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国际局势又添一把火。
北约秘书长吕特风尘仆仆跑到日本,和日本首相石破茂进行会谈。
表面上,两人聊的是“维护国际秩序”;实际上,却把矛头对准了中国。吕特称“中国的军事力量扩张令人震惊,不能天真看待”“北约的安全与亚太局势有关”;而石破茂说,日本要和北约“深化合作”。这出双簧唱得热闹啊。
上篇文章咱们提到,石破茂又给中方写了一封亲笔信,可只能转交,不能当面送达。文章分析,日本政府如果希望和中方加强交流合作,就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而不是仅仅通过“手写书信”这种方式。现在回看这篇文章,觉得很讽刺:还是把日本想得太好了。
这种把戏被中方看穿:日本和北约各怀鬼胎。北约想借日本这块跳板,把军事力量部署到中国周边;日本则想借着北约的“撑腰”,突破战后限制,甚至谋求“军事正常化”。
这种勾结,不仅威胁中国主权安全,更会破坏亚太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局面。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亚太不需要军事集团,也不需要鼓动‘新冷战’的小圈子。”
北约自称是“防御性组织”,可这些年干的事一点都不“防御”。从阿富汗战争到俄乌冲突,北约的触角越伸越长。这次吕特访日,更是直接把北约的“战略焦虑”摆上了台面,这明摆着是想把亚太地区的水搅浑。
小编觉得,北约也许不会真的敢来,倒是日本傻乎乎的真信了。日本似乎忘了,80年前那场战争是怎么输的。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勾结法西斯势力,最终落得个惨败下场。如今石破茂政府重蹈覆辙,把宝押在北约身上,无异于饮鸩止渴。看看日本国内的反战呼声,再看看周边国家的警惕目光,日本若继续一条道走到黑,必将沦为国际社会的孤家寡人。
若日本和北约执迷不悟,中国手里可有不少“硬牌”。先说经济手段,中国和日本的经济联系千丝万缕。日本的高端制造业,从汽车到半导体,哪个离得开中国的市场和供应链?
举个例子,日本半导体巨头东京电子40%以上的营收来自中国市场,要是中国稍微收紧合作,日本企业就得叫苦连天。更进一步,中国近年来对稀土、钨等战略资源的出口管制,直接卡住了日本高科技产业的脖子。这些资源,日本90%以上都得从中国进口,一旦断供,日本引以为傲的电子产业怕是要“瘫痪”。
军事层面,东海、南海的常态化巡航已是常态,必要时派出战略轰炸机与俄罗斯在日本海联合演练,更是能震慑对手。别忘了,中国火箭军的东风系列导弹覆盖整个西太平洋,山东舰航母编队也随时能前出作战。这些“肌肉”一亮,日本和北约就得掂量掂量:真要在中国家门口闹事,他们付得起代价吗?
历史反复证明,任何试图通过军事结盟、武力威慑来维护霸权的行为,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有句老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亚太国家绝大多数都希望和平发展,反对阵营对抗。日本若执意充当北约的“打手”,不仅会失去中国这个重要伙伴,更会让本国人民为政客的冒险买单。
中国从来不怕事,但也绝不怕事。外交部那句“自食其果”的警告,既是底线,也是善意的提醒。希望日北约能听懂其中的深意,与其费尽心机搞围堵,不如和中国携手合作,这才是真正的共赢之道。毕竟,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所有国家共同发展;但非要掀翻桌子,中国也绝不会手软。
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的事咱还没忘呢,又开始搞小动作?[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