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春运!安徽高速开出科技解“堵”良方

兴安看看趣事 2025-01-16 11:26:42

随着自驾出行占春运绝对主体地位,高速路况备受关注。安徽高速为何更容易出现拥堵?应对今年的春运“大考”,安徽高速准备得如何?1月14日春运首日,记者分别来到沪陕高速吴庄收费站、芜合高速巢湖服务区、安徽高速公路智慧运营指挥中心等地,现场探访安徽高速治“堵”之道。

安徽高速公路智慧运营指挥中心

过境车辆超过50%

加剧了安徽高速通行压力

今年春运,自驾出行占绝对主体地位,受返乡流、探亲流、务工流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安徽高速路网出行将呈现总量高位运行态势,节前分散而节后集中。预计全省高速公路出口流量约6305万辆,日均约158万辆,同比增长8%,将创下历史新高。尤其是返程高峰时,预计将有超过300万辆车行驶在安徽高速上,是日常平均车流量的3倍。

除了车流量大外,安徽交控集团皖通公司运营服务部部长吴峻分析安徽高速容易出现拥堵的原因时表示,安徽地处中部偏东,是连接长三角与中部地区的关键节点,与山东、江苏、浙江、湖北、江西、河南六省接壤,中西部地区大量务工人员往返江浙沪等地都要取道安徽。

有数据显示,春运期间安徽高速公路的过境车辆超过50%。安徽本身也是务工大省,省内的务工流与外省的务工流叠加,更加剧了安徽高速的通行压力。安徽高速路网节假日车流潮汐现象显著,春节前车流多自东向西、自南向北,春节后则反向流动。

春运期间预计这些主线站车流量大

沪陕高速吴庄收费站是全省车流量最大的高速收费站。记者看到,春运首日,收费站车流量已经明显加大。据介绍,吴庄收费站位于G40、G42共用段合宁高速K511处,距离皖苏两省交界处只有6公里,是中西部省份途径安徽、进出长三角的一条重要通道。尤其是在重大节假日和春运等重要时段,保通畅压力比较大。

综合研判,今年我省春运期间发生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可能性较大,跨区域自驾出行占据主体,且伴随路网车流高位运行、部分路段超大流量和春运返乡、返程潮汐车流,重要枢纽、跨江大桥、长大隧道和重点服务区等部位疏通保畅和应急救援压力巨大,保障路网安全畅通、防范恶劣天气等任务特别繁重。

交通部门预计,春运期间,G4001绕城高速路口枢纽至陇西枢纽段,G40沪陕高速高店枢纽段,G4221沪武高速马鞍山长江大桥段、马堰枢纽段、岳西段,G5011芜合高速试刀山隧道等路段容易产生超大流量;G40沪陕高速吴庄站、G3京台高速铜陵南站、宁芜高速宁马站等主线站车流量大。

安徽高速公路智慧运营指挥中心内,工作人员正在查看各类实时高速信息

加密扩容提速

安徽高速路网越来越密越来越宽

随着安徽高速路网的不断加密和扩容、提速,春运通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高速越来越多,路网越来越密。2024年,全省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5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 6000 公里大关、达到6153公里。我省“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持续优化,开通运营S16合周高速寿颍段和颍临段、S36宣东高速宣泾段、S08五亳高速涡蒙段、S25徐阜高速阜阳段4条高速公路,新增高速里程达247公里,全省高速公路从“县县通”迈入“县城通”时代,全省所有县城区实现15分钟上高速。

开车经过安徽高速的也会发现,近几年,安徽高速越来越宽。目前,我省已经完成G36宁洛高速滁宁段和蚌明段、G50沪渝高速广宣段改扩建,长三角到中西部地区两条东西向大通道实现拓宽,基本实现八车道通行能力,将有效缓解G40沪陕、G5011沪武高速的通行压力,提升了春运期间路网通行效率。

此外,2024年安徽省完成了32条高速、3个点段约1500公里高速公路限速优化,部分路段实现通行提速,春运期间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将得到提升。

给高速公路装上了会思考的“大脑”

治“堵”离不开多部门协同指挥调度。上百万辆车、一万七千多个摄像头、200多个隧道、10座重点大桥……记者来到安徽高速公路智慧运营指挥中心,这里被誉为“皖美高速大脑”,相当于给高速公路装上了会思考的“大脑”,汇集了全省5300多公里高速路况信息、监控视频、情报板、通行流量、服务区加油站等数据,通过对各类数据接入、治理、分析和共享,实现全省高速公路综合信息“一屏看板”、运营服务“一网统管”和指挥调度“一体协同”。

“皖美高速大脑”路网监测、协同调度、决策辅助和出行服务等应用功能,加强与长三角等周边省份信息共享,用好路网大数据资源,强化综合研判,动态优化调整保通保畅组织方案,提升路网与省际路段应急处置和保畅保通能力。

安徽高速与气象部门合作,“皖美高速大脑”在春运前接入部分气象数据,实现路网高速公路所在地温度、降水、能见度、气象预警信息等数据的实时共享,全景式呈现集团路网天气状况,为防范应对恶劣天气和地质灾害等提供支撑。

皖美高速直播间正在播报实时交通路况

科技加入

车辆通行能力大幅提升

治“堵”离不开科技的加入。省交控集团自主研发应用“应急车道动态引导系统”,主要依托应急车道可变信息显示屏等设备设施,并依据公安交警部门指令远程动态开闭应急车道,引导车辆驶入或驶离应急车道。由智能可变信息显示屏、4G无线传输模块和设备控制平台等组成,主要解决重大节假日等高峰时段车流量和瓶颈路段车多缓行或拥堵状况。

据测试,遇拥堵启用“应急车道动态引导系统”时,道路通行效率提升达20%以上,有效实现通行能力最大化,极大缓解拥堵路段的通行压力。可变信息显示内容:“应急车道允许通行”“应急车道结束通行”“应急车道禁止通行”。目前,该系统已首次在G40沪陕高速高店枢纽、全椒西枢纽,G4212合安高速中派河大桥,以及S12滁新高速长丰枢纽等四处易拥堵路段投入使用。

截至2024年底,安徽交控集团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包括吴庄、方兴大道、宣城西、太白岛等智慧收费站37个,ETC车辆平均从驶入车道至驶离车道的通行时间降幅达54.8%,单车道车辆通行能力提升86%,极大缓解春运大流量引起的收费道口拥堵现象,提升了快捷出行体验。

在吴庄收费站,记者看到,传统的收费系统已改造提升为“交控版”新一代准自由流收费系统,实现了车道数据融合协同处理,数据处理效率大幅提升。在车道交易方面,原有的应急车道在全部安装自助发卡和自助缴费设备后升级为混合车道,同步实施的通行费发票“纸改电”,也使得车道通行效率较改造前提升至少40%,现金量降幅约90%。

“实现潮汐车道一键热切,通过调整硬件布局、优化软件系统等改造,将中间两个车道设置成潮汐车道,并可根据流向和流量变化随时调整为12+24、13+23、14+22的车道分配模式。”安徽交控滁州中心主任 李启标表示。

重点时段重要部位现场值守提前预判

一些小细节的关注,也会大大减少拥堵。目前,安徽省已经召开省级层面高速公路“一路多方”会商会,预判春运期间交通流量、道路拥堵、出行高峰及突发事件时段,梳理出易堵路段13处、收费站6个、服务区14个及易结冰路段7段。

优化完善“一点一策”整治方案,在重点时段、重要部位增派力量现场值守,综合运用疏导车流、导航引流、远端分流、近端控流等措施,均衡调控路网流量,稀释拥堵压力,努力实现重点路段“缓行不堵”。

“一路多方”将协同开展道路巡查、路面驻点及应急处置等工作,利用数字视频巡检、高空无人机巡查、路面联合巡逻等加大道路全方位管控和全时段保通力度,如遇道路突发事件或交通事故,迅速打通堵点、疏通道路,优先保障车辆通行,配合高速交警对轻微小事故实施快处快撤机制。

车流高峰期间,安徽高速将利用手持可移动终端、串联式复式收费等方式,加快收费站放行速度,保障收费站快速通行。(来源:合肥在线)

0 阅读:4

兴安看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