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石梦竹)“路边有很多断树枝、树叶,道路上的车也很少。”4月14日一大早,家住北京门头沟的唐桦(化名)早早起床查看窗外的状况,路上的车还是有些少,她下楼后发现,很多电动车、自行车都倒放在地,“现在风没有昨晚那么大,感觉在5级左右。”她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

4月14日,早上首班S1地铁正在运行。受访者供图
4月13日晚,窗外的大风在呼啸,偶尔还能看到飘起的塑料袋。多位门头沟的居民告诉记者,感觉“风比之前的都大”“今晚的风才是最大的”。门头沟区气象台4月13日17时降级发布大风黄色预警:预计4月13日20时至14日17时,门头沟区有9级左右阵风,山区局地阵风可达10级以上。
家在门头沟城子的张平(化名)经历了一次突然的停电,“不到十分钟就来电了”,张平说,随后他在社交平台上发现,门头沟当晚多个地方都发生了突然的停电,但很快就恢复正常,“这么大的风,真是辛苦电力、水力、网络和燃气几大生活保障系统,保障措施响当当,一点都没有影响到群众生活。”
而在北京同仁医院门头沟医院,院长陆长峰正在医院值班。“大风期我们安排了院领导在岗,带队24小时三线值班,每个科室还有一名中层干部在岗值守。”陆长峰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医院进行了多次检查,为急诊、120等临床和职能科室储备安全帽、应急包等相关应急物资一共有260余件。
此外,医院组建了一支4人医疗支援队,驻守在斋堂镇卫生院,还组建了两支医疗救援队(每支6人)随时待命,1小时内即可奔赴救治现场。为了确保院内治疗,医院组织进行了柴发供电试机,并与供电局联系,确保电力应急供应。做好了网络因天气切断后的医疗手工应急预案。“通过全面自查和对120、院内急救体系的提前谋划安排,一旦有什么紧急情况,院前、院内的救治衔接可以非常顺畅的进行。”陆长峰说。
“请问地铁S1号线明天能运行吗?”4月13日晚上七点半,唐桦在多个社交平台上留言咨询。大风已经持续吹了两天,街上行人寥寥,此前北京市暂停运行了她上班必须搭乘的地铁S1号线,明天地铁是否正常运行、自己能不能顺利上班成为她最担心的事。
当晚,13号线第一列恢复运营线路从霍营站发出,之后昌平线、S1线、房山线、5号线、8号线、燕房线陆续发车,截至晚九点,所有受极端大风天气影响的地面高架线路均已全部恢复运营。这让唐桦悬着的心终于安定下来。

4月14日早上,随着S1地铁列车一站站经停,车上的人越来越多。受访者供图
14日7时左右,整个周末都在为大风天气焦虑的唐桦已经坐上了开往西城区的S1地铁,列车一站站经停,车上的人越来越多,当逐渐驶近自己熟悉的苹果园地铁换乘站,唐桦感觉自己越来越踏实,“感觉生活似乎没有被大风严重影响。”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