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林彪叛逃10小时前,毛主席意外返京调兵,周总理追查林彪专机

亦唐谈历史 2025-03-17 16:56:10

1971年9月13号半夜,林彪带着他老婆叶群和儿子林立果,慌慌张张地从山海关机场逃走了。

就在他们一家三口打算叛逃的前十个小时,毛主席居然在南巡途中突然返回北京调动兵马。周总理得到些小道消息后,立马动手查找林彪私人飞机的去向。

按常理说,能有这么敏锐的政治直觉,已经是非常厉害了。可毛主席和周总理都没料到,林彪那会儿已经是豁出去了,选择了一条没法回头的路。

为啥毛主席会突然提前回北京呢?周总理在查找林彪那架飞机的去向时,又撞见了啥情况?

【孤注一掷】

林彪打算逃跑前大概十个小时,正在南巡的毛主席突然决定提前回北京调动军队。这一变故让林彪一下子就慌了神。

1971年9月13号半夜,林彪和他老婆叶群,还有儿子林立果,开车猛地冲进了山海关机场,硬闯上了编号为256的三叉戟飞机上。

机组人员回忆说,那时候,林立果穿着一件白衬衫,手里拿着枪,指着他们,用一种近乎命令的口气让他们赶紧准备起飞。他还一边喊着,说“有人要害林副主席”。

可能是因为天色已经大黑,工作人员压根没瞧出林立果脸上的慌张和急切,就当他说的是真的,于是赶紧忙活着准备起来。

真没想到,事情竟然跟林立果说的一样“火烧眉毛”了。林彪、叶群、林立果他们九个机组的人,急得都没等工作人员把客梯搬过来,就直接顺着机组人员用的小梯子爬上了飞机。

但事情还没结束呢。等那九个人一个个上了飞机,叶群也跟林立果似的,压根不顾自己的“身份”,扯着嗓子就喊:“飞机赶紧起飞!油车快点走开!”

结果,256号三叉戟飞机就急吼吼地从停机坪溜上了滑行道,这时候,机组里其他待命的服务员都还没来得及登机呢。飞机黑漆漆的,一点照明都没有,机舱门也还敞开着。

晚上坐飞机起飞跟白天可不一样,黑漆漆的啥也看不见。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时,要是撞上了啥东西,或者机身有啥问题坏了,那可就容易出大事,乘客们的安全可就悬了。

而且,按照林立果的说法,“有人打算对林副主席不利”,那就意味着得赶紧确保林彪的安全。但这种连基本安全措施都没做好就急着起飞的傻办法,简直就是舍本逐末。可奇怪的是,当时机组成员大多都没觉得这种做法有啥不对劲。

直到周总理亲自来电询问,还吩咐人去跟山海关机场的人说一声,看看能不能把林彪的飞机给拦下来。结果呢,那跑道两边的导航灯,本来得等飞机要起飞了才开的,这次愣是没亮。这样一来,对山海关机场布局本就不熟的驾驶员潘景寅,压力就更大了。

人一旦压力大了,就容易出错,潘景寅当然也不例外。而且说实话,这种错误也不能全怪他。

256号三叉戟飞机在往前开的时候,不小心右侧机翼碰到了油车,把机翼上的灯给蹭坏了。到了转弯进跑道那会儿,又一个轮子偏出了跑道,眼瞅着就要撞上施工剩下的一堆石头。还好潘景寅眼疾手快,要不然后果可真是不敢想。

要是飞机不小心撞上了那些石头堆,说不定会保住性命,但飞机肯定得报废,这点没跑。飞机要是停了,林彪铁定得被抓回去中央问话。这样一来,机组人员或许还能捡回一条命,回家跟亲人团聚,总比整个飞机都毁掉,大家都没命,只给家人留下无尽的伤心要好得多。

林彪为啥急着要撤走呢?他是不是觉得,自己已经没啥退路可言了?

【南巡北说】

从1971年8月14号那天起,毛主席就踏上了南巡的路。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次南巡主要是去“跟各方聊聊”,看情况给一些人“提个醒”。

毛主席做这个决定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记得1967年那会儿,新上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伯达,他就在华北那块儿四处活动,拉票游说呢。

陈伯达靠着那时候手里头的几个特别职位,拉拢了不少当官的站他那边。到了1969年,他更是一路飙升,当上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位置就在毛主席、林彪、周总理后面,那时候的他真是风光得不得了。这也说明了他之前在华北地区到处拉关系、搞人脉,那功夫真是下到家了。

因此,毛主席这次南下巡视,可以说是模仿了陈伯达在华北进行的说服之旅,目的就是要震住那些捣乱分子,让地方安稳下来。

说起来,从历史的视角瞧瞧,毛主席那次南巡,不光完成了原先定好的任务,还意外地搅乱了林彪在广州的布局。这样一来,林彪一听说毛主席提前回了北京,就没法按原来的打算往南去广州了,只能掉头往北跑,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飞机失事,人也没了。

毛主席南巡时,一路经过了长沙、武汉、南昌、杭州、上海这些城市,每到一地都会停下来。他常常找当地的党政军领导聊天,像华国锋、韩先楚、许世友这些重要人物,都和他深入交谈过。

聊天挺直接,毛主席开门见山地说,有人老在暗地里搞小动作,这可不是偶然的,而是有预谋、有安排、有目标的,是谁大家心里都有数。

毛主席的判断真是准得没话说。1971年3月份,林立果在林彪的撑腰下,偷偷搞了个《“571工程”纪要》,打算对毛主席动手脚,目的就是要抢国家的最高领导权。

在林立果的打算里,最关键的事儿就是琢磨林彪能不能“接班”,他们琢磨来琢磨去,觉得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方法呢,就是平稳地“交接班”,这既保险又轻松。他们认为,林彪的威望和地位,那可是仅次于最高领导人,五六年功夫就能顺利把权力交到他手上。再加上主席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而林彪比主席年轻14岁,有的是时间等得起。

但林立果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张春桥带头的那些“文人圈子”势力正在慢慢变大。五六年时间太久了,中间可能会发生太多意想不到的事,再说他老爸的身体其实也不咋地。

另一种情况是,林彪没能成功“接班”,位置被别人给占了。这事儿跟张春桥那帮人有点关系,但最关键的还是毛主席的决定。林立果觉得,毛主席威望太高了,这些年他想让谁下台,基本一句话的事儿,但这里面变数太大,不稳当。

第三种情况是林彪硬要“接班”,这事儿还得分两头说:一方面呢,他可能想摆平张春桥那帮人,然后顺顺利利地接过权力。另一方面,他也可能想对主席动歪脑筋,但这法子太冒险了,后果也难收拾,所以只能当个万不得已的备选。

接下来的好几个月,林彪那帮人一直照着那个计划行事。直到有一天,他们突然听到主席悄悄回北京的消息,这才心里咯噔一下:莫不是咱们的计划已经走漏了风声?

【梦醒时分】

周总理早在林彪打算逃跑前,就明确指示不让他的私人飞机升空。可林彪铁了心要走,不顾一切阻拦,最终还是飞离了中国。

其实,毛主席并不清楚他们到底打算怎么做,但看看当前的形势,也能猜个大概。

广州军区原先的一把手是黄永胜,他算是林彪那边的人,还是广州军区的首任司令,在广州呆了十多年,势力可不小。到了1968年,多亏了林彪的提拔,黄永胜进了中央,当上了总参谋长,算是林彪身边的一个得力助手。

说白了,要是林彪打算牢牢掌握兵权,广州对他来说无疑是个最保险的地方。

因此,毛主席挺明智的,没去广州,而是加强了周边省份的思想工作,跟大家强调,得提前做好准备,不管遇到啥情况,国家都不能乱套,得确保老百姓的安全。

结果,林立果在北京心急如焚,实在忍不住了,就派了一帮人打算对毛主席动手脚,妄想着快点抢到权力。但好在毛主席身边那些忠心耿耿的保镖们脑子转得快,让毛主席换了车次,提前回了北京。

后来,主席让汪东兴集合队伍,保卫中南海。周总理听说主席提前回北京,心里有点纳闷。他给主席打了个电话一问,这才弄清楚是咋回事。

他马上给吴法宪下了道命令,说除非有毛主席、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还有他自己这五个人都点头,不然的话,北京这边一架飞机也别想飞起来。

不过呢,吴法宪他站在林彪那边,没照着周总理的话去做,反而把周总理的命令给变了,说只要五位首长里头的任何一个人点头,飞机就能起飞。

等周总理意识到这个问题时,林彪的飞机已经冒险起飞了。只知道它是朝北飞去,但具体飞到哪里,谁也不知道。

周总理赶紧给毛主席打了电话,毛主席这次显得格外想得开,他说:“老天爷要下雨,谁也挡不住;娘要嫁人,那也是她的自由。林彪要是不想当这个副主席,就任凭他去吧!”

后来呢,因为周总理的命令,毛主席很快就出了一条“不让飞机飞”的规定。这条规定真的很管用,让林彪的那些手下都没能跑掉,只能老老实实等着党和国家给他们严厉的审判。

故事的结尾,林彪的座机在蒙古国的温都尔汗坠毁,人和飞机都没了。打从1958年他再次回到中国政治舞台,费尽心思折腾了十多年的“美梦”最后全泡汤了。要是林彪在天有灵,不知道会不会为当初自己那短浅的决定感到后悔。

听了这段讲述林彪出逃前10个小时,让毛主席紧急调动兵马、周总理亲自追查的往事,你心里头有啥感想呢?快来评论区,跟大家聊聊你的想法吧。

2 阅读: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