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天员出舱,相比西方缺了一根“风筝线”?爬行速度也不同?

篮球小人物记 2022-12-11 10:41:38

截至目前,我国空间站四批宇航员共进行了7次舱外行走,而神舟十五乘组这回则可能要进行4次舱外行走,加起来就是11次。而在国际空间站,目前已经进行了256次舱外行走,这个很好理解,一方面是国际空间站已经在太空中24年多了,而我们从“天和”核心舱算起,还不到1年半。

我国航天员出舱

另一方面,国际空间站实际上是俄罗斯和西方两个部分组合起来的,他们的出舱基本上都是各自进行的,甚至连出舱口都不走同一个地方,等于是两个空间站,出舱次数要乘2。不过,国际空间站毕竟已经有256次出舱纪录了,很多宇航员都有五六次的出舱经验,特别是西方的出舱方式和我们并不不同,有些地方也的确值得我们学习,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西方宇航员出舱

首先,西方宇航员出舱非常繁琐,仅仅准备工作就要一天,从进入气闸舱、穿宇航服到打开舱门,要一个多小时。而我国的出舱准备时间是5小时,真正进入气闸舱半个小时就可以打开出舱口。而且西方宇航员出舱的时候,需要第三名、第四名宇航员协助他穿上宇航服,然后将他像沙丁鱼一样塞进气闸舱,而我们则可以自己搞定,或者两名出舱航天员互相帮忙就行。

西方宇航员穿舱外宇航服,需要多人帮助

其次,西方宇航员虽然也可以借助“加拿大2号”机械臂帮助他们出舱,但使用频率并不高,而俄罗斯在欧洲机械臂启用之前,只能借助一个吊机出舱,比较笨拙。而我们每次出舱,都使用了太空机械臂,神舟十四号最后一次出舱甚至还使用了组合机械臂,这一块的确是后来居上。

俄罗斯宇航员出舱

西方宇航员也用机械臂,但不频繁

第三,不能不承认,西方宇航员的出舱经验的确是非常丰富,一方面是他的安全手段比我们的更多。比如西方宇航员之所以出舱准备时间漫长,一部分原因是要在舱外宇航服背包底部,安装一个名为SAFER的喷气式推进器,它可以帮助宇航员在安全绳脱钩、失去与空间站所有接连的时候,重新飞回空间站。

这个就是SAFER喷气式推进器

一般来说,宇航员配备的安全绳安全系数很高,不会出现断裂,不过凡事都有万一。比如苏联“礼炮6号”空间站一次舱外行走任务期间,宇航员罗曼年科身上的安全绳就意外松开,眼看着就要飘走,幸好同伴及时将其抓,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有人的安全绳确实断过

西方宇航员也有安全钩

这里要说一下,所谓的SAFER喷气式推进器,并非让宇航员完全脱离空间站自由“飞行”的MMU喷气背包。MMU很多人比较熟悉,但它太重了,仅仅两个氮气罐子就有11.8千克,整个背包的质量更是重达148千克,而且是全包裹的设计,甚至有操控手柄。SAFER喷气式推进器则只是装备舱外宇航服的底部,比较轻巧,虽然几乎每次出舱都要安装,但仅应急的时候使用。

这个是MMU

MMU的样子

而我国航天员应对这种情况的手段,是使用两根安全绳,确保任何情况下都至少有一根绳子与空间站链接。这种方法简单有效,但无论是SAFER喷气式推进器、还是MMU喷气背包,我们都需要研制,以给航天员更大的舞台。当然,我们也可能会研制完全不同的舱外自主“飞行”工具。

这个是SAFER,和MMU不一样

它安装在舱外服的背包底部

第四、小编在观看国际空间站直播画面时,注意到西方宇航员有使用一种类似蜘蛛丝、风筝线的安全绳,在宇航员身上,有一个放线的装置,“风筝线”能够放得很远,有时候达到数十米,但奇怪的是,宇航员从来不担心它被空间站上的设备绊住,即使两名宇航员在一起近距离作业的时候,也不担心它们的互相缠绕。

红线内就是那个“风筝线”

两个人也不怕缠绕

正是有了这个“风筝线”的帮助,西方宇航员在出舱的时候爬得飞快,比我们快多了,有时候甚至松开那根7.6米的安全绳,仅靠一根“风筝线”和备份的SAFER喷气式推进器,就在国际空间站上爬来爬去,这个装置我们也可以学学,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这个就看得更清楚了

据说是这样子的,黑色部分可以放出细线

0 阅读:26

篮球小人物记

简介:篮球重度患者,讲一些被遗忘的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