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自古流传的一句名言,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同时也是为人子女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然而,广东一位名为熊朝的女子,在外出买菜回到家中后,看到屋内发生的一切,竟将自己的母亲活活掐死。
母亲咿咿呀呀的求饶声,也没能唤醒熊朝的良知。
究竟在这房间里发生了什么,以至于她走上了“弑母”的不归路呢?
2013年元旦,住在东莞的曾祥琼被她的小儿子发现时,已经毫无生命迹象。她全身冰冷地躺在床上,已经没有了呼吸。。
然而,当警方着手办理她的死亡证明时,却发现了异样。
曾祥琼的身体布满了淤青,尤其是眼角周围遍布血块,这让警方怀疑她并非死于疾病。
因此,警方立刻安排进行了尸检。法医的报告显示,“死者左胸受钝性暴力作用致心包填塞、合并头部受钝性暴力作用致颅脑损伤死亡。”
这表明,曾祥琼并非自然死亡,而是被杀害。自然死亡变刑事案件,这一转变引起了警方的高度关注。
随着侦查的深入,警方注意到了曾祥琼的女儿,长期负责照顾母亲生活起居的熊朝。她在母亲去世后表现得过于冷静,没有半点悲痛的感觉,十分可疑,于是警方立即将她带到警局询问。
在警局的审问中,熊朝一直表现得冷漠且平静,毫不犹豫地承认了自己的行为。她称,在过去四个多月照顾母亲期间,由于母亲的“不听话”,她时常用扫帚、塑料凳等物品对母亲进行殴打。
她还说,母亲经常大喊大叫,让她心烦意乱,因此在12月30日中午,她用拳头狠狠打了曾祥琼的胸口一拳。
这一供述几乎可以确认,她就是杀害曾祥琼的凶手,因为曾祥琼在2013年1月1日被发现死亡,除了她之外没有别人。
然而没想到,2013年8月8日,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时,熊朝当庭推翻了自己先前的供述,声称她并未殴打母亲,母亲的死因可能是意外从床上跌落或因病而死的。
由于熊朝的突然翻供,案件的判决被迫延期。
那么,熊朝“弑母”案是否另有隐情?如果她真的是凶手,她为何要对自己的母亲下此狠手?
熊朝出身于一个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年幼时父母奔波在外劳作,她和弟弟被留在老家,由祖父母照看。
2005年,她的父母从四川攀枝花南迁至东莞,经营起了一家粮油批发的生意。因为店铺选址得当,客源稳定,夫妻俩的生意逐渐蒸蒸日上,积累了一笔小存款。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他们希望能更好地照顾孩子们,于是便把熊朝和弟弟小熊接来身边共同生活。然而,由于生意忙碌,夫妻俩没有时间照看孩子,日常照料弟弟的任务自然落在了熊朝肩上。
不过虽然忙碌,但父母从未亏待过熊朝和弟弟,竭尽所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然而,熊朝似乎对这一切并不甚珍惜。
在父亲熊正安眼中,对于熊朝这个女儿一直都“恨铁不成钢”。由于早期工作忙再加上对她的娇惯,她养成了目中无人的性格,常与外人起冲突,在家也与父亲对着干。
因为她火爆的脾气,导致自从2006年她离开东莞后,换了好几次工作,都干不长久。直到后来,她在一家商店担任啤酒促销员才总算是安定了下来,与家人的关系也逐渐缓和。
就在一家人以为生活终于步入正轨之际,命运却再度抛下重击。
2010年,母亲曾祥琼被诊断出肌肉萎缩症,医生明确告知,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绝症。
这一噩耗让全家陷入深深的阴霾,曾祥琼悲观至极,为了不拖累家人,她甚至动了轻生的念头。但是熊正安阻止了她,花费了许多钱四处为她求医问药,无奈曾祥琼的病情还是每日愈下,最终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
对于曾祥琼这样的状况,需要有人长时间陪伴与照顾,但熊正安作为家庭支柱需要维持一家生计,不得不工作,熊朝只能放弃工作,专心在家照料母亲。
相信初时熊朝回家照顾母亲时,还是怀抱着对母亲的孝心,用心去照顾她的。
然而,患病带来的身心变化令曾祥琼难以接受,她常常不情绪失控,不肯配合治疗,这让本就脾气火爆的熊朝时常耐不住性子。
长时间的心理压力,加上母亲的不配合与常常大小便失禁,让熊朝的心态逐渐发生变化。她开始对照顾母亲感到厌倦,并且对母亲动手。
暴力这种事如同潘多拉的盒子,开启后便失去控制。自从第一次动手后,熊朝的暴力行为屡次重演,每当母亲不配合时,她便用拳头发泄愤怒。
直到2013年元旦的前一天,熊朝出门买菜回家后,看到母亲房间里狼藉的景象,以及弥漫的异味,她心中再次感到厌烦不已。
她暂时忍耐着为母亲做好了饭,然而喂饭时,曾祥琼又开始拒绝配合,不肯好好吃饭。
熊朝看着母亲嘴角流淌的口水和挣扎的模样,眼神冷漠。最终,她挥起拳头锤向母亲的胸口,用力掐住她的喉咙,眼睁睁地看着母亲在自己手下逐渐停止了呼吸。
法院审理此案件时,所有证据确凿无疑,熊朝的律师希望能够为她争取缓刑,给予她悔改的机会,但遭到公诉方的强烈反对,最终法院判处熊朝死刑。
养育之恩大于天,母亲含辛茹苦地将熊朝抚养成人,却在自己瘫痪时,遭遇了女儿的厌弃。但是即便心生厌烦,任何人也不该做出“弑母”这种事来。
熊朝的行为,不仅亲手斩断了母亲的生路,也葬送了她自己未来的人生。
我们都知道,残疾人的生活艰难,而照料他们更是不容易。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们的不易,并调节自己的情绪与态度。
唯有如此,才能减少类似熊朝这样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