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质疑中国:沙漠有必要变成绿洲吗?

硕果廉博说事 2024-12-15 07:52:45

中国又成功完成了一项奇迹工程!

2024年11月28日,有着“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成功完成了“锁边合龙”,至此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上,都被种植了胡杨、红柳等固沙苗木,“死亡之海”也终于绿洲连成线,未来将会变成一片生机勃勃之地。中国自1978年开始对其进行“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等改造。此次成功“锁边合龙”后,形成世界最长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 。

一,除上面治沙奇迹之外,还有以下是一些沙漠变绿洲的成功案例:

-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东部,中国投入9亿元开展“引黄入沙”工程。2004年一期工程动工,2010年完成,2011年二期工程启动。经过治理,植被覆盖率从不足1%提升到53%,地下水位上升,干涸湖泊恢复,成为从“死亡之海”到“生命绿洲”的典范 。 

-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中国用50年时间治理。从1959年起,10万居民参与固沙等工作,发展灌溉、改良土壤,并适当进行人工降雨。如今,沙漠近600亩沙地变肥沃土地,林草覆盖率由0.9%提高到25%,全860万亩流沙中600万亩以上固定或半固定,实现区域荒漠化逆转 。 

- 宁夏白芨滩:位于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几代治沙人在此书写奇迹。通过“草方格固沙”技术等,在黄河东岸营造63万亩绿色屏障,有效阻止沙漠南移和西扩,庇护引黄灌溉区良田,逼退沙漠20余公里 。

二,中国治理沙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有:

- 生态环境改善: 中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呈现“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

- 重点工程推进: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科学保护沙化土地5.38亿亩,有效治理沙化土地1.18亿亩 。“三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2.41%提高到13.84%,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绿线”向西移动300公里.

- 治沙技术创新:建立26个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和13个沙尘暴地面监测站,压沙固沙机械、灌木平茬机械、无人机飞播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治沙效率和质量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治理中,还综合采用工程治沙、光伏治沙、生物治沙等多种科学治沙技术,因地制宜,取得良好效果.

- 沙区经济发展:沙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形成了一批林果、瓜果、木本油料等生产基地,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重点地区林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一半以上 。如于田县发展玫瑰、肉苁蓉等沙产业,带动沙区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 国际合作与影响: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荒漠化治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两次授予中国“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称赞“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中国还通过组织国际研修、建立治沙示范基地等方式,年均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培养近百名治沙骨干,分享中国方案和智慧,助力全球荒漠化治理.

三,沙漠是否有必要变成绿洲?

生态环境角度

- 改善局部气候:绿洲能够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日较差。例如我国新疆的绿洲地区,相比周边沙漠,夏季气温相对凉爽,冬季相对温和,这有利于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也为周边地区的生物提供了更适宜的生存环境。

- 保护生物多样性:沙漠变绿洲可以为众多生物提供栖息地、食物和水源。像沙漠中的胡杨林是许多动物的家园,绿洲的扩大能使更多物种得以生存和繁衍,丰富地球的生物基因库。

- 减少沙尘危害:绿洲能够固定土壤,减少沙尘天气。比如非洲的萨赫勒地区,通过植树造林等绿化措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对全球生态环境改善有着积极作用。

社会经济角度

- 促进农业发展:绿洲可以提供灌溉水源,将沙漠转变为可耕地,增加粮食产量。以色列通过先进的灌溉技术在沙漠中打造出大片绿洲,发展高效农业,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还对外出口农产品。

- 带动旅游业发展:优美的绿洲景观能够吸引游客,带来经济效益。例如甘肃敦煌的鸣沙山月牙泉绿洲景观,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酒店、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然而,沙漠变绿洲也存在一些问题:

- 水资源问题:改造沙漠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如果水资源过度开发,可能导致其他地区水资源短缺。比如抽取地下水改造沙漠,可能会使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用水。

- 生态系统破坏风险:不恰当的沙漠绿化可能破坏原有的沙漠生态系统。沙漠中存在一些适应干旱环境的特殊物种,绿洲的扩张可能会干扰它们的生存环境,导致这些物种的生存面临威胁。

四,治理沙漠主要需要什么技术和措施?

植物固沙技术

- 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根据沙漠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耐旱、抗风沙的植物,如梭梭树、沙棘、胡杨等。梭梭树根系发达,能深入地下十几米获取水源,在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广泛种植,对固定沙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建立防风固沙林带: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种植植物形成林带。这些林带可以降低风速,减少风沙流的能量,从而阻止沙丘的移动。比如在“三北防护林”体系中,防风固沙林带有效遏制了沙漠的扩张。

工程治沙技术

- 草方格沙障:用麦草、稻草等材料扎成方格形状,固定在沙丘上。草方格可以截留水分,促进植物生长,同时削弱风力,防止沙丘移动。在宁夏的沙坡头地区,草方格沙障使流沙得到固定,为植被恢复创造了条件。

- 设置沙障栅栏:在沙漠边缘或交通线路两侧设置栅栏,阻挡风沙。这种栅栏通常采用金属或木质材料制成,高度和密度根据风沙强度设计。

水资源利用技术

- 集水技术:通过修建集雨池、水窖等设施收集雨水,用于灌溉植物。在一些干旱的沙漠地区,人们利用集水技术储存有限的雨水,满足植物生长初期的需求。

- 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以色列在沙漠治理中广泛应用滴灌技术,使水分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土壤改良技术

- 添加有机物料:向沙漠土壤中添加有机肥、泥炭土等有机物料,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这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好的土壤环境。

- 微生物改良:利用一些有益微生物,如固氮菌、解磷菌等,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促进植物生长。

西方人质疑我们让沙漠变绿洲,不只是借此攻击摸黑中国和酸葡萄心理,实际还有一下原因:一是他们认为沙漠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从生态系统多样性来看,沙漠的存在也有其合理性,像沙漠中独特的耐旱动植物,若沙漠变成绿洲,这些物种可能会失去栖息地。二是从成本效益考虑,沙漠治理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人力和物力,他们觉得这种投入应该与产生的效益成正比。三是西方部分地区的水资源相对匮乏,他们担心沙漠变绿洲会消耗大量水资源,从而影响其他地区的用水需求。

然而,中国等国家的沙漠治理实践证明,沙漠变绿洲是可行且有意义的。这不仅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阅读:1095
评论列表
  • 2024-12-16 09:27

    中国自古以来就靠自己的劳动改变家园,古代治理黄河挖掘大运河,而西方人日本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过的不好就会外出侵略抢劫,日本人就一直想离开日本

  • 2024-12-16 09:54

    文中“沙漠近600亩沙地变肥沃土地”,这句话是啥意思?

    用户10xxx47 回复:
    就是字面意思。能称做肥沃土地的,600亩。你应该知道什么叫肥沃土地吧?不是种树或种草的土地,反复耕种依然大丰收的土地。随着沙土固化和植被覆盖,越来越多的肥沃土地会出现的
    用户10xxx04 回复: 用户10xxx47
    受教了,谢谢!也知道你掌握了精准数据。
  • 2024-12-16 08:59

    支持国家的沙漠治理,这是环境治理大战略。这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降低大气污染,还能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增加耕地面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硕果廉博说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