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1920-2001),陕西省横山县人,享年81岁。
1936年毕业于绥德陕西省立第四师范,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入陕北公学学习。
全国抗战时期,先后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八路军115师第344旅第689团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第344旅作战参谋,新四军淮海军分区第1支队独立第2团团长、支队参谋长(支队长沈启贤【少将】,政委张克辛【大校】)。
在1943年的一次对日作战中,全身13处负伤,身上留有6块弹片。
抗战胜利后随部进军东北;相继任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第5师第14团副团长、第13团团长,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第5师参谋长(师长吴国璋,政委石瑛【少将】),解放军第39军第116师参谋长(师长吴国璋,政委石瑛),东北军区警卫师师长(政委钟人仿【少将】)。
1950年10月入朝作战,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第116师师长(政委石瑛、王世琳【大校】)、第39军参谋长(代军长张竭诚【少将】,代政委石瑛)。
1953年5月回国,历任陆军第39军副军长兼参谋长、第64军副军长(1955-1964),解放军北京高等军事学院学员,陆军第16军军长(1964-1969.政委王淮湘【少将】),沈阳军区副司令员(1969-1975.司令员陈锡联【上将】、李德生【少将】,专职政委曾绍山【中将】、王辉球【中将】)兼参谋长,国务院第七机械工业部革委会主任(1973-)、部长(1975-1977)。
1977年至1985年,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陈锡联、秦基伟【中将】,专职政委秦基伟、袁升平【中将】、傅崇碧【少将】)。
1955年被授予解放军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先后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
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一大代表。
注:
吴国璋(1918-1951),安徽省金寨县人,志愿军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