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157亿!这个“弃医从影”的饺子干翻陈思诚终成大菜?

世说快欣语 2025-02-16 04:17:31

深夜,成都某出租屋里,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正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数位板上疯狂舞动。屏幕里,顶着烟熏妆的哪吒对着镜头嘶吼:“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个在2019年夏天点燃中国影院的经典画面,此刻只是他电脑里一段无人问津的草稿。没人能想到,五年后的今天,这个真名杨宇、自称“饺子”的医科辍学生,会以157.53亿票房把陈思诚、吴京、贾玲全部甩在身后,成为中国影史最卖座导演。

命运的齿轮转动得比电影更戏剧。当陈思诚带着《唐探》系列在曼谷、东京、纽约满世界撒钱,吴京举着国旗在非洲草原狂奔,贾玲为《热辣滚烫》狂减100斤时,饺子始终蜷缩在西南小城的工作室,像苦行僧般打磨着他的“封神宇宙”。这个曾经因《打,打个大西瓜》在动画圈惊鸿一瞥的“怪才”,用《哪吒之魔童降世》50.35亿票房炸开国漫天花板,又凭《哪吒2》狂揽107亿,生生把中国导演的票房竞技场变成了“降维打击”。

但这场登顶充满硝烟味。陈思诚的“唐探+误杀”宇宙手握173亿票房(导演作品合计),饺子看似还未真正超越,可若按单片系列计算,“双哪吒”157亿的成绩已让“唐探三部曲”的87亿黯然失色。网友戏称:“陈思诚连夜把《唐探4》剧本摔在桌上,吴京默默擦亮战狼3号盔甲,贾玲的拳击手套悬在半空——原来中国导演的终极战场,竟被一个画动画的‘魔童’偷了家!”

票房狂欢背后,争议如影随形。有人翻出饺子昔日采访,他坦言《哪吒2》制作后期“每天只睡4小时,团队全员靠褪黑素续命”;有人对比《哪吒》与好莱坞动画工业差距,嘲讽“全靠情怀买单”;更有人挖出陈思诚在《消失的她》创造35亿票房时,饺子还在为《哪吒2》一个特效镜头修改137遍的“死磕”日常。两种商业逻辑激烈碰撞:一边是精准计算类型片公式的“流水线之王”,一边是偏执打磨每一帧的“动画匠人”,当157亿的票房王冠落在后者头上,中国观众究竟在为怎样的电影投票?

数据不会说谎。翻开饺子封神之路:2019年《哪吒》以1.2亿成本搏出50亿票房,投资回报率超40倍;2024年《哪吒2》制作成本飙至8亿,却依然斩获107亿,让迪士尼的《冰雪奇缘2》全球票房(14.5亿美元)都相形见绌。这匹“国漫黑马”不仅跑赢大盘,更跑穿了“中国动画低幼向”的偏见——当敖丙与哪吒在IMAX银幕上掀起滔天巨浪时,影院里坐着的不再只是家长与孩子,而是举着应援棒、喊着CP名的Z世代大军。

然而,狂飙的数字背后藏着更深的焦虑。当《哪吒2》豆瓣评分从第一部的8.4滑落到7.1,当“特效堆砌”“剧情套路”的批评声渐起,人们猛然惊觉:这顶票房王冠,究竟是加冕给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还是提前透支了观众的热情?毕竟,饺子不是宫崎骏,封神宇宙也尚未成为“千与千寻”式的永恒经典。就像网友辛辣评论:“我们当然要为国漫欢呼,但若157亿只是靠‘魔童’IP一招鲜,中国导演的票房王座怕是坐得比哪吒的风火轮还烫屁股。”

此刻,饺子或许正躲在他的工作室里,对着《哪吒3》的分镜稿发呆。窗外,资本的热钱、观众的期待、同行的审视如潮水般涌来。五年前,他用一句“去他个鸟命”炸开中国动画的封印;五年后,当所有人都等着他继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传奇时,这位新晋票房之王或许该问问自己:当商业帝国的版图急速扩张,那个在出租屋里为梦想死磕的动画少年,是否还能听见画笔落在数位板上的初心?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