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对等关税”后,国内外媒体解读为,“美对华关税出现首个松动信号”,也就是美国开始怂了。
特朗普本人不愿承认,他说被豁免的产品“只是转移到了另一关税范畴”。但随之而来的5个噩耗,让其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1.日本“反水”
日本首相石破茂最近硬气了一把。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他公开表态:“日本不会急于和美国达成协议,更不会做重大让步。”这话说得相当扎心,直接把特朗普气得跳脚。
据日媒报道,特朗普在电话里把石破茂当孙子训斥,威胁要取消对日钢铝关税豁免。可石破茂压根不吃这套,警告称“不考虑将美国国债作为对抗谈判的工具”。
2.越南“顿悟”
越南原本是特朗普关税战的“头号韭菜”,被加征46%关税后连夜向美国求饶,明确“不会允许中国商品通过其领土进行转口贸易”。结果呢?美国转头就对越南钢铁加征88%反倾销税,一吨钢倒贴200美元。
越南这才回过味来:跟着美国混,三天饿九顿!4月14日,中越一口气签下40个大单,从高铁到芯片,从新能源到跨境电商,越南彻底倒向中国。
3.欧盟“变脸”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最近突然改口:“欧洲要减少对美依赖,转向亚洲市场。”这可不是客套话,欧盟已启动对美28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还拉上日本、东盟搞“亚洲供应链联盟”。
4月14日,中欧贸易谈判传来捷报,双方在电动汽车、数字贸易等关键领域达成共识。德国《明镜》周刊直言:“特朗普把欧洲逼成了中国的铁杆盟友。”
4.俄罗斯“断供”
就在特朗普忙着拉拢普京时,俄罗斯副外长安德烈·鲁登科突然宣布:“对华石油出口不设限,要多少给多少!”这记背刺让美国页岩油商哭晕在厕所。
更狠的是,沙特、伊朗等产油国集体跟进,宣布用人民币结算石油交易。国际油价应声暴跌,美国页岩油企业股价集体跳水,特朗普的“能源独立”美梦碎了一地。
5.中国经济“崛起”
中国海关总署4月1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3月,中美贸易额为1545.85亿美元,同比增长2.9%。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1156.16亿美元,增长4.5%。贸易战并未让中国经济受挫,反而是逆势上扬。海关总署发言人吕大良说得实在:“天塌不下来!”这句话反映出中国经济的韧性远超华盛顿的想象。
“噩耗”远不止这些,除了上述“外患”,特朗普头疼的,还有美国国内的“内忧”:美债崩盘、两党互撕、企业求饶。
一是美国国债危机。4月15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4.5%,30年期突破5%,创下1981年以来新高。美国财政部原定580亿美元的国债拍卖无人问津,财政部被迫自掏腰包填窟窿。华尔街惊呼:“美债要完蛋了!”
二是国内政治鸡飞狗跳。特朗普的“幕僚们”互相拆台,马斯克在社交媒体称特朗普的“关税军师”纳瓦罗“比一袋砖头还蠢”,而纳瓦罗反呛马斯克:“就是个卖车的”。
民主党趁机落井下石,哈里斯在电视上嘲讽:“特朗普把美国带回了大萧条。”更致命的是,美国超市货架上的中国商品被抢光,物价飞涨,民众举着“特朗普下台”的标语游行。
三是美国企业持续承压。据报道,美国某儿童用品经销商表示,关税政策实施以来,平均一件商品的成本上涨了2-3倍,甚至连“MAGA”的帽子价格都飞涨。
央视记者徐德智探访了特朗普大厦商店,有许多“中国制造”的标牌被价格签挡住,这就是“掩耳盗铃”的做法。
这场关税战打到今天,胜负已分。
中国用稀土管控掐住美国军工咽喉,用14亿人口市场养活全球供应链,用“一带一路”挖美国墙脚。而特朗普还在嘴硬:“我们绝不妥协!”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国这艘巨轮正在沉没,而中国早已备好了救生艇。
关税战撕开了美国的遮羞布。从日本倒戈到欧盟转向,从美债崩盘到企业求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彻底成了笑话。
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美国滥施关税,损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