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机市场充分竞争的今天,提起山寨机这三个字,似乎已经是一个很古老的词汇了。
山寨机的春天,应当在行业发展之初的时候。
彼时,小作坊模仿与抄袭国外手机品牌是常态。
类如诺基亚、iPhone、三星等高端的手机品牌,旗下热销手机成了山寨机抄袭模仿最严重的机型。
再加上当时人们对于电子产品不甚了解,想必不少人都因此中过招。
不过俗话说「兵不厌诈」,如今在主流手机之外,市场上依然有着不少山寨机的存在。
甚至于连曾经的乐视、天语、金立等知名品牌,等都走上了类似的路数。
(图源乐视)
要说这些还只是外观层面的模仿,那么一些更加没有底线的小厂商,可以说是像素级别的模仿了。
这不,最近黑厂的法务部又「上分」了。
2 月 18 日,OPPO 法务部发文称在和 CCPO 品牌的侵权案中,获赔 260 万元。
针对恶意攀附商标,已通过商标异议及无效宣告程序予以全面清除。
包括「UPPO」「oddo」「Oubu 欧步」「bodo」「oppmcom」等,可以说十分让人眼花了。
(图源微博 @OPPO法务部)
不得不说,曾经的「康帅傅」「雷碧」「脉劫」,如今竟然又在智能手机领域重生了。
就说「oddo」,如果把产品反过来放,即便有火眼金睛恐怕也难以发现其中的门道。
如大家所见,和一般的只模仿外观的山寨机不同,这些山寨机就连命名也模仿到了细致入微的程度。
说到这儿,果同学有义务和大家盘一盘,让大家也避避坑。
比如虽说 OPPO 法务部已经出手了,但目前电商平台还是能搜到一款 OPX7 系列手机。
(图源电商平台,下同)
可以看到,从命名到外观,这两款几乎完全对标 OPPO Find X7 系列。
看起来几乎就是正版,就连开机界面也是标志性的绿色,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品牌其实是「OP」。
对于常年混迹于互联网的各位,相信基本都不会上当。
但不得不说,对于线下群体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还是会有上当的可能。
至于配置这块,宣传上自然也是「不拘一格」了。
什么旗舰八核处理器、20GB+1TB、7800mAh 大电池、AI 超清影像,尽显「高大上」。
当然宣传是宣传,至于实际是什么情况,应该不用果同学去探究了,懂得都懂。
除此之外,还有一款 OP 16 Pro Max。
同样,从命名到外观,这款机型无缝碰瓷 iPhone 16 Pro Max 机型。
除手机之外,该品牌还进军了平板行业,也是和手机一样的套路。
比如 OPPOD23 这款平板,外观复刻的是三星 S 系列数字旗舰,真是一点都不带变样的。
这操作也是没谁了。
当然厂商也很聪明,人家对此专门做出了解释,称自己并非是驰名品牌 OPPO 产品。
更戏谑的是,该品牌称自己是「国内二线知名品牌」,专门提供性价比手机。
原来是「不粘锅」体质,怪不得现在还能混得风生水起。
总之,对于懂行的人来说这些山寨机一眼假。
但别忘了,对于很多对手机了解不多的人来说,还真有不少人不小心就中招了。
该说不说,平台们的确要需要加强一下商品上架审核机制了。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