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3日,台湾艺人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突然离世,年仅48岁。
这个消息让许多人感到震惊和悲痛。
还没从这突如其来的悲剧中缓过神来,围绕她两个孩子的监护权争夺战已经悄然展开。
前夫汪小菲依法获得了两名子女的监护权。
然而,大S的母亲黄春梅深夜在社交平台上发声,表示“不信正义换不回,我要上战场”,誓言与汪小菲斗争到底。
这场看似是亲情的争夺战背后,其实隐藏着更多的复杂因素。
根据台湾地区的法律规定,父母离婚后,若原本行使监护权的一方去世,子女的监护权将自动转移至另一方,除非存在虐待、遗弃等重大失职行为。
多名律师分析指出,作为两名子女的生父,汪小菲获得监护权是法律程序的必然结果。
即使大S生前立有遗嘱,也无法改变这一法定流程。
从实际操作层面看,汪小菲的优势不仅在于法律条文的支持,更在于他长期履行父亲职责。
离婚后,他每周飞往台湾探视子女,累计飞行次数近千次;即便再婚,他仍频繁为孩子们举办生日派对,保持亲密互动。
反观大S现任丈夫具俊晔,尽管公开承诺保护孩子,但法律上仅为姻亲关系,无资格主张监护权。
大S离世后,S家亲友多次通过媒体释放“尊重法律”的信号,承认“孩子本就归属汪小菲”,并默许其将子女带回北京生活。
然而,黄春梅的态度突然转变,在2月13日凌晨发文,以激烈措辞暗示将启动法律程序争夺监护权。
这种态度的矛盾性引发外界质疑:如果S家真如表面般尊重法律,为何在监护权移交后突然发难?
有分析指出,黄春梅的“斗争宣言”可能并非单纯出于亲情,而是与家族经济利益紧密相关。
大S离世后,遗产分配问题迅速浮出水面。
根据台湾地区法律,未成年子女继承的财产由监护人代为管理,而汪小菲作为法定监护人,有权支配子女继承的资产。
律师刘芳指出,大S的遗产中,具俊晔虽可行使“夫妻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但最终需与两名子女均分。
若监护权归属汪小菲,S家对遗产的间接控制权将大幅削弱。
更值得玩味的是,大S生前与汪小菲的离婚协议中,包含高额抚养费条款。
若子女监护权转移至汪小菲,S家可能失去通过子女主张抚养费的经济筹码。
黄春梅的“斗争”表态,或许正是为了维持这一利益链的延续。
在监护权争夺中,S家深谙舆论操控之道。
大S离世后,其亲友通过媒体频繁渲染“骨肉分离”的悲情叙事,呼吁汪小菲“多陪孩子”,甚至质疑其再婚妻子马筱梅的抚养能力。
然而,事实显示,马筱梅与两个孩子关系融洽,四人曾共同出游,形同一家。
反观S家,黄春梅在悼念女儿时,一边发布悲痛文字,一边将社交账号头像换成笑容满面的照片,被网友批为“迷之操作”。
这种矛盾行为,进一步削弱了其“亲情牌”的可信度。
台湾地区法院在判定监护权时,始终以“子女最佳利益”为最高原则,综合考虑经济条件、亲子关系及子女意愿。
汪小菲作为企业家,经济实力雄厚,且子女已明确表达随父生活的意愿(两人均年满8岁,法庭需参考其意见)。
相较之下,S家若主张监护权,需举证汪小菲存在重大失职,但目前并无此类证据浮现。
此外,汪小菲计划带子女回北京生活,虽然涉及环境适应问题,但法律并未限制监护人迁移居住地的权利。
S家担忧的背后,更多是对失去“情感纽带”与“经济杠杆”的双重焦虑。
这场监护权之争的本质,是一场法律与人性、亲情与利益的复杂博弈。
汪小菲的胜出,是法律程序的必然,更是其对子女长期关爱的结果。
而黄春梅的“斗争到底”,看似是祖母对孙辈的眷恋,实则是家族利益格局崩塌前的最后一搏。
当亲情成为利益的遮羞布,当法律裁决被曲解为“不正义”,公众更需清醒:孩子的成长,需要的不是争夺与算计,而是稳定的环境与纯粹的爱。
汪小菲能否兑现承诺,为子女创造充满希望的未来?
时间将给出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家庭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以及各方如何在法律框架内争取自己的权益。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最重要的是确保两个孩子能够在稳定和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希望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放下私利,真正为孩子的幸福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