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风起云散,鱼码头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岳阳人!
日出月落,鱼码头留下了一声又一声吆喝声!
踏上古老的石板,我们可以倾听巴陵古城的故事!
抚摸沧桑的青砖,我们能够感受岳阳历史的灵气!”
那年,一篇关于鱼巷子的稿子,我编改了这样一段话。
没想到,今天把鱼巷子换成步它后尘的鱼码头,也依然适用。
当然,鱼码头没有古老的石板,也没有沧桑的青砖,但却有一条与渔船水岸四季相连和人们生活朝夕相依的路。
这条路,祖祖辈辈,延伸千百年,早已在许多靠水吃水的岳阳人心里生根。
为了守护好洞庭湖一江碧水,自昨天起,
岳阳东洞庭湖禁渔十年,保护区常年禁捕!
换而言之,对于鱼码头来说
一个属于岳阳人的记忆
或将暂时消失……
昨晚风雨交加,朋友相约今天早晨去拍渔码头。
这么寒冷的天气,我实在难得起早,却突然想到洞庭湖要禁渔10年,于是立马答应。
此时不去看看,一别不知它何日是归期。
岳阳最近的鱼码头,在南正街街河口下去的湖边,这里每天早上热闹非凡。
就在不久前,我曾来过。
那时,还是一派车水马龙的样子。
这次再来,码头依旧热闹。
但相较往日却冷清了很多,鱼少了,人少了……
一打听,原来昨天这些渔船就被要求必须撤出去,今天卖完这些鱼,所有船只都要撤了。
带着复杂的心情,我随意走走停停,只想再多看看这明天就不复存在的光景。
却不愿或不敢多看一眼,那些渔船之上卖家不知是失落还是希冀又或忧心忡忡的神色。
平日里挤挤攘攘今天却显得宽敞的码头边上,有稀稀拉拉的买家和卖家来来往往。
回想这里往日的繁荣和喧嚣,我颇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
路遇那两个经常看到的摊子,一个卖湖藕,一个卖碗糕。
男摊主脸上依然是憨厚而爽朗的笑,心情似乎没有被这阴郁的天气和明天或许要换地的困扰所感染。
不少摊位清清冷冷,一位大哥或是心血来潮,闲下来便自己走上了称鱼的地秤。
目睹这一幕,忽生感触:容易称出的是人身的体重,难以称出的是这生活的重量。
看着那些明后天就要消失在这里的渔船,我走上了其中一条,遵照出门前老爸的指示,在这里买了一条青鱼。
老爸在这里买鱼的习惯,就跟许多人在这里卖鱼一样,早已成为一种生活的本能。
青鱼净重12.9斤,9元钱一斤。
我想,以后或许再难买到9元一斤的大青鱼了。
提着青鱼,我还是踏上了回家的路。
尽管留恋过去,但人还是要往前看不是么?
你看,哪怕卖家神色复杂,那买家依然神情欢喜。
人不如故,衣却不如新。
几家欢乐几家愁,谁挂心头?
唯有关乎己,关乎情,才有所触动,这世间事大抵如是。
【后记】
上得岸来,是鱼巷子市场,卖鱼的比卖菜的还多。问过这里的鱼老板,湖里禁渔并不影响他们的生意,市场里卖的多是渔场养的🐟,所以,大家不要着急,🐟还是照样有吃的~
编后语:
一个码头,经历千百年的风雨。
一条码头,留下太多太多的故事。
旧鱼码头散了,留下了太多的留恋和遗憾。
新鱼码头何日再来?会延续过去的历史和市井生活吗?
那年,我在文末这样自问鱼巷子的未来,今天,我同样如此憧憬,鱼码头的新生。
鱼码头或暂时再见,
街河口却将焕发新的生机,
重见之时,想必别是一番繁荣。
岳阳鱼码头,何日再来?
何日君再来!
文图/李亚妮 编辑/无心幻梦
岳阳路边停车,严重不合理。严重影响幸福感,原对岳阳很有好感,现对这个城市闹心。
现在的岳阳形象工程是抓到了极致,肉吃不起,鸡不知道在哪里买,鱼搬走后现在也不知道去哪里买了,民生一点都不重视……在这么下去估计菜市场也要拆掉了
鱼巷子买鱼一不小心就被坑了,缺斤少两很严重[笑着哭]
没有多大用 要把洞庭湖 边上都按上监控 每天监控就可以
禁鱼3年,鱼就成灾。还禁10年鱼要吃人。鱼要涨,猪已涨,鸡鸭不知道到哪里买。岳阳人还可以呼吸一下纸厂,电厂,和化工厂的好空气。
鱼是不是要涨价了
路边停车收费,严重不合理
洞庭湖里的所有砂船都要清离,禁采砂更能保护洞庭湖
强烈支持禁十年
我土生土长的岳阳人见证鱼巷子的成长
早就吃的不是洞庭湖里的鱼了
那些世代靠捕鱼为生的渔民又该怎么办啊?俗话说隔行如隔山。
荣家湾那边大把的渔场
还不是有人晚上偷着电鱼,下网[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