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一亩地需要多少姜种?

嘉慧观察美食 2025-02-01 19:34:45

生姜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极其广泛,同时它作为一种全国各地都能种植的农作物,其种植方法又极为简单。

众所周知,种什么东西都是要讲究一定的种植密度的,生姜也不例外,那么一亩地种植生姜需要多少姜种呢?

这又要怎样计算才能使得生姜的亩产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呢?

影响生姜种植密度的因素。

生姜的种植密度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首先是品种特性,生姜现在主要有“嫩姜”和“老姜”两个品种,两者最大的区别就体现在株距上,嫩姜较老姜的株距更小,因此密度自然更大。

一般来说,嫩姜选择的密度应该控制在6500~8000株每亩,在这范围内丰产的几率是最大的。

但是如果是大田栽培的方法,那么嫩姜的种植密度就变成7000~9000株每亩了。

如果是老姜的话,那么要选用密苗型,也就是相对疏苗型要播种稍微密集一点。

如果土壤肥力相对比较高的话,那么则要适当松一点,大约应该选择6500株每亩,而在土壤肥力较贫瘠的时候,更要把种植密度选进来,这时候需要9000株每亩。

密苗型能使作物之间通过竞争获得更强壮、更结实的茎杆,在丰产时也可以大幅提高亩产量。

但是如果种太密的话,又会导致作物徒长、病虫害增加,反而不利于作物的健康生长。

如果用撬窝栽培的方法,那么可以将种植密度放宽一点,可以在10000株每亩,也就是把株距放大一些,但是窝距不变,这样即使窝距没有改变,株距放大的话每亩也能容纳下更多的姜种。

土壤过于肥沃的话,即使用撬窝栽培法也只能选用8000股每亩,否则姜生长过旺,容易导致晚疫病的爆发。

其次是土壤肥力,有研究表明,土壤氮素、磷素、钾素等营养元素对生姜的长势起着决定性作用。

同时,生姜都会有一定的根系吸收能力,但只有在根系吸收的营养元素浓度高于土壤中营养元素浓度的时候,才会使植物更繁茂。

最后是施肥水平,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农作物,如果施肥水平不够自然就会导致土地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这时候农作物必定不会长得很好。

因此施肥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长势,更加波动其收成。

一亩地需要多少姜种?

播种量应依据姜块大小以及亩产目标来进行调整,同样大的土地不管是播种小块儿还是大块儿,一亩地都相当于666.7米见方,而每一个姜块儿占据12.5厘米见方的地方,所以一亩地能播670块儿。

一般在南方地区一块儿姜都差不多有两两斤重,而在北方地区一块儿一般会稍微小点儿,大约重一斤半。

同时为了保证高产,亩产量对于播种量来说并不是成正比关系的,因为必须保证有足够多的成活率才能保证有更多丰收。

如果每亩用400公斤的种子那么收成5吨,每亩用500公斤,那就是8吨,这样就说明亩产与播种量不是呈现正比关系。

因此播种量使用400公斤或者500公斤都没有问题,但是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因为多了就是浪费,少了无法保证丰收。

如何提高生姜产量?

此外还有许多优良性状,比如单株重、抗逆性、丰产性、稳定性等,一个合格的品种必定是综合了以上各种优良性状,它会使得生姜不仅能高产还可以稳定高产。

2. 通过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产量。

只有保证良好的土壤环境才能使得作物健康成长,土壤产生病害后就会影响作物根系的发展,瘦弱的根系将无法从土壤中获取其他养分,这样就会造成整个作物营养失衡。

光照也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有光照才能产生光合作用,有光合作用才能为植物提供充足能量,因此适量的光照就可以促进植物正常稳固的成长。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