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努力,但别急功近利

畅锁欲言 2021-09-22 13:56:08

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让被试者给绣花针穿线,并设置了价值不同的奖品。结果发现,被试者越想得到奖品,越全神贯注地努力,手就抖得越厉害。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目的颤抖”,即越在意一个结果,往往越事与愿违。这也很好解释了,为什么总有人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01

妹妹前段时间准备一场考试,那努力程度,简直可以用拼命来形容。

每天一睁眼,就是做题,饭随便吃点,有时甚至忘了吃,还是做题,城市都安睡了,她还在做题......

她的目标也很明确,一定要考上。

但她作为离考试还有一个月,才开始备考的人,从知识储备,到考场经验都很缺乏。

我建议她放平心态,她却反说,别人能行,她为什么不可以?

我试着劝她:

“考试需要积累,其他人都是专业备考,有的甚至好几年了,你拿自己一个月的成果,跟别人好几年的相比,对自己太不公平了。”

但她说:

“我之所以这么努力,就是为了在短时间内超越,我一定要考上的。”

最后,她还是没能考上,也备受打击。

其实,她的努力是有成果的,作为备考一个月的人,她的水平已经在很多人之上。

做事有目的也是好事,心里有方向,才会一直朝着目标努力,不怕艰苦。但这个目的,一旦被打上了时间及程度标签,就变成了急功近利。

不满足于这样的速度,总是恨自己不能一步登天,结果也往往事与愿违。

而用力过猛的人,也会对自己的行为,期待过高,一旦短期的付出,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便会产生挫败感,质疑自己,甚至放弃。

可成功,从来不是件一步登天的事。

它必须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路上会有挑战,会有质疑,会有打击,而我们只能循序渐进,接受时间的洗礼,没有谁能跳过这些过程一夜长大。

就像一场长跑,如果在起跑时就拼尽全力,那么后半段,就很难再有能量继续坚持。如果想要跑得更远一点,那么就得一直保持匀速前进。

02

在知乎上看过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是爱,爱一个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底下的回答各种各样:

“我想陪她变老;我想给她买很多东西;我想去照顾她;我想给她一个家......”

“我”“我”“我”.....总之,通篇下来都是一个“我”字,却没人想过对方想要什么。

两个人关系的理想状态,我们总是善于,站在一个人的角度下了定义。觉得符合自己预期的感情才是好感情,自己理想的关系才称之为爱。

诚然,这些构想都很体贴入微,唯一的缺点是,这一切全部基于自身需求,来自主观判断。

在没有双向奔赴时,其中一方就很容易陷入这样的偏执:我爱她明明是我自己的事,为什么她要这么抗拒,甚至躲着我?我这么爱她,她为什么还是不喜欢我?

这样的爱,已经陷入了目的性跟得失心的恶性循坏,是不纯粹的。

付出就急着想要回报,反而更会让人反感。

因为人都是自私的,人们反感被索取价值,同样也反感别人,为了“索取价值”,而提供一部分小价值的行为。而当对方提供的价值,相对于索取的价值而言越多,反感的程度才会越低。

因此,真的爱她,就应该让她感受到被爱被尊重,给予她足够的空间和自由,不是让她成为你的谁,而是能够让她成为她自己。

这不是叫你安心当备胎,而是让你我反思,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感情是否也掺杂了一丝功利心。在什么都“快”的时候,是否应该给感情一点时间,让其好好沉淀,别强求,让双方都舒心一点,也走得更长远一点。

03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瓦伦达效应”。

瓦伦达表演走钢丝都很顺利,却在一次重要的表演中失利。

因为他以前从不去想表演带来的效果,只是单纯地表演。而当他太过在意表演的结果时,却偏偏出了差错。

欲速则不达。太过关注结果,往往难以对过程全力以赴。

因此,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事,反而要沉下心来,试着将结果看淡一点。只有在大事面前静下心来,才能做到全神贯注、持之以恒。

如果你想拥有一段健康的感情,就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多考虑,也要明白,不是每一份付出就能得到一份回报。你的好,是因为你想给,而不是想换来什么。

听过这样一句话:

“每临大事有静气。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做事可以有目的,但不能目的性太强,模糊了努力的初衷。想要有超常的结果,就要用平常心去脚踏实地的努力,静下心来,把每一步走好,结果往往出不了多大的意外。

专注当下,宁静则致远。要努力,但不急功近利,才是更长远的智慧。

0 阅读:47

畅锁欲言

简介:跟我走,带你在畅所欲言中,锁定成长中的那些点滴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