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市场的风云变幻中,“消费下行” 成为当下白酒行业无法回避的关键词。曾经风光无限、一路高歌猛进的高端白酒消费,如今也在这股下行压力下,步伐明显放缓,市场热度大不如前。当高端白酒消费的热潮逐渐退去,消费者的目光如同敏锐的猎手,迅速聚焦到那些性价比更为突出的产品之上。一时间,光瓶酒凭借其实惠的价格与稳定的品质,热度呈直线上升趋势,在白酒市场中成功抢占一席之地 。
而在这场性价比主导的消费变革浪潮里,散酒宛如一匹黑马,再度强势闯入大众视野。它的再度崛起,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市场背景与消费需求驱动。散酒的种种表现,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引发了行业内外从专家学者到普通从业者、从资深酒商到广大消费者的广泛热议与密切关注。众人心中皆有一个疑问盘旋不去: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散酒这股新生力量,究竟能否乘势而上,一路高歌,成为白酒行业下一个炙手可热的风口 ?
散酒有坚实的基础盘
散酒消费市场呈现出极为显著的特征,消费人群不仅规模庞大,且细分群体特点鲜明,主要涵盖以下两大核心群体:
中老年:稳固的消费基本盘在散酒消费领域,中老年群体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 55 岁以上的消费者,堪称散酒消费的主力军,为散酒市场贡献了超过 60% 的销量。对这一群体而言,购买散酒绝非仅仅是简单的购物行为,“现接现喝” 蕴含着浓厚的传统韵味与独特仪式感。他们享受着在酒坊中,看着店家从酒缸里舀出新鲜酒水的过程,这一场景仿佛串联起了他们过往岁月的记忆。
同时,岁月的磨砺让他们对价格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度。散酒无需承担高额品牌溢价,以实惠价格面向消费者,并且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购买量,无论是少量自饮还是多量囤货,都能轻松满足。这种高性价比与灵活性,完美契合了中老年消费者追求实惠、实用的消费心理 。
在建筑工地的简易工棚内,或是物流园区忙碌后的休息间隙,经常能看到体力工作者们饮用散酒的身影。他们构成了散酒消费的又一关键群体。这类人群工作强度大,收入虽不算低,但每一分钱都凝聚着辛勤汗水,因此他们对每一笔消费都精打细算,性价比成为消费决策的首要考量因素。
相较于包装精美、价格高昂的品牌白酒,价格在 5 - 15 元 / 斤的散酒,凭借其亲民售价与足够的酒精度数,成为他们日常解乏的首选。在结束一天繁重工作后,一杯价格实惠的散酒,足以驱散身体的疲惫,带来片刻放松。对他们而言,实用、经济远比追求所谓的极致口感更为重要,散酒切实满足了他们在艰苦工作环境下的刚性消费需求 。
散酒在市场上需求极为稳定,且规模可观。在日常生活里,散酒大量应用于自饮与聚饮场景。这种自饮和聚饮的消费模式,让散酒的消费频次居高不下,消耗速度也非常快。自饮者会定期补充库存,满足日常饮用需求;聚饮场合由于参与人数多,对散酒的需求量瞬间增大。正因在各类场景中广泛且高频的使用,散酒稳稳地拥有了坚实的市场基础盘,这为其在白酒市场中持续发展、占据重要地位筑牢了根基 。
消费下行的机遇
在酒业大调整的浪潮之下,市场格局风云变幻,不少酒商敏锐捕捉到新商机,纷纷将转型目光聚焦 “散酒” 领域。《2024 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清晰指出,2024 年上半年白酒市场经销商、零售商反馈市场动销最好的前三价位段分别为 300 - 500 元、100 - 300 元、100 元及以下。而散酒价格多处于 10 - 50 元区间,稳稳落在 100 元以下这一极具市场活力的价格段内 。
在消费下行的宏观背景笼罩下,散酒市场却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劲头。2024 年散酒市场规模强势突破 800 亿大关,年增长率超过 15%,增长态势十分强劲。甚至有预测称,到 2025 年散酒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级别,前景一片光明。目前,据机构预测,全国散酒专卖店数量已超 10 万家,售卖散酒的零售终端更是多达 50 万个以上 。这些数据无不彰显出散酒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巨大潜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酒商投身其中,试图在这片新兴市场中抢占先机,分得一杯羹 。
散酒的连锁化发展态势迅猛,已然成为行业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以蜀香迎为例,截至 2024 年末,其发展成果令人瞩目,已拥有 100 多家直营门店,加盟供货门店更是多达 500 多家,业务版图广泛覆盖四川、江苏、浙江等多个地区,凭借优质的产品与良好的服务,在当地市场站稳脚跟,收获了大批忠实消费者。
百老泉作为散酒连锁领域的资深品牌,发展成绩同样耀眼,旗下门店数量突破 1600 家,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产品涵盖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等多种类型,能充分满足不同地域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已然成为众多酒友日常购酒的优先选择之一。
安宁烧酒的发展历程也极具代表性,早在 1994 年便创立了第一家散酒专卖店,历经多年深耕,目前门店数量已超过 1800 家。它以 “农村包围城市” 的营销策略,扎根市场,坚持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散酒,逐渐在全国散酒专卖领域树立起典范 。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散酒市场不再单纯依靠低价策略来抢占市场份额。以琴台酒肆为例,其构建了 “琴台酒肆”“酒道馆”“酒庄” 三种特色鲜明的业态,门店总数超 1000 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据透露,在三、四线城市以及县域市场,琴台酒肆 300 - 400 元价格区间的散酒产品销量颇为可观。这一现象表明,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他们在选购散酒时,不再仅仅关注价格,对于品质、品牌文化以及个性化体验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
散酒有哪些趋势?
曾经,在消费者固有认知里,散酒常与 “低价低质” 划等号。过往由于部分小作坊生产工艺落后、卫生条件堪忧,产出的散酒品质参差不齐,给大众留下了不良印象。但时过境迁,随着消费者消费意识的全面觉醒,对产品品质愈发重视,散酒市场也顺势迎来深刻变革,正逐步挣脱这一刻板枷锁。
如今,众多散酒店积极革新,致力于提升酒质。不少商家引入先进酿造设备与技术,严格把控生产流程,从源头保障散酒品质。同时,减少中间环节成本,以高性价比策略吸引消费者。相较于包装精美、品牌溢价高的瓶装酒,散酒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价格更为亲民,让消费者花更少的钱,享受到优质白酒。
再者,散酒消费多依赖熟人经济,客户群体相对固定。店主与消费者长期互动,深知口碑的重要性。若提供低质产品,极易引发客户流失,破坏多年积累的信任关系。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商家们唯有坚守品质底线,持续优化产品,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足,也正因如此,散酒正以全新 “高性价比” 的形象,重赢消费者青睐,重塑市场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