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商之子为争家产,手段百出,不惜残害父亲

风趣的悟空 2025-02-10 12:23:10

富商之子的诡谲之路

在那江南水乡,有一座古老而繁华的城镇,名曰云隐镇。

这云隐镇啊,地灵人杰,商贾云集,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那富甲一方的沈万三家。

沈万三,此人白手起家,历经风雨,终成一代巨贾。

他膝下二子,长子沈浩,温文尔雅,知书达理;次子沈煜,却是性情乖戾,心机深沉。

这沈万三啊,年事已高,近来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他心里头啊,一直惦记着这万贯家财该如何分配。

按理说,长子沈浩为人忠厚,接管家业自是名正言顺;可那沈煜,却是心比天高,一心想着要将家业独吞。

沈煜这人,自小被宠坏了,心里头那点儿歪心思,比那江南的河道还曲折。

他先是暗地里勾结了几个江湖术士,企图用旁门左道来陷害沈浩。

那术士们啊,一个个穿着道袍,装神弄鬼,说是能驱邪避凶,实则净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沈煜听信了他们的话,又是设坛做法,又是符咒缠身,愣是想把沈浩弄成个不祥之人。

可这事儿啊,终究没能成。

沈浩平日里积德行善,福气深厚,那些个符咒到了他跟前,就跟废纸似的,烧了连个火星子都不冒。

沈煜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他琢磨着,既然明的不行,那就来暗的。

云隐镇外,有一座荒废多年的茅山,山上据说住着几位茅山道士,个个精通玄术,法力无边。

沈煜啊,就想着去求求这些道士,看看能不能用什么邪术,让老爹沈万三早点儿“归天”,这样一来,家业不就落到他手里了吗?

于是,沈煜挑了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带着几个心腹,悄悄上了茅山。

山路崎岖,月色朦胧,他们一路上是跌跌撞撞,好不容易到了山顶,却只见一座破败的道观,半掩在云雾之中。

道观门前,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道士,正闭目养神,仿佛早已知晓他们的到来。

沈煜上前,拱手道:“道长,在下沈煜,特来求见茅山高人,有要事相商。”

那老道士睁开眼,打量了沈煜一番,微微一笑,道:“公子所求,可是富贵权势?”

沈煜心头一紧,忙道:“正是,还请道长成全。”

老道士摇了摇头,叹道:“公子啊,这世间万物,皆有定数,强求不得。

你若执念太重,只怕会遭天谴啊。”

沈煜一听这话,心里头就火了,暗想:“这老东西,竟敢阻挠我的好事。”他表面上却装作恭敬的样子,道:“道长言之有理,但在下实在是迫不得已,还望道长指点迷津。”

老道士沉吟片刻,道:“也罢,我就给你指条路吧。

你下山后,往西行三里,那里有一座废弃的古井,井中藏有一物,名曰‘噬魂珠’。

你若能取得此物,便能如愿以偿。

但切记,此珠有灵,非心诚之人不能驾驭,你若是心存恶念,必将反噬其身。”

沈煜一听,喜出望外,连连道谢,带着心腹匆匆下山去了。

到了那古井边,沈煜吩咐手下人点亮火把,自己则小心翼翼地下到井里。

井底阴暗潮湿,一股霉味扑鼻而来。

沈煜摸索着走了几步,突然眼前一亮,只见一块青石板上,果然放着一颗闪烁着幽光的珠子。

他伸手欲取,却听那珠子发出“吱吱”的声响,仿佛有无数怨魂在里头挣扎。

沈煜心头一颤,但一想到那万贯家财,便咬了咬牙,一把将珠子抓在手里。

瞬间,一股寒气直冲脑门,他只觉得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

等他醒来时,已是次日清晨。

沈煜发现自己躺在自家床上,身旁站着几位面色凝重的仆人。

他摸了摸怀里的珠子,还在,心里头不由得一阵窃喜。

接下来的几天,沈煜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对老爹沈万三那是百依百顺,言听计从。

沈万三见了,心里头那是又惊又喜,心想:“这老二啊,总算是懂事了。”

可沈煜心里头啊,却是另有打算。

他暗地里用那噬魂珠施展邪术,企图一点点蚕食沈万三的生命力。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沈万三的卧室里便会传出阵阵低吟,那声音凄厉而诡异,听得人心惊胆战。

沈浩起初并未察觉异样,直到有一天,他在花园里偶遇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

那老妇人神色匆匆,见了沈浩,突然停下脚步,颤声道:“公子,你可要救救你父亲啊。”

沈浩心头一紧,忙问:“老奶奶,你这是何出此言?”

老妇人叹了口气,道:“我是这镇上的李寡妇,前几日夜里,我瞧见你家二公子鬼鬼祟祟地进了后山,我好奇跟了上去,却见他在那棵老槐树下,对着一个黑球念念有词,那黑球里啊,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人看,吓得我魂飞魄散。”

沈浩一听,心知大事不妙,忙问:“那黑球可还在?”

老妇人摇了摇头,道:“我吓得连忙跑了回来,那黑球是否还在,我就不得而知了。”

沈浩谢了老妇人,匆匆回到家中,直奔沈煜的住处。

他推开门,只见沈煜正对着一个珠子发呆,那珠子正是老妇人所说的黑球。

沈浩怒从心生,一把夺过珠子,厉声道:“沈煜,你竟敢用这等邪物害父亲!”

沈煜见状,也不慌张,冷笑道:“沈浩,你若是识相,就乖乖把珠子还给我,否则,可别怪我不念兄弟之情。”

沈浩气得浑身发抖,道:“你这孽畜,为了家产,竟不惜残害父亲,我今日若不除了你,天理难容!”

说罢,沈浩便要与沈煜动手。

沈煜却也不甘示弱,两人一时间是拳脚相加,打得难解难分。

就在这时,只听“砰”的一声,房门被人撞开,只见沈万三一脸怒容地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根拐杖,气喘吁吁。

“你们两个,成何体统!”沈万三怒喝道。

沈浩和沈煜见了老爹,都是一愣,停下了手。

沈万三颤巍巍地走到两人面前,道:“我沈万三一生光明磊落,怎会有你们这等不肖子孙!

家产之事,我自有安排,你们若是再敢胡来,休怪我无情!”

说罢,沈万三转身离去,留下沈浩和沈煜面面相觑。

沈煜望着老爹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怨毒。

他知道,这事儿还没完,他必须想个法子,彻底除掉沈浩,才能独霸家业。

而沈浩呢,望着手中的噬魂珠,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他深知这珠子绝非善物,必须尽快将其处理掉,否则必将惹来更大的麻烦。

于是,他打定主意,明日一早便去找那茅山道士,求他指点迷津,解除这场危机。

夜深了,云隐镇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沈浩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想着老爹的病情,想着沈煜的狡猾,想着那噬魂珠的诡异,心里头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

沈浩心头一紧,忙起身查看。

只见一道黑影在月光下闪过,直奔后院而去。

沈浩心知不好,连忙追了出去。

那黑影身法诡异,沈浩追得气喘吁吁,却始终无法将其擒住。

最终,黑影停在了后院的一座假山前。

沈浩借着月光一看,只见那假山后竟有一个黑洞洞的入口,不知通向何处。

他心念一动,决定下去一探究竟。

沈浩点亮火把,小心翼翼地下了洞。

洞里阴森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臭的味道。

他走了没多远,便看见前方有一处光亮,似乎有人影晃动。

他忙加快脚步,走上前去一看,只见一个身穿黑袍的人正背对着他,站在一扇石门前,手中拿着一块令牌,正念念有词。

沈浩心头一紧,忙喝道:“你是谁?

在这里干什么?”

那人闻声转过身来,沈浩一看,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原来,这人竟是沈煜!

沈煜见沈浩追来,也不慌张,冷笑道:“沈浩,你终于来了。

这石门后头,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你若想知道,就乖乖跟我合作。”

沈浩怒道:“沈煜,你为了家产,竟不惜勾结邪魔外道,我今日若不除了你,誓不为人!”

说罢,沈浩便要与沈煜动手。

沈煜却也不甘示弱,两人一时间又是拳脚相加,打得难解难分。

就在这时,只听“轰隆隆”一声巨响,那石门竟缓缓打开了。

沈浩和沈煜都是一愣,忙停下手,朝石门内望去。

只见里面黑漆漆一片,仿佛深不见底。

一股阴冷的气息从里头扑面而来,冻得两人直打哆嗦。

沈煜眼中闪过一丝贪婪,道:“沈浩,你若是不敢进去,那就乖乖把家产让给我,否则,可别怪我心狠手辣!”

沈浩一听这话,气得直咬牙,道:“沈煜,你休要张狂,这石门后头究竟藏着什么,咱们进去一看便知!”

说罢,沈浩便要领着火把,朝石门内走去。

沈煜见状,也只好硬着头皮跟上。

两人一前一后,小心翼翼地踏入了那未知的黑暗之中。

石门里头,阴森森的,仿佛是一个巨大的迷宫。

墙壁上,长满了青苔和藤蔓,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和腐臭味。

沈浩和沈煜打着手电,沿着曲折的通道,一路前行。

走了没多远,他们便来到了一处宽敞的洞厅。

洞厅中央,摆放着一张石桌,桌上放着一个古朴的玉盒。

那玉盒散发着淡淡的荧光,仿佛里头藏着什么宝贝。

沈煜一见那玉盒,眼睛就直了,忙快步上前,想要将其打开。

沈浩却一把拦住了他,道:“沈煜,你休要胡来,这玉盒里头究竟藏着什么,咱们还不清楚,贸然打开,只怕会惹来麻烦。”

沈煜却不以为然,冷笑道:“沈浩,你若是胆小,就站在一旁看着,这玉盒里的宝贝,我自会取之。”

说罢,沈煜便伸手去推那玉盒的盖子。

就在这时,只见一道黑影从洞顶掠过,速度快得惊人。

沈浩和沈煜都是一惊,忙抬头望去。

只见洞顶上方,盘踞着一条巨大的黑蛇,那黑蛇双眼如炬,正冷冷地盯着他们。

沈煜一见那黑蛇,吓得腿都软了,忙往后退了几步。

沈浩却强作镇定,道:“沈煜,你别怕,这黑蛇虽然凶猛,但咱们只要小心应对,也未必没有胜算。”

说罢,沈浩便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准备与那黑蛇一决高下。

那黑蛇却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突然张开血盆大口,朝他扑了过来。

沈浩眼疾手快,侧身一闪,躲过了那致命的一击。

就在这时,沈煜却突然大喊了一声:“沈浩,小心身后!”

沈浩一听这话,心头一紧,忙转身望去。

只见一道黑影从暗处窜了出来,直奔他的面门而来。

沈浩躲闪不及,被那黑影重重地击倒在地。

他只觉得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

等他醒来时,已是次日清晨。

沈浩发现自己躺在一张石床上,身旁站着一位身穿道袍的老者。

那老者须发皆白,面容慈祥,正是那日他在茅山上遇到的老道士。

沈浩忙起身,拱手道:“道长,您怎么在这里?”

老道士微微一笑,道:“公子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那日你与沈煜进入石门后,我便察觉到了异样。

我料定你们会遇到危险,便赶来相助。

没想到,你们果然遇到了那黑蛇和邪物的袭击。”

沈浩一听这话,忙问:“那沈煜呢?

他怎么样了?”

老道士叹了口气,道:“沈煜他……已经被那邪物吞噬了。”

沈浩一听这话,心头一震,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没想到,沈煜为了家产,竟然不惜豁出性命,最终落得个如此凄惨的下场。

老道士见沈浩神色黯然,便安慰道:“公子莫要太过伤心,这都是命数。

你与沈煜虽为兄弟,但性格迥异,命运自然也不同。

你心地善良,福泽深厚,日后必有善报。”

沈浩听了这话,心里头稍微好受了些。

他望着老道士,道:“道长,那石门后头的邪物,究竟是何方神圣?”

老道士沉吟片刻,道:“那邪物,乃是一只修炼千年的妖蛇。

它原本是这山林中的灵兽,因误食了一颗邪果,才变成了如今这般模样。

它盘踞在这石门后头,吸收天地灵气,企图修炼成仙。

没想到,却被你们给惊动了。”

沈浩一听这话,忙问:“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老道士道:“公子放心,那妖蛇已被我重创,短时间内无法再作恶。

你且回去,好好照顾你父亲,待他老人家百年之后,你再将家业发扬光大,也不枉我今日救你一场。”

沈浩听了这话,感激涕零,连连道谢。

老道士却摆了摆手,道:“公子客气了,你我相遇,即是缘分。

你日后若是有缘,可再来茅山找我,我还有一些玄术,愿传授于你。”

说罢,老道士便转身离去,消失在茫茫的云雾之中。

沈浩望着老道士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感激。

他知道自己这次能够捡回一条命,全靠这位老道士的相助。

他暗暗发誓,日后一定要好好做人,多做善事,以报答老道士的救命之恩。

沈浩回到家中,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爹沈万三。

沈万三听了之后,也是感慨万千,他没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竟然会为了家产,闹到如此地步。

他望着沈浩,眼中充满了欣慰和期望。

“浩儿啊,你这次能够化险为夷,全靠你的福气和善心。

日后,你一定要好好经营家业,多为乡亲们谋福利,也不枉你爹我辛苦打拼一辈子。”沈万三语重心长地说道。

沈浩听了这话,心头一热,忙跪倒在地,道:“爹,您放心,孩儿一定不负您的期望,将家业发扬光大,多为乡亲们做好事。”

沈万三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虽然性格内向,但心地善良,是个有担当的人。

他将家业交给沈浩,也算是放心了。

时光荏苒,转眼间,几年过去了。

沈浩在老爹的教导下,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智慧的商人。

他不仅将家业发扬光大,还捐钱修桥铺路,为乡亲们谋福利。

他的善举,赢得了乡亲们的尊敬和赞誉。

而沈煜呢,他的下场却是凄惨无比。

他被那邪物吞噬后,灵魂被困在了妖蛇的体内,无法逃脱。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那妖蛇便会发出阵阵凄厉的哀嚎,仿佛在诉说着沈煜的悲惨遭遇。

乡亲们听了这哀嚎声,都感到毛骨悚然,纷纷传言说那是沈煜的冤魂在作祟。

他们纷纷来到沈浩的家门口,祈求他能够为他们驱除邪灵,还云隐镇一个安宁。

沈浩听了乡亲们的诉求,心中充满了同情和怜悯。

他知道自己虽然无法救回沈煜的性命,但也不能让他继续为祸人间。

于是,他决定再次上山,求那老道士相助。

老道士听了沈浩的请求后,微微一笑,道:“公子莫急,那妖蛇虽然凶猛,但如今已被我重创,不足为虑。

你且回去,准备一些香火纸马,待到月圆之夜,我自有办法将其收服。”

沈浩听了这话,心中大喜,连忙回去准备。

待到月圆之夜,他带着香火纸马,再次来到了茅山。

老道士早已等候多时,他见沈浩到来,便取出一张符咒,贴在了沈浩的额头上。

“公子,这张符咒能够保护你的魂魄不受妖蛇的侵袭。

你且随我下山,与那妖蛇一决高下。”老道士说道。

沈浩点了点头,跟着老道士下了山。

他们来到那石门后头的洞厅中,只见那妖蛇正盘踞在洞顶,双眼如炬,冷冷地盯着他们。

老道士见状,大喝一声:“孽畜,还不快快现身受死!”

说罢,他便取出一把宝剑,朝那妖蛇刺去。

那妖蛇见状,怒吼一声,张开血盆大口,朝老道士扑了过来。

老道士身手敏捷,侧身一闪,躲过了那致命的一击。

就在这时,沈浩也冲了上去,他挥舞着手中的香火纸马,口中念念有词。

只见那香火纸马瞬间化为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朝那妖蛇扑去。

那妖蛇被火焰一烧,疼得直打滚。

老道士趁机挥剑猛砍,只见那妖蛇的躯体瞬间被劈成了两半。

一道黑影从妖蛇的体内窜了出来,正是沈煜的魂魄。

沈煜的魂魄在空中飘荡了一会儿,突然朝沈浩看了过来。

他的眼中充满了悔恨和愧疚,仿佛在说:“浩弟,我对不起你。”

沈浩望着沈煜的魂魄,心中五味杂陈。

他没想到,沈煜直到死,都没有放下对他的怨恨和嫉妒。

他叹了口气,道:“沈煜,你安心的去吧,我会照顾好爹和家里的。”

说罢,他转身对老道士道:“道长,沈煜的魂魄已经得到了解脱,咱们也回去吧。”

老道士点了点头,道:“公子宅心仁厚,日后必有福报。

咱们这就回去,将这好消息告诉乡亲们。”

于是,沈浩和老道士一起下了山,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乡亲们。

乡亲们听了之后,都纷纷感叹沈浩的善良和老道士的神通广大。

他们纷纷来到沈浩的家门口,为他送上祝福和感谢。

沈浩望着乡亲们热情的笑脸,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满足。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老爹和老道士的教导和相助的结果。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做人,多做善事,以报答他们的恩情。

从此之后,沈浩在老爹的教导

0 阅读:3

风趣的悟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