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唯识学概要》

我是妙音 2024-04-02 14:29:21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七面,我们看丁三的结示。

那么我们讲到这个,我们凡夫的造业呀,从浅到深有两种差别:一个是善恶的差别,一个是染净的差别。我们一般人没有经过佛法的教育,他也会因为恻隐之心、慈悲心,去做一个慈善的事业,比方说布施,比方说持戒,比方说忍辱,他会造一个善业,但这个善业有没有办法超越生死,一般人是很难的,因为第六意识它是管善恶这一块,它管不了染净这一块。所以我们一般人没有经过佛法的训练,你不调伏第七意识的时候,你总是在第六意识里面下功夫,你大概就是一个好人,今生呢做一点慈善的善业,来生创造一个安乐的果报,如此而已。

那么我们要把这种善业,提升到清净的无漏业,那你就要面对一个问题了,就是自我意识的问题了,那这是一个严肃的生死问题了,就是你是不是能够对你的执著,产生一定的调伏。

我们的执著啊,一般来说,这个自我意识,这种主宰性,表现在三块:

第一个,人。有些人他专门执著人,对这个六亲的感情特别重,你看他儿子对他不孝顺,但是他儿子跟他要钱,他一定会钱给他,没办法呀!这个非理性的。所以无明就是说,你看佛菩萨也执著呀,你要说他执著也对呀,他执著度化众生!但是他是理性的,因为他这个是合理的。合理的执著我们叫愿力,不合理的执著这就是盲点,就是说你不合道理,但是他不会得到教训,他下一次还会做同样的事情。

第二个他执著事,他执著他的事业。

第三个,执著他的钱财。你看我们一般来说,任何一个稍微有一点小小判断力的人,都知道说你赚再多的钱,你都带不走,对不对?但是一个人执著钱的时候,他会牺牲生命去赚钱,这个是非常不合理的。就是说你没有生命,你有钱有什么用呢?但是他还会去赚钱,这个就是盲点,这个是没办法沟通了。

所以只有修空观,面对盲点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把生命归零。因为你在枝末上,你根本没办法跟它对治的。就是说那你先把生命、把心带回家,你回光返照,看看你从什么地方来,看看你生命的原点。一个人只有回光返照,去对治执著,其它通通没有办法。所以只有第六意识,成功的把第七意识带回家,第七意识的自我执著才可以破坏掉。所以当我们所有的佛号,你要保证你每一句佛号都是通往净土,那你就要注意你的执著了,因为它的力量太大了,你用第六意识去压它,第七意识是不吃你这一套的。

我们看看四禅八定,外道的四禅八定,用高深的禅定压这个执著,根本没有用,只有我空观、法空观,它只有怕这个,其它都不怕。所以只要你要成功的把三界业力的枷锁从你的生命里面把它拔开来,你别无选择,必须要面对恒审思量这一块了。

好,我们来看看永明大师对第七意识是怎么个描述法,有三段。我们先看第一小段,请合掌:

丁三、结示

【创入道者,此意须明。是起凡圣之因,宜穷种性。乃立解惑之本,可究根源。迷之则为人法执之愚,悟之则为平等性之智。】

好,我们解释一下。创入道就是一开始修行人,这个不是老参,是你一开始修行,严格来说你开始学佛,你就要知道第七意识可怕了。那么为什么它可怕呢?它是决定凡圣的因。也就是说,什么是凡夫?什么是圣人呢?它的判定标准在哪里呢?不是说你做了很多慈善事业,就是一个圣人,不是的,是你的执著是不是被破坏了,它是凡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种根源。所以你要好好了解它的体性,这种恒审思量所创造的一种自我的执取,它是一切消除烦恼的根本,你要找到它的根源。所以你随顺它呢,你就变成一个愚痴的众生;你调伏它,你就悟入了二空平等的法性,就成就圣人。这个是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你只要放纵它,你就准备轮回了,没有其它话可以说了。

好,我们再往下看,再看第二段:

【于诸识内,独得意名;向有漏中,作无明主。不间不断,无想定治而不消;常审常恒,四空定避而还起。虽有覆而无记,不外执而内缘。常起现行,能蔽真而障道。唯称不共,但成染而润生。】

那么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在八识当中呢,它得到一个恒审思量的功能,这个名称。所以在凡夫的果报当中,它是一个主宰者。当我们的执著产生以后,第七意识会成功的主导你的第六意识去做这做那,而第六意识绝对不敢抗拒第七意识。一个人的盲点在事业的时候,不管你多累,第七意识下命令你第六意识去做,你第六意识乖乖的得服从,因为它是无明主,在无明烦恼当中呢,它是所有的主导者。

其实第六意识真的受第七意识的影响,所以你看人生啊,各忙各的,你执著什么你就忙什么。喜欢追求名利的,就一辈子为这个事忙;追求感情的就一辈子为感情忙。所以第六意识其实是不能抗拒第七意识的,因为它是在有漏果报当中,它是一切无明的主宰者。只要你是颠倒状态,第七意识就可以主导你。

那么它没有间断,无想定治而不消。那么外道呢,他也知道他的心中有问题有盲点,但是他试图用禅定来对治它,就无想,其实问题不在于想象,这第六意识是没有错。这个外道是错杀无辜啊,外道一直认为说因为你打妄想,所以你流转生死,那怎么办呢?就无想呗!所以妄想就把它放空,所以到最后他的想象力没有了。但是最后呢他无想定消失以后啊,烦恼又开始活动了。

所以问题不在妄想啊,妄想它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来主导你的生死轮回呀,它管的是你的善恶这一块而已,它哪管得到这个染净这一块呢?所以你不要再去误会第六意识了。不是妄想害你轮回,不是啊!有些人念佛,你看专对治妄想是不对的,你要去对治带有执著的妄想,这个是病根!

所以外道他不知道病根在哪里,他以为第六意识的妄想是轮回的根本,所以就无想。

那么四空定也差不多这个意思了,他思惟广大的虚空,让妄想轻薄,他虽然第六意识没有完全断,但是他把妄想降到最低,四空定。但是到最后四空定消失的时候,如石压草,石头搬开以后,春风吹又生,避而还起。

虽有覆而无记,不外执而内缘。那么第七意识它本身是无记的。诸位,第七意识它也没有善也没有恶,它只是管染净这一块。但是它这个无记,我们刚刚讲过,第八识也是无记,对不对?但第八识是无覆无记,它不障碍真如,第八识也没有错啊,它成功的收集你的因地的业力,然后时间到了把果报变现出来,它也没有错呀,那是第七意识莫名其妙在里面执著有一个我。所以第八识,在八识里面给它一个清白,叫无覆无记,它不障碍真如,不障碍圣道。

那么第七意识的无记是有覆无记,它是障碍真如的无记,它是染污心的,染污的无记。它不外执而内缘,它对你的眼前的事情,都没有兴趣,它只是执著有一个自我,它只想要去主宰你的人生,简单讲,常起现行,能蔽真而障道,所以它为什么叫有覆呢?它就是遮蔽真如,障碍出离,所以它是不共。这个不共就是它是第六意识的根,第六意识唯独以它为根叫不共。那么但成染而润生,它把第六意识染污了,让第六意识所造的业力呢,都去滋润让这个生死的业啊,能够得果报,它有润生的功能。

好,我们看最后的总结:

【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推寻,冥心体察,则何尘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断惑之门,斯为要矣!】

所以我们只要有志于今生往生净土,你希望能够临终的时候正念分明,把所有的佛号都能够成功的超越轮回、导归净土,你必须要知道捷径。了生死只有一条路而已,没有其他路了,你一定要走这条路的。

什么是捷径呢?

就是好好的了解第七意识,好好的调伏它!

所以将施妙药先候病源,你要知道你为什么轮回?不是你做错了事,不是,不是这样子。做错了事也不一定会轮回,因为做错事忏悔就好了嘛,但是为什么你忏悔还是没有用呢?来生还继续轮回呢?这个已经不是善恶对错的问题了,关键在于执著,一种非理性盲目的执著。就是说这个执著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但是你还是会执著,叫做无明,就是你根本就不是一种理性的执著。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我们生生世世,为什么你今生死了,你来生一定要在三界得果报?那个让你得果报的力量是什么呢?你要把这个问题抓出来。

所以我们应该很平心静气的去了解它、去体察观察它,那么所有的尘劳都能够出离,所有的病根都能够消除,总而言之断惑之门斯为要矣。你想了生死,你只有一个选择,就是面对你的执著,把它空掉,然后再重新发愿,重新引导它,给你的生命一个新的引导者,就是用愿力来引导你,不能用自我意识来引导你。

举一个例子,在《净土圣贤录》讲到清朝有一个百不管老人。这个老妇人,她管了一个很大的事业,年纪大的时候,她相信净土法门,就好好念佛了,就把事业交给她的子女来掌管。但她念佛念了几年,她总是觉得佛号念得不相应,这个时候,她就请教她的师父了,她师父说,你是怎么念佛的呢?她就说,我在念佛的时候,在做功课,但是我的子女跟我请教事情,怎么去管事业的时候,我也会给他们一些建议。她师父说,你没有真心实意的把心安住在佛号上,你的心还是攀缘娑婆世界,你的心还是有漏,漏失掉了。怎么办呢?老和尚说你以后啊遇到你的子女问你事情呀,你修三个字叫随它去。然后她就自封为百不管老人,以前只是身体不管,心里面还是执著嘛,对不对?她真实的把心里的执著放下了,随它去了。

在《楞严经》里面很强调你的因地,因为你的因地心果地觉,影响你最后的开花结果。诸位,当你的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那一刹那,你是在佛号创造一个什么因地很重要。如果你的心是有漏的执著,你的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这些佛号就变成有漏了,是心作娑婆,是心是娑婆。

这个百不管老人,她以前所念的佛号,全部是有漏的。因为她的心的执取,她的心还在娑婆世界!按照蕅益大师的开示,你要往生,你必须把心先送到净土去,是心作净土,然后你每一念心所创造的佛号,是心是净土。如果你的心根本到不了净土,你的佛号就到不了净土了。

诸位你要知道一个概念,这个因果你不要错乱啊,是你的心来引导佛号,而不是佛号来引导你的心!如果是佛号引导你的心的话,那每一个人都应该往生啊!佛力是主动,你是被动,那每一个念佛人都应该往生呀!不可能念佛人而且每一个念佛人得到的功德应该完全一样。

就是因为你用不同的心来引导佛号,所以一句佛号,跑到一百个人心中,产生结果不一样。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不是佛号来引导你,你这个就错乱因果了,是你的心是因,佛号是结果。所以断惑之门,斯为要矣!你的往生跟你念佛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你佛号越多,你到了净土,品位更殊胜,多多益善。但是往生的关键,你必须要创造一个超越三界的佛号,你必须有本事把佛号超越生死的力量跟弥陀感应道交,要顺从本愿,而不是顺从娑婆世界,而不是顺从自我意识。

所以这个地方,断惑之门,斯为要矣!这是一个成败的关键。所以一个人临终可以起烦恼,但是不能起颠倒。

起烦恼用佛号压它,可以,它只是一时的分别。但是你那个坚固的执著,佛号压不住了,起颠倒你就没救了。因为起烦恼是第六意识的问题呀,第六意识很好对治的,你只要转移目标,第六意识只要你不去攀缘,用佛号来取代妄想,这个妄想就消失了。第六意识是最好对治的,但第七意识就不是这样了,你一起颠倒,谁拿你都没办法,助念也没有用了,你自己要往娑婆世界跳,谁拿你都没办法。所以断惑之门,斯为要矣,是这个意思。

好,前面我们讲到这个整个轮回的根本。但是第七意识不幸的是它没有自我反省、自我调整的力量,它的形成其实是第六意识点点滴滴的错误思想长时间累积而成,所以解铃还需系铃人,改变第七意识,还得靠第六意识的修观。因为第七意识它没有自我调整的力量。前面讲病根,现在讲方法了,讲对治第七意识的方法了。

我们看丙三的前六识,也是分成三段:一、释名;二、述义;三、结示。先看释名,请合掌:

丙三、明前六识  分三:丁一、释名;丁二、述义;丁三、结示

丁一、释名

《识论》云:「次中思量能变后,应辨了境能变识相,此识差别总有六种,随六根境种类异故,谓名眼识乃至意识,随根立名,具五义故,五谓依、发、属、助、如根。」

在我们生命当中有三个能变,就是当生命起变现的时候,是三个层次:第一个阿赖耶识,它是主角,变现果报,初能变;第二个思量,它在果报里面,捏造一个自我概念,但这个时候还不造业;然后呢就是第三能变,了境能变,由这个自我概念,开始主导这个第六意识去造善造恶。

所以我们看这个第三能变,第三能变有三种,前面的初能变、二能变,只有一个识,第三能变的了境有六个识。这六个识是依根立名,第八识是功能立名。第八识有三种功能,哪三个诸位还记得吗?因、果、自相。因相,一切种识;果相,异熟识;自相,阿赖耶识,它三种功能。那么第七意识只有一种功能,就是末那——恒审思量。那么这两种跟根都没有关系的,那么前六识呢,它的受称不是依功能受称,而是随根立名,它随它所依止的根。为什么呢?因为前六识的功能,跟它所依止的根有密切关系,有五种关系,所谓的依、发、属、助、如这五种关系,我们来看这个解释。

那么这个前六识它的立名,

第一个,依,它跟根有依,依止,六识要产生了别,一定要依止它的俱有根。

比方说眼识,眼识要去看色尘,分别颜色,它必须要依止眼球。所以你眼球要破坏了,虽然你的眼识还可以活动,但也没有用。根跟识的关系呀,很像人跟车的关系。所以你要去downtown,是车子把你载过去的,对不对?但是这个车子,必须要有人在里面控制。没有人的话,车子可以动吗?也动不了。但是车子坏掉了,你有人也没用。这个人呢,就是那个明了的心识。但是这个明了的心识,它要去产生了别,要靠你这个色身眼耳鼻舌身这个五根,五根的这个根身,这个神经系统。所以它本身有依止根的作用。眼识必须依止眼根,乃至于意识依止意根。

发,它由六根所发动。眼根发动眼识,乃至于意根发动意识。

属,它各自系属于自己的根。不能说,眼识我现在跑到身根去,不可以啊!它各有各的系属。

助,它能够帮助根了别。其实根是不能了别的,你看一个人死掉以后,你眼球还在呀,但是你看得到东西吗?看不到了,因为你眼识消失了。真正产生了别的是识!

如,它必须要随顺它根所缘的境。比如说眼根它要看桌子,眼识不能说,我眼识要看椅子,不可以。眼识既然依止根,它就必须要随顺根,根攀缘什么,识就必须了别什么。

依、发、属、助、如,当然前六识当中呢,主导性最强的还是第六意识了。为什么呢?

在唯识学上,把第六意识跟前五识,还做出了区别,有五种区别:

第一个:通别的不同。前五识只能够别缘,只有第六意识通缘。你看眼识只能够缘色尘,你不能用眼识去听声音,不可以。但第六意识可以通缘前五识的所缘境,第六意识可以跟眼识合作,去了别色尘,第六意识也可以跟耳识合作,去听声音。所以第六意识管的是前五识,它是通缘,通别不同;

第二个、时间不同。前五识的感受,它只能够对现在的所缘境感受,它不能够去感受过去,不能够感受未来。第六意识可以去回想过去、忆念未来,它管的是过去现在未来,所以第六意识在时间上开阔。

第三个、独立的不同。前五识不能离开第六意识活动,不可以,它一定要第六意识的帮忙。所以古人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前五识只要第六意识不帮忙它,前五识根本没有用。但是第六意识可以不需要前五识,当然它有前五识帮忙更好。比方说你诵经,必须第六意识配合眼识,还要耳识听声音,但是第六意识也可以完全不需要前五识的帮忙,它在打坐的时候,独头意识,自己带起佛号忆念净土,它有独立性,所以这个独立的不同。

第四个、障碍的不同。前五识深深的受色身业报的影响,你生病的时候,前五识一定会影响你。但是第六意识不受影响,因为第六意识的根是第七意识,是个心法,它没有老病死,为什么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我们色身败坏的时候,在加护病房的时候,能够提起正念呢?因为第六意识跟色身是脱钩的,它不是以色身为根。你说为什么我身体痛的时候,我第六意识会痛苦呢?那是因为你执著它,客观来说它是不能影响你的,但主观来说因为你执著它。所以这个第六意识跟前五识,有障碍跟非障碍不同。

第五个是最关键的——名言的不同。前五识只有直觉不能带名言,第六意识能够带名言,它能够思考,它能够学习,这个非常重要,它能够学习先圣先贤的真理,它能够做出一个正确的思考,来调伏第七意识。

所以这个前五识跟第六意识,有五种不同。虽然它们是一同的工作,但是它的主角还是第六意识。我们看它的名称,都是依根,眼识依止眼根而攀缘色尘,叫做眼识,乃至于意识,依止意根攀缘法尘叫意识。这个立名,它不用它所攀缘的尘,不是说眼识攀缘色尘,那应该叫色识呀,不能够这样讲!它是以根来立名,不以尘来立名。因为它跟根的关系比较密切,它们有依、发、属、助、如五种的关系。

好,我们看

丁二、述义

这个第六意识在我们生命当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呢?我们来看看:

性界受三恒转易,

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

引满能招业力牵。

—《八识规矩颂》—

首先我们看第六意识的体性,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我们可以看得出来,第六意识的活动范围是特别的开阔。性,它通于善恶无记,造恶是它,造了以后忏悔,在佛前拜八十八佛,也是它,都是第六意识,乃至于平常没有事的时候,保持无记也是它。所以第六意识善、恶、无记三种功能全部具足。

第二个、三界。它可以通往欲界也可以通往色界,也可以通往无色界。五种感受,那么它有这个苦乐忧喜舍全部具足。不像第七第八,第七意识第八识只有舍受,一辈子第七意识、第八识也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只有第六意识五种感受都具足。所以这个性界受这三种,而且它是一天里面不断的变化,这个指的是第六意识的心王了。

那它所相应的心所呢,有根本烦恼,有随烦恼,有信等善心所总相连。那么简单的讲就是第六意识,它是带动着所有善恶的五十一个心所到处活动。所以我们看得出来,第六意识,它有很高的可塑性,它不像第七意识这么稳定,永远执著一个东西。你参加佛七的时候,很认真的念佛,这是谁呢?第六意识!念佛是谁?第六意识!那么它功课做完回去的时候,开始放逸,就到处去玩,那是谁?也是第六意识!

所以第六意识它广泛的在善恶的功能里面活动。这个讲到它的体性,它是不决定的。那么它这个体性,有什么作用呢?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它一开始是打妄想,一开始叫心动,后来变成行动,它会推动你的身体,它会推动你的嘴巴,去造身口二业。其实你身体是不能造业的,是因为有第六意识的思想,所以在整个造业里面呢,它是造业力量是最强的。其实我们身体只是个工具,所以引满能招业力牵。它所造的强大的业叫做引业,它管的是三界的总报。它所造的业比较次要的,比较没那么重要的叫满业,管的是三界的别报,能招业力牵。诸位,第八识虽然它变现果报,它是先来投胎,但是它投胎呢,是由第六意识所造的业决定的,所以它间接的也影响到第八识!因为它所造的业啊,会牵动第八识去投胎,所以我们整个造业里面的主导者,是第六意识。

来,我们总结一下,

造业,是谁造业的?第六意识。那造的业谁来主导这个业?第七意识。

对对对对对,不错,孺子可教也!

这两个各管各的,一个是主导它去得果报,所以就是说两个兄弟,一个人负责赚钱,一个人把这个钱去投资!这个钱要往哪一个方向呢,买房地产、买理财、买车子,就是说有些人他前生造了善业,他今生没什么钱,可是房子很多,他福报都往房子的地方跑,他有很多房地产,怎么回事呢?他的第七意识对房地产有执著,他的善业力都表现在房地产去了。所以它们两个是各管各的,一个管造业,一个管它的业力的引导。

诸位你要注意这个六道里面,你们知道六道里面,造业最强的是谁吗?对,人道,不是天道哦!在唯识学上说,除了人道以外,其他道几乎没有造业能力,几乎都是在受果报,真正能够创造生命的,就是在人道。

在《宗镜录》上说,它说这一个狮子去吃一个鹿,对不对?我们看那个动物奇观,狮子去追鹿,把鹿给咬死了,你们认为这个是什么业?善业、恶业?

无记!对了!是无记业。为什么呢?永明大师说,因为畜生道它的心识暗钝,犹如做梦,没有造业的功能。如果狮子吃一个鹿是一个罪业,那糟糕了。它由于过去的罪业变成狮子,结果狮子又造业,它不是没完没了吗?那就一因多果了!它因为过去的一个因,它得到狮子这个色身,它已经付出代价了,结果这个狮子很自然的去吃鹿,要不然你叫它吃什么,对不对?它没办法嘛!所以它是直觉呀,它完全是直觉呀,就像你梦中意识一样。

为什么梦中意识,它的业不能得果报?心识暗钝。你跑到其它道去了,其实都在还债,就是你一定是哪一生在人道的时候,做对什么做错什么了。那六道天界也是一样啊,天界几乎没有造业的能力,都没有,一生都在享受快乐,当然偶尔福报大一点,遇到佛陀供养一下,这个是特殊的,遇到佛出世。

在经论里面讲一个事情说,说有一个优婆塞,一个在家居士,他去上班的时候,他要经过一个坟墓。古时候印度坟墓,有时候是天葬的,死亡以后就把尸体往树林一丢,就没事啦!让这个鸟虫去吃。那么这个在家居士,他上班的地方呢,要经过一个坟墓的树林。他早上去的时候,看到一个天女下来,在一个尸体上散花,赞美这个尸体。他就问:你为什么在这个尸体上面撒花呢?她说:你不知道啊,我今生这么快乐,是因为他——前生的身体,这个就是前生的我呀,他布施持戒做了很多善事,我才有今生的快乐呀。

因为诸天刚去的那一刹那,他会知道他是怎么来的。那么这个在家居士,他下班的时候,黄昏的时候回来呀,看到一个饿鬼啊,拿一个木棒去打一个尸体。他问说:你怎么打他呢?他说你不知道啊,他害我很惨,就是因为他悭贪不舍,所以让我今天变成饿鬼道。

所以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诸位你只有在做人的时候,你生命才会产生重大的变化,否则你都没有改变,你都没有机会。你只要失掉人身,你就永远活在果报当中,你就没有造因的能力了。

所以你唯一的机会就是今生哦,得人身不容易,得人身如爪中土,失人身如大地土。你一旦人身失掉了,就意味着你连改变的机会都没有了。你想拜八十八佛,没门儿,念佛也没有机会了。因为你只能够得果报,因为你的第六意识全部在暗钝当中,完全活在直觉。所以只有人的第六意识,因为它的思考能力强,它会产生一种学习的力量,从学习当中呢产生观照来自我调整,其他道都不可以,它只能够活在人身的生命的惯性。所以人身的第六意识是一个我们最大的机会。这个讲到有漏位,它能够造善造恶。

那么我们看看它的无漏位:

发起初心欢喜地,

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八识规矩颂》—

第六意识的改变,跟第七意识息息相关,一定是第七意识转了,第六意识才可以转。所以它的转依,刚好跟第七意识是同步。我们刚刚讲过第七意识的转依,有初地八地跟成佛,它也是这样。初地的时候,当第七意识初分转成平等性智的时候,第六意识也初分转成妙观察智,所以发起初心欢喜地。那么第六意识的这个妙观察智的初心是什么时候生起呢?也是在初欢喜地的时候。但是它这个的时候呢,因为它的我空观、法空观破坏的是分别的我法二执,所以俱生犹自现缠眠。俱生的我法二执呢,有时候缠就是现行,它缠绕第六意识,它掌握第六意识我法二执的这个现行。

眠,它有时候是睡眠状态,很正常。所以一个人的情执,也不是经常表现出来,它是偶尔出来活动。现缠跟现眠,现行跟种子,那么这个是它初地转,它的八地呢,远行地后,远行地是七地,远行地以后就是八地了,就是无功用后纯无漏。因为这个时候呢,它的俱生我执被破坏了,所以它没有烦恼活动了。我执管的是烦恼嘛,那么到成佛的时候,观察圆明照大千,妙观察智,它能够照见三千大千世界,哪一个地方下了几滴雨,清清楚楚,每一个众生打什么妄想,清清楚楚。妙观察智全部圆满,因为它的法执完全消灭了,他的心跟整个法界真如相应了。

所以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发生什么事,佛陀清清楚楚的,观察圆明照大千。那么这个是说明第六意识是一个造业主。我们看

丁三、结示

好,看第六意识:

我们一生当中你的造善造恶,就是第六意识决定了。当它是迷惑颠倒的时候,那么我们就必须生死轮回了;当它是觉悟的时候,就轮回顿息了。

诸位,你们知道迷悟是怎么判断的吗?有没有人把这个迷惑跟觉悟,做一个很简单的定义?

按《楞严经》的说法,就是说你只要遇到人事,仁者心动就是迷惑了。

你要向外攀缘就迷惑了,你只要去追求外境,把它当作真实的,你就是迷惑了。因为你被第七意识掌控了,这个我爱执。因为我执就喜欢主宰嘛,它以为它说了算嘛!所以这第七意识,很喜欢扮演上帝的角色,它是主宰,我一定要把这个谁,把他改变成什么样子,这个完全是第七意识了。所以第六意识一旦向外攀缘,那就一定跟第七意识两个靠在一起了。只有回光返照,向内观照,正念真如,这个就是觉悟了。

所以第六意识只有两个方向,向外跟向内两个方向而已。它向内观照的时候,第七意识就没有力量了。所以第六意识它管着祸福。祸福,就是说造罪是它,但是开始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也是它。

这个第六意识,诸位,唯识学啊,它叫做断相续心。

我们不可能去培养第一念的正念,不可能。你所有佛堂的用功,你听经闻法培养的正念,我们只能够把握第二念。就是第一念错的时候赶快修正,你要培养自我修正的能力。不是不起烦恼、不起颠倒,不可能。就是你烦恼活动的时候,你要自觉自省自调,马上觉悟马上调整。因为你没有本事做到第一念的正念,没有本事。所以临终的正念,你只要是第二念的觉悟就够了,第二念。这个关键在这里了——第六意识,至于它怎么去修观,怎么去培养正念,我们到了事修的时候,后面的修行方法再说。

我们现在先了解八识的关系。八识有三层:初能变第八识;二能变思量,我爱执;第三能变前六识的造业。就是先把这个八识它们各管各的功能,先把它弄清楚。

今天我们整个八识都讲差不多了,有没有问题?欸,请说:

[学员问]:阿弥陀佛,学员有一个问题想请师父解答。一个人如果说,他突然昏倒失去意识,那是他的第六识突然的闷绝。那如果为他念佛,如果他的第七识第八识,还有作用的话,我们帮他念佛,能够帮助得到他,是这样吗?

[师父答]:如果他的昏倒是深层的昏迷,第六意识如果不活动,那你念佛对他帮助就没有用了。因为他的耳识要活动,一定要第六意识的帮忙。那么如果他的昏倒第六意识还在,那还是有用的。所以你一个人临终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能打吗啡呢?不能睡着呢?你第六意识要保持清醒呀!因为你是随念往生的。

诸位,第六意识一旦不活动,你就惨了。那就第八识的业力要出来了,你没有本事净业成就,你不可能随业往生的,几乎不可能,除非你念到业尽情空。所以当第六意识不活动的时候,这件事就不吉祥了。如果你第六意识在活动的时候,你还没有把阿弥陀佛感召出来,当第六意识停止活动的时候,你几乎没有机会了,你就准备随业流转了。

所以随念往生,他必须把握第六意识在的时候。因为你感应道交是靠第六意识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不可能到第八识。第八识它也不能造善也不能造恶,它也没有思考能力。所以当第六意识消失的时候,第七意识只会坏事而已呀,说实在的,我爱执,你想它能够干出什么好事来?第八识也不可能了,第八识是充满了业力,它只是把那个最成熟的业,推出来呗!那前五识没有第六意识,前五识什么事都做不了,所以还是在第六意识呀!

[学员问]:那师父,我们怎么样知道他的第六意识还有没有作用呢?

[师父答]:你没办法知道了,因为它是无形无相,你怎么知道呢?反正你念佛对他没有坏处!所以我们助念,就是你不管他第六意识在不在,你就是该开示就开示,该助念就助念,反正你没有坏处嘛!是吧?你不能拿仪器去测一下,等到你测出来已经来不及了。

[学员问]:那为什么有一个说法就是说人家往生的,譬如说六个小时之内,他的耳识还没有退的话,我们为他念佛是对他有帮助……

[师父答]:那都是原则上,我们一般讲八小时,对不对?原则上,但是每一个人因人而异呀!说实在的,它抓一个原则,就是断气后八个小时,它合理的推论第六意识还在。断气后所以叫黄金时间嘛,就是断气后助念八个小时,对不对?但是其实是因人而异,每一个人业报不同,有些人第六意识会走得很快。

[学员问]:所以即使是说他昏倒或者昏迷了,anyway 就是为他念佛,也许他的第六意识还在。

[师父答]:总没有坏处吧,是不是?至少你给他一个善业,是不是?你不能提起他的正念,至少你补他的善业嘛!你回向给他嘛是吧,总没有坏处,是吧?但是我们不能够精准的算出来,他到底第六意识还在不在,没有办法。

[学员问]:谢谢师父!

[师父答]:你先说吧。

[学员问]:师父慈悲,末学有两个问题要问师父。第一个就是说,往生到净土西方极乐世界,还有没有第八识?那另外第二个问题就是说,一个人他精神有问题,可是他吃肉,那这个有没有业力?

[师父答]:精神错乱的话他所造的业都无记了。如果真的错乱的话,但是它错乱有一个标准,就是他看到火还会用手去抓它,这叫错乱!如果他还有判断能力,就不叫精神错乱,就还有造业能力,这先回答第二个。

第一个到了净土,还有没有第八识?来,我们看第八识的转变,看看: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也就是说,你到了净土,你最大的改变是第六意识改变。因为你接触到一个很好的环境,第六意识受到很好的熏习,念佛念法念僧。但是你第八识在不在跟外在环境没有关系呀!只要你还是凡夫,如果你带业往生去的,你还没有入八地之前,你第八识就在。但是因为你没有起惑造业的环境了,因为你在极乐世界,是弥陀的本愿摄受嘛,是一个法身变现的国土嘛,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他不是业报身嘛!

你娑婆世界处处是业力呀,处处是地雷,你根本动弹不得啊!娑婆世界的人事因缘,你攀缘看看,你一定触动业力的。但是极乐世界的每一个人事,全部是弥陀的功德庄严。所以他第八识虽然在,但是呢,关键是他第七意识不太活动了,在调伏状态了,因为他的法力太强了,所以第六意识,它经常念佛念法念僧,所以它不断的进步,但是他第八识肯定在。因为他第八识的转依,不动地是什么?八地嘛!不动地破坏了阿赖耶识,金刚道后异熟空,到了成佛把所有的有漏因果,全部破坏了,所以佛陀没有因果这件事情,佛陀是乘愿而来。

所以你这个第八识在不在?跟你去哪里是没有关系的,但是你去了娑婆跟去了净土,最大的关系,就是第六意识不一样了,因为第六意识,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第八跟第七根本就不向外攀缘的,去哪都一样,但是第六意识一变,就直接影响第七意识。第七意识是无明主,它也影响到第八识。第七意识只要它不活动,它就不可能引导第八识来三界得果报,这都有关系的。所以你到了净土最大的改变,就是第六意识改变了,它不再起恶念了。

[学员问]:师父,那往生到净土的时候,九品往生。

[师父答]:九品往生,这个是一个很大的主题了。它不是只有业力而已呀,它还要看发心,还有你的智慧,它两个:智慧资粮、福德资粮,这你要看《观经》就会清楚了。好,请坐。

[学员问]:禅定跟持戒没有办法调伏你的执著?

[师父答]:对。

[学员问]:请师父详细的解释,为什么这种外道四禅八定,没有办法调伏这个执著,那为什么持戒也没有办法调伏执著,请师父说明一下。

[师父答]:执著只有空性的智慧才能调伏,因为它那种自我的概念,你看持戒他执著有一个我,他照样可以持戒呀!是我来持戒呀,所以戒法没办法对治自我意识。禅定也是一样,禅定它就是找一个所缘境嘛。比方说你要注意呼吸,注意佛号,那你就专心的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他就把第六意识的妄想给停下来了,是吧?它的缘起是这样子的,就是说你在整个过程,你根本没有对治第七意识的自我嘛,有吗?没有啊!就是他修行的过程,根本没有去触动第七意识,根本没有,跟第七意识完全没有关系,完全在第六意识修行。

因为自我是跟第七意识有关系的,只有修空观、发愿,你要嘛用空观调伏它,要嘛用愿力引导自我,除此之外第七意识,根本原封不动。也就是说持戒跟禅定,完全是第六意识的事情。你看禅定当中,我们现在问了,禅定当中有没有自我概念,有没有?我在定中,他有没有这种概念?有嘛,他在整个寂静的心中,还是有一个自我意识嘛,我非常寂静。外道的四禅八定都是这样子的!那个自我的影子都在嘛,他完全没有对治啊,你没有对治它,它怎么会消失呢?就如石压草嘛。

[学员问]:阿弥陀佛,我有个问题。师父,就是这个人在中阴身的时候,都希望那个念念与造福力救拔,《地藏经》上有这一句话,那时第六意识已经没有了,那第七意识第八意识,还能不能受这个大家念经诵佛号的这个超度吗?

[师父答]:中阴身,他已经不是人,对不对?他是已经死亡,他这个人果报已经跳出来了,所以他不是人的时候啊,救拔相对困难。因为人道,他是最容易去接受教化。所以印光大师说,当他的第六意识临终的时候,正念的黄金时段过了,第六意识进入闷绝的时候,然后他离开他的身体了,中阴身就是死亡,经过死亡了嘛!他已经从他的果报体跳出来了,但是他下一个果报还没有出现,叫中阴身嘛,就是前因已灭后因未生嘛!过渡,因为六道轮回没有中阴身嘛!但是他的下一个果报还没有出现,那么这个时候中阴身呢,他没有学习能力了,问题在这儿了。

你跟他讲一些开示新的东西,已经没有太大帮助,只能够用回向,比不上你是个人的时候来得好。因为你在人道的时候,临终的时候你还没有经过死亡,你还是个第六意识的明了性,动身发语独为最,你这个时候开导他,他用人的第六意识,他能够成功的学习,你激发他以前过去的正念,这个最好了。

[学员问]:有些人在中阴身的时候,为什么还可以给家属托梦啊?什么因缘会有这件事情?

[师父答]:托梦这个不难呀,这个是另外一回事了。托梦的话有可能跟他缘深呗,感应道交嘛!因为你家属也忆念他,两个人就互相忆念,就感应道交了呗!

[学员问]:师父好!我的问题稍微有点多。有人说第八识是在心包之内,这样说法对不对?如法吗?

[师父答]:这个是小乘的说法,小乘应该没有第八识的概念,其实第八识它不在色身的,它是怎么样?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第八识没有执著一个单的点,它是广泛的缘根身器界呀!

[学员问]:这样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太太换心脏,换完心脏以后她的习气改变了,她喜欢喝啤酒、喜欢喝这个吃那个。她换了一个男性的心脏,四十多岁,然后这个东西怎么解释?

[师父答]:它这个色法,不是,它这个心脏是个色法。我们这样讲是个心法。色法,就像你一个车子,你换了一个车,里面的人不换,他开车的习惯不是照一样吗?是吧,你换个车有什么用啊?里面的人没换,换汤不换药。我们讲心识是指一个明了性的一个心法。你现在讲心脏是一个色法,那是一个臭皮囊,这是两码子事。

[学员问]:有人讲念佛用第八识念佛。

[师父答]:第八识不能念佛,这个完全错误啊!这个错得很离谱了!第八识它不造业的。第七意识也没办法念佛,只有第六意识。

[学员问]:还有就是袁了凡他改命运,那他改的是什么?

[师父答]:对了,这个问题很多人就是,它是这样的:第六意识的努力,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他果然可以改变有限的命运,但是绝大部分都不能改。比如说你一个女众,你有本事修修到变成男众吗?有没有可能?不可能!这果报体成熟了。我觉得这从唯识的教理,有两种可能:第一个他下了很大的心力,他创造一个很强大的善业。这个善业要得果报之前,先有花报。就是说他创造一个很大的善业,这个善业本来来生得果报,对不对?正常,但今生先开花了,他的那种善业的力量太强大了,某种程度影响到他的今生,但是他正式的果报,你说他布施只是让他长寿吗?如此而已吗?那这个是副产品呀,真正的果报到来生呀,天上的果报。那是因为他造的善业太强了,某种程度已经影响到今生了,这个是特例。这种善业都很强,强大的善业跟强大的罪业,在得果报之前,山雨欲来风满楼,它会有征兆。

你看有些人来生要去地狱之前,他今生就有一些罪业的相状起现行。但是诸位这个不是正式的果报,这是开花而已。袁了凡先生,那个也是他的花报而已啊。就是说本来我们唯识的果报是叫异熟嘛,说是你这个种子存进去,你要给它一点时间成熟呀,你不是存进去马上出来,没有那种事情呀!那么他是前生的业成熟了,但是他今生在造业的时候,本来这个业要影响来生的,但是他今生善业太强了,他那个善业的气氛,已经释放出来了,但是他正式的果报在来生,这第一种。

第二种,他前生虽然造了一些不好的业,让他转命,但是他的业不重,比较容易改。这个业的轻重,我们会讲到业的轻重,有些人业特别重,也不容易转。就是他得果报的时候,有些果报特别坚固,有些果报不坚固,就是他造罪的时候他马上忏悔,所以他得果报的时候,那个果报结构比较薄弱,不坚固,他很容易转,两种可能都有。

好,那么当然唯识学,诸位你要去思考,因为跟你有密切关系了。我们今生会来轮回呀,诸法因缘生,一定是哪里出了状况,是吧?不是上帝要我们轮回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一定有问题了。如果你找不出它,那你来生会犯同样的错误。你想改变你的生命,一定要先了解自己,这个是非常关键的。到底你哪里出了差错,你才不会让历史一再的重演。

所以学唯识学,就是抓到你的病根,你的时间非常有限,你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去找问题,不可能的。你只有相信佛陀的圣言量,集中你的生命,去对治你的问题才可能成功。因为你所剩的时间不多了,所以了解你的问题,然后找到适当的方法去处理它,这个就是我们学习唯识的保持临终正念的一个目的。

好,我们先讲到这里,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3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