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邓小平逝世,临终前对妻子卓琳说:其实我还有一个心愿未了

不可思议的想法 2025-04-14 16:10:32

1997年春天那会儿,邓小平老爷子病重在床,心里头明白自己可能撑不了多久了。于是,他把老伴儿和孩子们都叫到身边,打算跟他们好好道个别。

邓小平把心里能想到的事儿,一股脑儿都跟妻儿说了,妻儿明白,他这是想在走之前把该说的都说了。尽管心里五味杂陈,但还是强打起精神来安慰他:“爸,您别想那么多,安心养病,身子骨会慢慢硬朗起来的。”

卓琳看邓小平没再继续讲,就问他:“还有啥要交代的不?咱们都在这儿候着呢!”

邓小平朝妻子招招手,让她靠近点,然后压低声音对她说:“我心里头还有桩事儿没解决,这事儿我觉得你肯定能替我搞定……”

邓小平去世后,人们才知晓那次对话的详情,纷纷感慨他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伟人。

那么,邓小平在快要去世的时候,到底留下了什么话?他还有哪些心愿没能完成呢?

【一、错过机会】

这事儿得聊聊香港那档子事儿。

香港一直以来都是咱们国家的地方,不过到了1842年,因为那时候的清朝政府没办法,只好把香港给了英国。

1945年的时候,中国其实有个机会能把香港收回来。但那时候,蒋介石正顾着打内战,没空去香港接收日本的投降,就这么白白浪费了这个好时机。

新中国一建立,就明确表态,不再承认那些不平等的条约。可英美这些帝国主义国家,还是对咱们采取了封锁的手段。面对这情况,毛主席、周总理他们中央的领导商量了一下,觉得收复香港这事儿,得暂时搁置一下。

好几次机会都没抓住,中央的领导们心里都挺惋惜的。于是,他们决定把收回香港这事儿当作一个长远的打算,慢慢来,一步一步推进。

但这个问题一直让中国领导人感到担忧,同时也是全国人民心里共同的期盼。

【二、迎来机会,激烈交锋】

1974年的时候,毛主席跟邓小平等人讲:“香港要回来的这事儿,就靠你们这些后来者去办了!”

邓小平心里一直牢记着毛主席交代的事情,因此从他担任领导开始,就特别留心香港的回归事宜。

现在,那些帝国主义国家不再像以前那样紧紧封锁中国了,英国在香港的租借时间也马上就要到期。邓小平感觉,这是个可以尝试一下的好时机。

1974年5月25号,英国以前的首相希斯访华,邓小平瞅准这个机会,就香港的到底是谁的问题,向外界明确说了说自己的想法。

他讲道:“香港这事儿吧,是历史留下来的问题,现在咱们得着手解决了。香港,那可是中国的一块宝地,这事儿没啥好商量的。至于别的嘛,咱们可以坐下来慢慢聊。”

香港这事儿挺复杂的,涉及到好多方面,不是一下子就能搞定的。

邓小平琢磨着,中英两国的体制存在差异,而且香港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上挺重要的交流枢纽。

基于这个情况,邓小平琢磨出了一个新招儿,那就是一国两制,这样一来,香港就不用变成英国的殖民地了,同时还能留住它那独特的地位。

有了这个想法后,邓小平赶紧邀请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到中国来当面聊聊。

撒切尔夫人在英国有个绰号叫“铁娘子”。她一到中国,就直截了当地亮出了底牌:“要是你们答应英国继续管香港,那我们或许能商量下你们提的主权那事儿。”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原因,香港曾经历了殖民统治。但无论如何,这都不能改变香港属于中国的事实。关于“签过条约”的说法,需要明确的是,那些不平等条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并不能作为主权划分的依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一直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于涉及香港的问题,我们始终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至于香港的繁荣稳定,它并非建立在外来势力的控制之上,而是得益于国家的支持和香港自身的努力。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并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碰到撒切尔的强硬态度,邓小平同样寸步不让地说:“第一,主权这事儿没得商量;第二,香港不是非得在英国管着才能兴旺发达。”

我坚信,在中国的管辖之下,香港定能迎来更加繁荣的未来。自回归以来,香港不仅维持了其独特的资本主义制度,还大部分沿用了适合中国的法律体系。基于中国成功收复香港的坚实基础上,我期待我们能就此展开友好协商,共同为香港的持续发展绘制蓝图。

谈判僵住了,两边都坚持自己的看法,谁也不让步。就这么一直拖着,拖啊拖,就到了1983年。邓小平觉得不能再这么等下去了,得主动跟英国说清楚咱们中国的立场。

要是谈判一直没啥动静,那中国最晚到1984年就会说,香港咱们自己收回来了,这个过程可不需要英国点头。

撒切尔夫人这时也没办法再硬撑下去,毕竟闹得太僵对谁都没好处,所以她选择让步,认可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她也提出,关于之后的行政管理问题,希望两边能够商量着来,达成个共识。

1984年年底12月那会儿,经过二十多回紧张又激烈的交涉,这场外交较量总算是告一段落了。中英两边的头头脑脑们,正式拍板定下了协议。

瞧着签字仪式顺顺利利搞完,邓小平同志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是放了下来。他算是没白辜负毛主席的信任,也对得起老百姓的盼望。

不过,签完协议到真正回归还有段时间,得熬到1997年,香港才算正式回到中国怀抱。邓小平心里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能亲自见证香港回归的那一刻,到那片地界上溜达溜达,亲眼瞅瞅。

然而世事难料,到了1996年,长期与帕金森综合征斗争的邓小平,病情猛地恶化,这对邓小平及其家人来说,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邓小平心里始终惦记着香港回归的事儿,他不断给自己打气,要坚持到底。

1997年春天,2月份那会儿,香港回归祖国的事儿,也就差个把月就到时间了。

邓小平感觉自己可能等不到那一天了,就叫妻子来到床边,跟她说心里还有个没完成的事儿。

等我走了以后,想把我的眼角膜给那些需要的人,遗体告别仪式就免了吧,直接把我的骨灰撒到大海里就好。卓琳心里清楚,老伴这是想在最后还能“看”一眼香港。

卓琳离世后,她做出了决定,要把骨灰撒到海里,这样就能和她的伴侣邓小平在大海中团聚了。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