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上“黑榜”!这3类电车最好慎买,内行人发出提醒

乌鸦君的汽车观察 2024-10-20 17:22:10

有没有发现,买车就像选对象一样?选择不对,真的后悔莫及!

譬如最近不少粉丝吐槽他们的车,不是这里出问题,就是那里不好用。

其实,这些问题并不是个例,而是某些车型特有的“通病”。

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那些屡屡上“黑榜”的车型,内行人早就提醒了,最好慎重购买。

01 廉价小型纯电车

虽然这类电车着实便宜,也特别适合市区代步:但如果没得选,最好别入手!

倒不是说车身用料的问题,毕竟也就几万块的车,大家心里都有预期。

而是,抛开车身用料不谈,电池方面的安全隐患也很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因在于一辆优秀的纯电车,不仅要有合格的电芯,还要有优秀的热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阻燃材料等等。

但廉价小型纯电车能给配足吗?真的很难!

于是乎,电池的续航会明显减少,甚至会出现自燃现象。

别觉得这是危言耸听,要知道电池不管是在充电,还是放电时,都会快速升温。

如果热管理系统不能有效降温,就很容易出现“热失控”的现象,最终导致车辆的自燃甚至烧毁。

譬如2022年6月,海南海口宜欣城停车场内,就有一辆廉价小型纯电车在充电时发生了自燃,同时出现了爆炸情况。

这并非个例,类似的情况,其实每年夏天都有出现!

虽然很多人会认为,电池小的车不容易起火——但这种话听听就好了。

因为起不起火和电池大小无关,和安全冗余有关。

如果这个理论真的靠谱,那照理来说“电瓶车”最安全了。

但事实是如此吗?根本不是!

02 软件调教糟糕的电车

提到这个问题我就“好笑”,因为都2024年了,很多人还在笃信传统车企更靠谱:他们的造车经验丰富,底盘、调教更扎实!

然而,如果真是这个逻辑,诸如丰田、福特、大众的电车就不会被吊打了。

因为论造车经验,没人能和他们媲美!

但现实很残酷,市场的反馈告诉了我们“电车的逻辑变了”,软件调教远大于这些。

也是因为如此,大众才会和小鹏汽车合作,逐步弃用自己的电子电气架构,开始合作开发CEA(China Electronic Architecture)架构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离谱的情况呢?

因为和油车相比,新能源车的核心变成了电子控制,车里跑着的是数亿行代码。

某种程度上来看,软件控制着一切,成为了汽车的大脑。

考虑到这个情况,一旦软件不给力,接下来肯定是大麻烦!

这不是吓大家,因为就有很多用户吐槽:

自己买的电车在大雨天死活解不了锁,硬是被淋了半个小时,最后,只能叫拖车拖走。

此外,某品牌的电车,甚至开着开着突然在马路上停了下来,开始自动更新…

车主只能重新启动,然后开始上路!

03 油改电的新能源车

其实这个话题我谈过很多次了,但很多人依旧不以为然,觉得无关紧要。

但如果你了解得更深入一些,就会发现问题不止那么简单。

因为这种车,本质上是把传统燃油车的设计结构,强行“塞进”电动系统。

这种“移植”导致了许多电车专属的痛点,很难去解决。

举个例子,燃油车的底盘架构,通常是为了容纳发动机、变速箱等部件设计的。

而电车需要的是大容量电池组。

如果用油车的底盘架构改装,就会出现电池布局不合理、重心分布失衡等问题,直接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更严重的问题是,油改电车在散热和电气架构上,也存在天然的短板。

燃油车的散热系统是为内燃机设计的,而电动车的电池组和电机,需要完全不同的热管理体系。

考虑到这种差异,油改电的车型往往存在“热管理水平”较低的问题。

特别是在长时间驾驶或高温天气下,电池和电机往往会因为过热而导致性能下降,甚至出现故障。

当然,最不容忽视的还是安全问题。

由于内部布局的不合理,电池的安防存在欠缺,往往在严重车祸时,更容易出现自燃情况。

总的来说,买车是个技术活,不仅要看“硬件”,更要重视“软件”和整体设计。

电池管理、安全系统、软件调教,缺一不可。

每个细节的忽视,都会给未来的用车生活带来无穷的麻烦。

希望你在选车时,不仅是理性选择,更是要对自己和家人的多一份责任!

0 阅读:273
评论列表

乌鸦君的汽车观察

简介:分享有价值的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