”,但维持两岸现状,不对大陆妥协,坚持所谓的“不独不统不武”。这也可以看出,国民党只强调维持现状,而闭口不谈两岸统一。

连战的言论多少有点儿投机主义色彩,想要在两岸促统局面下,夹杂国民党私货,特别是有贩卖“两国论”的幽微之处。这恐怕也是国民党内部一种比较复杂多变的情绪和想法。如果坚持“中华民国”是一个独立于符合国际法并独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的“新国家”,那么只能沦为大陆的“统一”对象。

参考资料:

《中国时报》:《当大陆承认中华民国》

中时新闻网:《《连战回忆录》向北京喊话 盼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现实》

0 阅读:320
评论列表

文山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