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烈》与徐达赌头争印,葬送性命的猛将于金彪

郑菲梦写文 2024-09-22 19:26:32

我觉得《明英烈》这部书听着不如《白眉大侠》《童林传》《三侠剑》那么有吸引力,所以对里边的很多人物都没留下太深的印象。

但是于金彪这个人还是有些特点的,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深。主要原因是这个人脾气有点大,算的上是暴脾气;另一个就是这个人有些轴,不知进退不懂变通,自以为有功就可以目无军法,就可以不拿顶头上司徐达当盘菜,结果最终由于赌头争印失利自杀身亡。

于金彪号称赛展雄花刀太岁,擅使一把九耳八环刀,武艺高强力大无穷,仅论武力可能也就仅次于大名鼎鼎的常遇春。展雄乃春秋战国时期的侠盗之王,提出了盗亦有道的名言,于金彪能跟展雄相提并论可见其不俗的实力。

于金彪不但是一员虎将而且还是大财主,是于桥镇的首富,家大业大、家趁人值。在朱元璋还未发迹的时候就被于金彪认定为未来的明主,当然这并不是于金彪有先见之明而是刘伯温游说于金彪的结果。

所以说刘伯温才是料事如神未卜先知的大能,因为当时的朱元璋还只是一个卖酸梅的水果贩子,普通人怎么能想到他未来会有那么大的出息呢?莫欺少年穷这句话真是至理名言!

于桥镇是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起点,于金彪作为于桥之主不但把数万庄兵奉献给朱元璋而且也把自己全部家当数万银两一并送给了朱元璋,这贡献绝对是巨大的。所以朱元璋在攻克襄阳成为西吴贤王时对于金彪投桃报李,让于金彪成为了王爷,朱元璋对他恭敬有加一口一个王兄喊着,分外亲热。

朱元璋拿下滁州之后麻烦来了,元朝定海神针老太师脱脱率大军三十万来攻打滁州。朱元璋召集紧急会议商议退敌之策,手下文臣武将纷纷推荐应当请徐达担任兵马大元帅方可退敌。

朱元璋率领手下文臣武将上演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戏码,终于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将徐达请出山了。徐达是元朝老太师脱脱的顶门大弟子,由于对元顺帝这个昏君不满从而辞官,他答应为朱元璋效力实际上就是站在了老恩师脱脱的对立面。

脱脱作为元朝忠臣很有些商朝老太师闻仲和隋朝老太师杨林的风采,要让这样的老臣弃暗投明太难了,因此脱脱和徐达师徒对决是在所难免的。

朱元璋金台拜帅立徐达为兵马大元帅抵御脱脱的进攻。全军将士只有留守襄阳的王爷于金彪不服徐达,徐达深知树立权威的重要性,尤其是朱元璋手下这群生死弟兄如果不能让他们心悦诚服那么自己这个元帅也干不下去。

新官上任三把火,徐达一上任就公布了严明的军纪,上到朱元璋下到普通士兵必须做到令行禁止绝对服从。但是徐达第一次生帐于金彪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在点卯的时候唯独于金彪没来,连续点卯三次于金彪都没来,徐达没说别的宣布退帐。

这么说吧,连续三天点卯总共是点卯九次于金彪才姗姗来迟,这期间朱元璋曾经亲自到襄阳劝说于金彪要服从大局,但是于金彪全当耳旁风,只顾喝酒睡觉。最后还是胡大海把于金彪给劝来了。

于金彪人是来了但丝毫没有给徐达面子,将帅之间唇枪舌剑争执不休。徐达忍无可忍决定将于金彪推出去斩首,朱元璋不忍于金彪被杀向徐达求情被严词拒绝,军令如山哪能儿戏?朱元璋闹了个大红脸不敢再求情。

就在此时脱脱率军攻城,徐达命高挂免战牌,这引起了于金彪不满,于金彪声称如果让自己戴罪立功一定会取脱脱项上人头,如果做不到情愿二罪并罚。但是于金彪也将了徐达一军,如果自己成功斩杀脱脱徐达不但要交出帅印而且还要献出脑袋来。双方一拍即合,各自找了保人立下军令状,这就是所谓的将帅赌头争印。

于金彪披挂上阵结果中了脱脱的叉车阵,危急关头被打虎太保姜忠所救,于金彪没脸回城但又不甘心失败于是一气之下跑了。后来徐达伏击脱脱的时候于金彪又来了,结果又中叉车阵了,于金彪心灰意冷知道自己这两下子根本就没能力杀掉脱脱。

这时候朱元璋、徐达等都劝于金彪赶紧回城,之前的事儿都好商量。但是于金彪还惦记着赌头争印这档子事儿呢!他决定兑现承诺摘下宝剑抹了脖子一命呜呼!

于金彪本是一介莽夫根本就不可能赢下帅才的老太师脱脱,于金彪自刎算是条汉子但算不上优秀的战将!

0 阅读:37

郑菲梦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