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厦门教师招聘引发关注。前两年厦门教师招聘报名没那么火爆,去年翔安区招聘骨干教师,就出现多个岗位无人报考的情况,最终不得不取消招聘计划,涉及到语数英等科目。引发网上嘲笑,上升到厦门城市不行啦,三线城市,四线工资,一线房价,还我电动车啦,巴拉巴拉……总之,把黑厦门的三板斧甩出来。

新招聘教师纳入体制内管理。(来源网络)
其实,之前厦门招聘教师没那么火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给编制,搞出个参编制。而这次招聘,按照官方的说法,是全部纳入体制内管理。体制内管理是个啥意思?业内人士介绍,就是给编制了。尽管有人说,参编和编制待遇一样,但在很多人心目中,毕竟是没有保障,一旦生源减少,不需要那么多教师,大家随时面临下岗风险。
而今年招聘,有了编制的阳光,整个氛围就灿烂多彩了。拟招聘812人,报名11033人,招录比例约14:1。

热门岗位最高261人竞争一个。(来源:厦门招考)
看了下录取表格,学爸觉得有几点值得分享:

来源:老唐探校遛娃
一、门槛最低,其实相当于门槛最高。就像市场规律,免费的往往最贵。招聘市场的低门槛,意味着乌泱乌泱的人涌过来,想挤进去,得额外加一些门槛(有特定关系、能和人打交道、有其他特长等)。如这次招聘的小学体育老师、小学美术老师、幼儿教育老师等,都是几百个人抢一两个岗位。原因很简单,这类老师当年中考、高考都是成绩一般的学生,三万人高考,可能都排在一万名以后。当年没那么努力,低门槛进大学,如今就得百倍努力,跟几百个竞争对手拼运气。
二、技多不压身,树立自己的技术壁垒很重要。在此次招聘中,研究生、退役军人专岗等,报考人数最少。原因也简单,能达到这样的要求,是因为他们提前进行了拼杀,在考研、参军过程中,从一大批人中过关斩将晋级,提前给自己建立了技术壁垒。学爸大娃现在读大一,学爸也反复跟孩子交代,有机会多考一些证书,包括教师资格证,这就是提前给自己树立技术壁垒。同样的岗位,你比别人多一门技术,更有机会脱颖而出。用网络流行语说:若非生活所逼,谁愿意把自己弄得满身才华!

来源:厦门日报
顺便说一下,前天市教育局还公示了厦门市2025届优培生拟选拔人选,不乏清华、北大博士来厦门当中学老师。这再次证明,厦门不像网上黑子说得那么不堪。有网友评价称,这些清北博士可能学习好,教书未必在行。学爸的看法是:能够在学习阶段一路拼到清北博士,智商和学习能力都远超常人,只要没有在大学学歪,脾气很大,屁股很歪,脑子很僵——他们很可能成为未来厦门教育界的领军人物。
[赞][赞][赞]
只要给编制,哪怕是个看大门的都能招到清北生[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