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雷落,万物惊。
古人的诗词里蕴含了极大的智慧,他们将节气的秘密藏在了字里行间。
关于惊蛰的这些小知识,你都知道吗?

“蛰”,指“藏伏”,昆虫入冬藏伏土中;“惊”指“惊醒”,天上的春雷惊醒蛰虫。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在古时惊蛰当日,一些地方人们有用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惊蛰打小人驱赶霉运习俗。此外还有“蒙鼓皮”“吃梨”“祭白虎化解是非”等习俗。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韦应物《观田家》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贾岛《义雀行和朱评事》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范成大《忆秦娥》

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
——刘长卿《惊蛰》

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绿红。
——左河水《惊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陆游《春晴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