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结束,宋时轮严厉整顿部队,詹大南问:兵团部没责任吗

历史人戈未央 2024-03-24 13:52:08

这是《铁血长津湖》系列的第41个故事!

1950年10月31 日,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接到了绝密情报:东线的美军陆战1师即将接替韩军首都师和第3师,继续攻击东线进入长津湖地区的咽喉黄草岭。

聂荣臻紧急报告了毛主席,并得到了十分明确的指示:将宋时轮的9兵团用于东线作战

当天,中央军委致电彭德怀、高岗并宋时轮:“9兵团自11月1日起,车运吉林梅河口、通化一线整训,前线如有战略上的急需可以调用,如无此种急需则不轻易调用。”

随后,毛主席以中央军委的名义致电宋时轮,又明确了9兵团东线作战的具体任务:

9兵团全部于11月1日开动,先开一个军,其余两个军接着开动,不要间断;

9兵团到后受志司指挥,以寻机各个歼灭南朝鲜首都师、第3 师、美军第7师及陆战第1师等四个师为目标。

这封急电也明确了9兵团出国的具体地点——中朝边界的吉林辑安。

军令如山倒!

宋时轮迅速做出了9兵团北上的部署:前卫27军于11月1日出发去通化;第二梯队20军于11月3日出发至梅河口,后卫26军于11月6日出发。

宋时轮

而两天后的11月3日,毛主席收到了彭德怀和邓华的联名特急电报:“速用27军于新义州东北方向,打击北上英军27旅。”

毛主席当即批示聂荣臻,速将彭德怀和邓华的联名特急电报转发9兵团,并命令:“27军改道安东出国至朝鲜新义州,归志司直接指挥。”

此时,9兵团的前卫27军除了还在福建准备出发的94师,79师、80师、军指和81师全部行进在盘锦——沈阳——抚顺——四平——梅河口——通化的铁路上。

前卫79师已经靠近了通化,二梯队80师接近了梅河口,军指还没到沈阳,后卫81师还在盘锦至沈阳的路上。

与此同时,宋时轮带领的9兵团机关,还没有到达山海关。

聂荣臻急电东北局和东北军区,用电话拦截27军的军列,直接传达改道安东出国的命令。

东北军区作战处处长,第一个用电话拦下了80师前卫239团的军列。

此时,80师239团到达了梅河口,二梯队238团和师指进入了四平,后卫240团也抵达了抚顺的章当。

80师原计划在这三个车站都不停车,但却被频频闪亮的红色信号灯和不停招手的人给拦住了。

见自己带领的编号3013的军列突然停车,带队的239团参谋长高圣轩还没反应过来,梅河口车站站长已经跳上了车厢:“谁是最高指挥员?快下车去接电话!”

高圣轩到了站长室刚拿起电话,自称是东北军区的人说:“3013原地调头,赶快去安东听候命令。”

高圣轩心想,部队奉命到辑安入朝,现在已经到了梅河口,离辑安不远了,再绕回沈阳南下安东出国,不是走冤枉路嘛。再者,对方还是东北军区的人。

高圣轩于是随口说道:“我执行的是27军的命令,由辑安出国。”

对方立即严肃地说,自己是东北军区作战处处长,姓王,“你只管调头去安东,一切由我负责任!”

高圣轩又问王处长:“3013号车上是两个部队,还有79师后卫236团的一个营,怎么办?”

王处长回答说:“都去,27军都去安东!”

说完,王处长又交待站长:“马上给3013号跳线,马上!一秒钟也不能耽搁!”

此时,238团团长阎川野带领的火车也在四平被紧急叫停。

对方自称是东北局秘书长刘英,说奉东北局书记高岗的指令,要求改变原定行军方向,不去通化、辑安一线,立即转道安东出国作战。

一听电话那头是东北局的秘书长,阎川野立即表示执行命令。

同时,阎川野也问道:“到了安东找谁?”

刘英说:“去找50军政委徐文烈,一切听他的命令!”

而团长于春圃带领的240团,在抚顺章当车站被拦下之前,干部战士们还在议论,部队不是打台湾嘛,怎么去了山东又来东北,这不是越走离台湾越远嘛。

因为离开山东时,军师严令除了团职指挥员,入朝作战暂不向营以下干部战士传达,何时传达要等候命令。

接到了东北军区政治部首长的电话后,于春圃意识到不能再等了,必须马上传达出国作战的命令。

可仓促中,于春圃和高圣轩一样,也忘了问对方到了安东后,部队听谁的具体命令。

于春圃只知道部队由师后卫变前卫,至于出国后去哪里,敌人又是谁,一时还不清楚。一切都太仓促了,只能先到了安东再说。

随后,军长彭德清、副军长詹大南带领的27军军指也接到了命令。

詹大南

面对突然到达的命令,彭德清和詹大南不禁产生了疑问:

一次战役东线只有42军的两个师,西线有六个军的部队,原命令9兵团去东线是十分正确的。可突然让27军开赴西线,难道战况有了新的变化?如果27军进入西线作战,那么后续的20军、26军怎么办?是按照原计划进入东线,还是跟在27军后面去西线?

可疑问归疑问,由东北局和东北军区直接传达的中央军委的命令,27军必须执行。

彭德清和詹大南于是决定停车沈阳,按80师、81师和军指、79师的顺序,指挥部队从安东出国作战。

第二天的11月4日中午,240团到达安东火车站时,志司留在安东的一名参谋告诉于春圃,部队不要下车,径直去朝鲜新义州的白马火车站,那里有人会传达作战命令。

于春圃当即提出了给养补充,志司的人说:“弹药和干粮随便拿,27军排以上干部每人一件毛背心,至于战士的棉装到了朝鲜再发。”

随后抵达安东的阎川野,在火车站附近很快找到了50军政委徐文烈,并得到了十分具体的命令:“238团进至南市洞、车辇馆一线,准备参加歼灭英军27旅的战斗。”

阎川野这才知道,原来到朝鲜打不得不只是美国佬,还有英国佬。

239团原路返回途沈阳时,留值的27军参谋告知高圣轩,80师有指挥员在安东车站等。可11月4日下午4时许,高圣轩到了安东后却不见师指挥员的人影。

高圣轩只好去问车站站长。此时的站长室内,已经被落在江边的美军飞机炸弹震得窗户大开,玻璃满地,纸张到处飞。

焦头烂额的车站站长一边接电话,一边示意高圣轩到隔壁去找军代表。

这时,也在接电话的军代表说:“先装弹药、粮食和毛背心,至于出国作战任务,去问不远处的安东军分区。”

高圣轩让警卫员去通知随行的2营,抓紧装弹药、粮食和毛背心,等他回来后再出国。

高圣轩跑到安东军分区门口时,恰好遇见了80师参谋长刘春芳。

刘春芳(左一)

刘春芳听了的高圣轩简单报告后,连声说:“ 好!好——赶快组织部队马上入朝,到了白马火车站下车,然后徒步到南市洞、车辇馆,去打英军的27旅。”

高圣轩说,自己带领的只有239团2营,另外两个营还在后面,另外,同行的79师236团的一个营怎么办?

刘春芳交待说:“别等!你带着2营先走,79师236团的那个营也临时归你指挥——千万别等,马上出国,随时准备战斗!”

高圣轩跑步回到车站时,239团2营营长张宗海和教导员张桂绵已经等在那里了。

一听要马上出国,而且随时准备战斗,张宗海和张桂绵立即下到各连,命令将所有的重机枪全部架在了车厢顶。

11月4日夜里9时20分,自安东第一个出国的240团到达了白马火车站,又一路小跑进入南市洞以南建立了防御阵地。

这时,80师通讯参谋追上来说:即将打击的敌人是英军27旅。

英军27旅?来朝鲜不是打美国佬嘛,怎么会冒出个英军27旅呢。

听了师通讯参谋的一番解析,于春圃这才知道,志愿军出国作战,面对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至于联合国军具体有哪些国家,除了美军和英军,其它的通讯参谋也说不上来,只撂下了一句“反正就是打美帝国主义侵略者”。

正当240团在南市洞开挖工事时,238团和239团也赶到了车辇馆一线布防。

当天夜里,随后的81师进入了南市洞和车辇馆一侧的枇岘一带,军长彭德清、副军长詹大南和参谋长李元,也带领军指进入了后面的西上里,并下达了英军一露头就坚决打击的命令。

11月5日,已经成为预备队的79师和军属的炮兵16团,以及军副政委曾如清、政治部主任张文碧带领的军直属队,也乘火车陆续赶到了安东,只等军指一声令下即可过江。

可11月6日,27军突然接到了志司下达的原路回国的命令。

原来,第一次战役已经胜利结束,孤军深入的英军27旅,已经于11月5日逃之夭夭了。

当天下午,得到了聂荣臻报告的毛主席,连续起草了5封致彭德怀、高岗并宋时轮、陶勇的电报,要求江界、长津方面应确定由9兵团全力担任,以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为方针。

毛主席特别提醒彭德怀和宋时轮说:“如果东线打得不好或打得不及时,江界可能失守,美军将从东面威胁志愿军西线部队, 西线志愿军完全可能处于敌东西两线部队的合围中……一个军应直开江界并速去长津”。

此时,刚刚抵达沈阳的宋时轮这才详细了解了此前变故,并得到了前卫27军归建和9兵团全部开拔长津湖地区集结的命令。

根据中央军委和志司的最新命令,宋时轮和副司令员陶勇紧急决定:

原来的后卫20军变前卫,11月7日由吉辑安出国;原来的前卫27军变二梯队,11月12日由临江出国;三梯队26军作为预备队,11月19日也由临江出国。

宋时轮

接到指令后的27军,连夜在西上里召开紧急会议,命81师、80师连夜原路经安东回国,预备队79师变前卫,先行掉头去临江方向。

此时的彭德清和詹大南,也宋时轮一样,却越发焦虑起来。如果27军按原计划由辑安入朝,11月7日以前完全可以抵达柳潭里,接替42军两个师的防务。

可由于朝鲜战场上的敌情一变再变,所以中央军委和志司的命令也只有跟着一变再变。变来变去,27军由前卫变成了后卫,原来的后卫20军又成了前卫。

而此时的42军两个师,已经从黄草岭撤到了柳潭里,只等9兵团先头部队接防后转入西线作战。可42军撤离黄草岭后,美第10军尤其是陆战1师北进迅速,一旦占领了长津湖边的柳潭里,将朝西北直指120公里外的江界。

一旦陆战1师拿下江界,西线的志愿军将不战而退,朝鲜政府也只有跨过鸭绿江,流亡到中国境内。而这个责任,就是割了宋时轮和陶勇的脑袋,他们也担当不起!

军情十万火急!部队必须迅速出国,然后直奔长津湖地区。

这变来变去的命令,导致了20军和27军仓促入朝。再加上上下都有轻敌的思想作怪,许多部队考虑轻装而舍弃了一些粮食和棉装,这给部队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冻伤冻亡。

半个多月后的11月24日拂晓,27军最后由临江出国的80师进至长津湖以北,隐蔽待命于深浦里、旧镇和积物里一线。

当天下午,27军接到了9兵团攻击新兴里和内洞峙的命令:80师加强81师242团,26日夜里发起攻击,27日拂晓结束战斗,由80师师长张铚秀统一指挥。

而这个命令,是出于前期的侦察:新兴里和内洞峙一线有敌人的一个营。

事实上,此时的新兴里和内洞峙,的确只有陆战1师5团的一个营。

张铚秀(右)

接到命令后的张铚秀,与师政委张英勃、副师长彭辉以及参谋长刘春芳,迅速制定出了作战方案:

238团由北朝南,239团东朝西,240团2营由西朝东,合力攻击新兴里;240团1营、3营,三面攻击内洞峙;同时,配属的81师242团割断与下碣隅里联系,阻敌北援和南逃。

用九个四四编制的营,去攻击敌人的一个营,哪怕敌人是神兵天降,也将难逃被全部消灭的命运,部队上下无不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可11月25日,9兵团突然命令张铚秀调任26军副军长。

可军长彭德清没有办法,只好派副军长詹大南来接替指挥。张铚秀下午与詹大南交接完毕,夜里赶往兵团部去向宋时轮报到。

张铚秀尽管是升任26军的副军长,但内心却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老部队。

张铚秀十分熟悉80师。全师不说营团干部,36个作战连队的72名连长和指导员,他几乎都能叫上姓名来,更何况作战方案的许多细节也都在他的脑子里。

詹大南尽管是身经百战,但临阵换将自古是兵家大忌,所以心里也不由地犯起了嘀咕。

当夜,27军实施了战前侦察。可柳潭里和新兴里、内洞峙方向的侦察全部失利。

柳潭里方向的79师侦察队,牺牲了解放军中立功次数最多的侦察英雄齐进虎;新兴里、内洞峙方向的80师,侦察队长的棉衣上也被打了两个窟窿。

可第二天夜里就要发起攻击了,这让詹大南十分地心焦。因为第二战役的西线战斗,已经于11月25日打响了。

第二天下午,离攻击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了,这时9兵团突然来了命令:改为11月27日夜里发起攻击。

原来,攻击下碣隅里的20军58师因军侦察营失误,导致无法按时赶到预定位置,9兵团只好更改了攻击时间。而这也给了27军再次前敌侦察的时间。

长津湖

11月26日夜里,詹大南命令80师侦察队再次前敌侦察。

这次侦察虽然抓了一名美军舌头,但其是属于杜鲁门的军队,还是属于李承晚的军队,因为翻译水平有限也没有见过美军,再加上舌头十分顽固,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

詹大南当即命令,将舌头送到军指继续审问。而你死我活的战斗,再有几个小时即将开始了。

此时,詹大南判断新兴里、内洞峙方向,还是敌人的一个营。

80师侦察时,新兴里、内洞峙方向的确是敌人一个营,只不过已经换成了美7师32团的1营。但80师侦察过后,因为美7师31团3营和57炮营以及直属队的到来,已经增加到了一个加强团的规模。

11月27日中午,已经兼任80师师长的副军长詹大南,出现在了天宜水里的80师作战会议上。

等师参谋长刘春芳详细宣布完此前拟定的的战斗任务以及各部队的代号,各团团长、政委和参谋长将目光投向了铁青着脸坐在那里一直不吭声的詹大南。

这时,有人问道:“詹副军长,咱们这是跟哪个敌人打啊?是打那个杜鲁门,还是打那个李承晚啊?”

詹大南依旧铁青着脸,突然冒出了一句:“实话告诉你们,敌人具体是谁,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打杜鲁门还是打李承晚,我也说不清,说是敌人1个营,十有八九打得是美国鬼子。”

这时,有人又问:“副军长,这仗怎么个打法啊?”

詹大南脱口而出:“怎么个打法呢?边打边侦察,边侦察边打。无论打得敌人是哪支部队,你们这些小子都要给我打好,坚决打败敌人。都明白了没有?”

参加会议的人一听,副军长这是有无名火啊,于是齐声回答说:“明白了!”

起初,大家对“边打边侦察,边侦察边打”还一时不甚理解。

可仔细一琢磨,副军长的话有他的道理。第一次出国作战嘛,没有什么经验借鉴,只能边侦察边打,边打边侦察,最后坚决打败敌人。

此时的詹大南,满脑子想的还是敌情不甚明了。于是会后命令负责警卫师指的239团2营:“立即出发去新兴里,既要参加239团的战斗,又要注意抓俘虏,进一步摸清敌人的详情。”

为了第一时间得到情报,詹大南特地让通讯科给2营架设了一部有线电话。同时,又向军里要了一名英语水平高的文化干事,并再三叮嘱说:“抓到舌头后,马上突审,第一时间报告。”

长津湖战役态势图

可11月27日夜里战斗打响后,除了攻击内洞峙的240团电话时断时续之外,238团和239团的电话全部中断。詹大南既得不到一线的情况,也无法朝一线下达命令。情急之下,只能靠通讯员徒步来回联系。

11月28日上午,詹大南得到了攻击部队的大致报告,仅主力80师的3个团减员就达到了三分之一。

而开弓没有回头箭。詹大南当即复命80师,28日夜里继续攻击新兴里和内洞峙。

战斗到11月29日拂晓,詹大南综合一线部队的报告和审问俘虏情况,终于得到了十分详细的情报:

当前的敌人是美7师特遣队,下设两个步兵营和一个野战炮营;两个步兵营都是四四编制制,每个连有一个迫击炮排,外加一个陆战1师的空中联络组,另有五个坦克连、重迫击炮连、支援连、医疗连、警卫连和1个加强工兵排;兵力是事前侦察的五倍,火力配置远远超出了整个27军。

而80师,虽然240团将内痔洞的美军赶进了新兴里,但减员却达到了六千多人,已经超过了整个战斗力的三分之二。

同时,几乎所有的三八式和中正式步枪打不响,有的一击发撞针马上断裂;超过百分之七十的迫击炮,因炮口冷缩和弹药问题打不响;马克沁重机枪也因为没有防冻液,只好灌水打,而一旦结冰也是打不响。

更为严重的是,大多数一线部队已经断粮缺弹,有的已经断粮三天;而且弹药也消耗殆尽,如果29日夜间继续攻击,那么战士们只有空着肚子徒手与美军拼刺刀、抡军铲了。

彭德清当机立断,与军长彭德清紧急商议过后,命令部队停止攻击,休整两天一夜。等补充弹药和粮食后,再加强81师241团,于11月30日夜里再次发起攻击。

11月30日夜里,詹大南指挥5个团又朝美7师特遣队——北极熊团发起了四面攻击。

紧急时刻,詹大南又动用了最后的预备队243团,历经一天两夜的血战,于11月2日凌晨,终于将北极熊团消灭在长津湖东岸的后浦一带。

80师缴获的北极熊团军旗

新兴里方向的战斗结束后,位于长津湖西岸柳潭里的美陆战1师5团、7团也开始了突围。

此时,27军的一线战斗部队仅剩下两千多人。詹大南又和军长彭德清指挥部队,开始了越发艰苦的跟踪追击。

历经半个多月的徒步追击,11月25日拂晓,27军的两千多人第一个进入了兴南港。

而这时,陆战1师已经逃到了400英里以外的釜山港,负责断后的美第3师也在航空母舰和飞机的掩护下,乘军舰撤离了兴南港。

历经28个昼夜的血战,长津湖战役终于胜利了。

号称“北极熊团”的美7师特遣队,不仅成建制地被27军80师、81师消灭,而且享有“美利坚之剑”声誉的——当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美陆战1师,也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溃败,还付出了战斗伤亡2704人、冻伤7313 人前所未有的代价。

可即便是创下了中朝军队唯一模范战例的27军一线指挥员们,却没有一个能像十分乐观的战士们那样拍手称快,欢呼胜利。

军长彭德清沉默不语,詹大南更是两眼冒火。

因为此时,27军的伤亡虽然还没有完全统计上来,但仅连级以上干部就牺牲了165人。

占领兴南港的志愿军与人民军

1951年元旦过后,宋时轮下令各部队开展战斗检讨。27军闻令而动,随即在永兴一带,首先开始以团为单位的战斗检讨。

活下来的参加会议的连以上干部们,对团里的批评毫不留情,甚至直接指向了师里的领导。

79师的235团,虽然比其它两个团打得都好,但检讨的气氛却颇有些火药味。

基层部队不怕死,可柳潭里明明两个团的敌人,另有两个炮兵营,而师里却说是两个营,这不是拿着鸡蛋碰石头是什么?

1营错上了1282高地,那个地图不是你师里标识的嘛,你师里就没有责任?

我们的战术指挥向来强调靠前指挥,战斗中团长应能看到前面连队的运动,一个连上去打没了,第二个连上去又打没了,你团长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改变战术?你敢说你指挥到位?

235团团长王歧秀坐不住了,脑门上都冒出了汗珠来,可还是硬着头皮说:“仗是打完了,大家不是心里憋气嘛,觉得仗打得窝囊嘛,那么好,有话就讲,有屁就放。”

到了午饭的时候,见送进来的饭没人动,王歧秀带头吃起来,说:“吵归吵,气归气,吵完了得吃饭。大家吃啊,有气也要吃饭,吃饱了继续吵!”

9兵团上下称战斗检查,而27军却叫“有话就讲,有屁就放”,虽然直白得有点粗俗,但也说明了部队民主的传统。

80师和81师也奉命开始了战斗检讨,可检讨来检讨去,大家的意见都集中到了冻伤减员和伤亡过大上来,这让许多人不禁想了战役总预备队26军。

说预备队26军放在大后方,80师、81师消灭北极熊团没有战斗力了,攻击柳潭里的79师也快打光了,可26军为什么迟迟下不来、接不上?

说着说着,大家的情绪又激动起来,甚至有人直言道:“这要是许(世友)司令员或聂(风智)军长来指挥,就大不一样了。”

基层部队战斗检讨结束后,27军军指也开始了战斗检讨。

军长彭德清代表27军,十分诚恳地检讨了八点不足和教训后,詹大南突然说道:“部队打成了这个样子,我们27军有责任。光听上面的,这样指挥谁都会!难道兵团部就没有责任吗?”

詹大南的话,既是在检讨自己,也是在批评以宋时轮为首的9兵团的指挥。

而离开会场的詹大南,私下里对长津湖战役也从不评价。

詹大南这连彭德清都没说出来的话,自然传到了已经升任志愿军副司令员的宋时轮面前。但这并没有影响宋时轮对詹大南的看法,反而接连三次批准詹大南,荣获了两枚朝鲜二级国旗勋章和一枚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一枚。

詹大南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952年11月,詹大南随部队回国,当年进入宋时轮任院长的军事学院学习。

1954年毕业后,詹大南升任老部队27军军长,1955年,又被授予少将军衔。其后,历经兰州军区和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岗位,于1983年离职休养。

当时,许多退下来的老将军大都写回忆录,但詹大南却无动于衷,尤其是对长津湖战役更是只字不提。

2015年百岁寿辰之际,躺在病床上的詹大南将军破例接受了记者采访。

当记者提及了长津湖战役时,输着氧气的詹大南轻声说道:“我参加了长津湖战役。美军的北极熊团是我们27军消灭的,号称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美陆战1师,是我们志愿军9兵团打败的。”

2020年11月21日,长津湖战役胜利70周年之际,詹大南将军在江苏南京逝世,享年105岁。

(文字源自本人书稿《铁血长津湖》,媒体转载须经同意,侵权必究。)

┃戈未央:抗战流亡学生子弟,长津湖战役烈士后人,非虚构领域作家;代表作《踏不灭的薪火》,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