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路医生。
现在萎缩性胃炎患者越来越多,有些萎缩性胃炎患者经过长期治疗和服药,症状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更加严重。这是因为,治疗没有针对病根。今天,我们就来找找,萎缩性胃炎的病根所在。
中医认为,萎缩性胃炎的根源不仅在胃也在肝,“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患者情志失调,肝郁气滞,造成肝的疏泄功能失常,直接影响脾胃气机升降功能,日久则气滞血瘀,胃失荣养,故见胃脘饱闷,疼痛,最终病发于肝、脾、胃。导致患者体内出现气滞、血瘀以及湿热内蕴之症。
气滞与血瘀常互为因果,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则推动不利,血行不畅,久则成瘀。血瘀不行,则气滞更重,脾胃运化障碍,致使后天失养。可见气滞与血瘀可相互影响。瘀血不去 ,新血不生,如此恶性循环,势必气血渐虚,胃腑萎弱渐重,甚至发生癌变。因此,对于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要从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上入手。
我曾诊治过一个49岁女性患者,患萎缩性胃炎已有多年,起初胃部不适便吃胃药缓解,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不减反增,且更加频繁,甚至出现了反酸、嗳气等症状。初诊时,胃脘部刺痛,纳呆,口腻,大便干结,舌淡黯,苔黄浊腻,脉细弦。我给他辨证为肝郁气滞,胃络瘀滞之证。治疗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主,方用三合汤加减,方中重用柴胡、白术等疏肝解郁,健脾运脾;丹参、五灵脂、三七、莪术等活血化瘀,改善胃循环;乌药、元胡、砂仁行气、止痛;浙贝、乌贼骨、白及等和胃止痛;百合养胃阴;枳实、槟榔行气除满;麦芽消食、健脾;蒲公英清郁热,最后以甘草调和诸药。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胃脘部疼痛减轻,纳食增加,大便易解,诸症减轻,根据病情,调整药方,继续服药至症状彻底消失,一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