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壮大的上市公司回购队伍

都说不鱼鱼 2024-08-06 13:45:21

Hello,大家好,在最近这大半年时间,我们的大A股市场给投资者体验并不好,反复的3000点保卫战把投资者折磨得身心俱疲。

但其实从具体数据看,2024年上半年,以大型国企为主的上证指数其实下跌幅度有限,年内上证指数最低触及2635点,最高达到3174点,最终在上半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于2967.4点,2024年6月末收盘相较于年初仅微跌0.25%。而以中小盘公司为代表的创业板指数来看,确实表现比较惨淡,下跌超过了10%。市场整体走势呈现出先抑后扬再调整的走势。

从成交量的角度看,2024年上半年两市总成交额合计为100.17万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11.1万亿元,还要减少了10.93万亿,同比下降9.83%。

而从全年的业绩预期看,我个人认为,上市公司全年业绩出现向上惊喜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起码从我自己接触的几家不同行业的公司而言,内部都在进行全年预算的调整,向下修正的幅度在5%-20%之间。同时,我也清楚,无论在什么时期都会有受益的行业和企业。但确实,在今年这类型受益的行业和企业并不多,即使那些曾经皮糙肉厚的上市公司,也已经感受到了阵阵寒意,这是我站在现在这个时点对2024年上市公司的预期。当然了,这仅仅是我个人的预期,大家到时候也可以再观察后续披露出来的数据。

但是,我们也能看到,一些积极的因素也在逐步累积,就像伟人所说的那样:“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

除了宏观层面的因素以外,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通过股份回购来展现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这些回购行为,这些回购行为不仅传递了公司管理层对未来的信心,也对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截至2024年7月28日,超过200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回购相关公告,其中1806家实际实施了回购,合计回购金额达1154.96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的914.15亿元。

在我们的市场中的股票回购,一般来源上市公司的自有盈余资金,极个别公司会使用超募资金进行回购,这部分都属于是个别案例了。

而在回购的股票用途方面,比较常用的用途包括了:用于股权激励、用于员工持股计划、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等等。而在最近一段时间,出现有上市公司用回购的股票转换公司所发行的可转债,也就是说可转债投资者选择行使转股权的时候,所获得的股权是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上回购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这也达到了降低股本总额的目的。还有极个别的一些公司,比如明阳智能,所披露的回购用途竟然是12个月后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出售,这样的回购可以说没多大意义。

对于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而言,这两项操作其实就是把公司从二级市场回购的股权分配给公司重要的员工和合作伙伴,这其中其实不涉及公司股票总数的变化,只是股份持有者发生了变化。虽然一般的股权激励计划都会设定一定的激励条件,会对上市公司后续的业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影响往往是间接的,如果激励条件设计不合理,甚至有时候会起到反效果。

而另一方面,股票回购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这种做法可以提高每股的价值,从而可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例如,某上市公司市值1000亿,每股市价100元,总股份10亿股,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是10亿元,那么在不回购的情况下该公司的每股收益就是1元/股。如果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回购了10%的股票并注销,那么公司当年的每股收益就变成了1.1元/股。从而实现了在公司盈利能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回购实现每股收益会提高,从而可能提升股价。

以纳斯达克市场的META为例,该公司在2024年初宣布了50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公司股价随即上涨了20%,从1万亿美元市值涨至1.2万亿。这显示了回购在提升市场信心和股价方面的显著作用。

国内的例子我们可以讲一讲顺丰控股,公司于2024年初宣布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55元/股,回购的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公司于2024年4月完成了回购计划,并在6月完成了股票的注销。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顺丰控股股价从1600亿左右的市值反弹到1800亿左右,反弹幅度达到12%左右。

然而,我们也需要说,股票回购并非没有前提。首先,与现金分红一样,上市公司进行回购必须有足够的资金,这要求公司具备持续的盈利能力。其次,公司在经营上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更新改造的资金,且没有大规模的产能扩张计划。

此外,回购的性价比必须高,即投资于公司自身相较于其他投资机会应具有更高的回报。最后,回购应当基于股东利益最大化和公司发展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

巴菲特在2019年的股东信中就曾表示,伯克希尔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会回购股票。一是巴菲特和芒格都认为它的售价低于其价值;二是公司在完成回购后,仍会拥有充足的现金。

而最近的一段时间,在我们的A股市场里,有越来越多公司实施回购的动作,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展示了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向市场传递了稳定和信心的信号。在我持有和观察的上市公司里面,就有相当一部分公司持续回购股票。

比如在最近一年累计回购金额排名第一的格力电器。公司自2023年10月公告回购计划以来,已经在2023年末完成股票的回购,累计回购金额达到30亿元,回购均价为32.64元/股。而目前,格力电器的股价已经维持在40元左右的价格,已经较公司回购的价格回升约了20%。从这个角度观察,上市公司现金回购对股价正面影响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

同时,股票回购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提振股价,更在于优化资本结构、提高每股收益、降低股东协调成本、优化股权结构以及避免潜在风险。这些举措不仅能够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还能够促进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在这场回购潮中,华兰生物、佐力药业、中国平安和海螺水泥等公司都在最近这一年时间里发布或实施了回购计划。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A股市场中股票回购用于“注销和减少注册资本”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容,伊利股份、顺丰控股、比亚迪、海康威视等公司均发布了回购股份用于注销的公告,这一行为不仅促进了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更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伊利股份在2024年5月20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审议通过了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议案,计划以10至20亿元回购股份,并将股份全部注销,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减少公司注册资本,提升公司股东整体的收益。

我这里也列出了最近一年,也就是从2023年7月到2024年7月这段时间里,从二级市场回购股票的前50名的公司。我想,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回购这个行为一方面体现了上市公司雄厚的资金实力,向市场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另一方面,回购也体现了上市公司管理层对股东利益的重视,展示管理层对上市公司自身价值的信心和对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

在最近一年回购金额排名第一的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格力电器,累计回购金额达到30亿元,公司回购股权的用途为用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及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在2024年8月3日晚间,格力电器公告了公司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根据公告,公司的持股计划的参与人数不超过1.2万人,员工持股计划的购买价格为每股20.31元,总资金规模不超过16.14亿元,资金由参与员工自筹 。同时,格力电器还宣布了股票注销计划,拟注销存放于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3000万股,此前,格力电器已经通过前三期回购累计注销超过3.84亿股,加上这次拟注销的股份数量,累计注销股份将超过4亿股 。

除了格力电器以外,在回购金额前50名的上市公司中,回购股票的用途是全部或部分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的上市公司还包括:九安医疗、药明康德、顺丰控股、东方财富、凯莱英、中国石化、东方雨虹、中远海控、晨光生物、比亚迪和中科电气等。它们通过这样实实在在的方式,向投资者传递一种积极的信息,表明公司管理层对上市公司自身的长期价值和未来前景充满信心。

当然了,我们也要强调,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家回购股票的用途是为了未来出售的公司,其他的上市公司,即使回购股票的用于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只要股权激励计划的考核和激励条件合理,同样也会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将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发展紧密绑定,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当员工看到自己的努力能够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表现,并且这种表现能够通过股权增值反映到个人收益上时,他们更有可能投入到公司的长期发展中。而这一点对于上市公司的核心关键员工,特别重要!

至于详细的这回购金额前50名的名单,大家可以看一看后附的图片,就很清楚了,我这里就不再一一些说了。而这份名单中的更多信息,留待各位自己去发掘吧!

这次就这么多,我们下次再见吧!

全文完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个人投资的记录,所谈及的投资标的不涉及任何形式的推荐,请独立思考,并自担风险。

0 阅读:11

都说不鱼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