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四川高质量发展试验县建设预热进行时㉘
一直以来,邻水县始终坚持以全民健康为中心,纵深推进“健康四川高质量发展试验县”建设工作,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邻水。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省级健康促进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推进“一张网”
创建“一盘棋”
建体系强统筹。成立健康邻水行动推进委员会,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主任”,抽调12名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全县25个镇、70个县级部门、335个村(居)民委员会全部建立爱国卫生、健康教育组织机构,落实专职人员,构建起“全域覆盖、层级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
严标准压责任。县政府将建设“健康四川高质量发展试验县”纳入2024年重点工作计划。县纪委监委、县委政法委分别将建设工作纳入2024年政治生态、平安建设考核重要内容。县委、县政府办公室联合制发《实施方案》,细化实化工作任务、措施,建立起“清单+责任”推进模式,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直接责任和协同责任。
广宣传浓氛围。积极开展“三减三健”“全民营养周”等主题活动,采取健康理念“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宣传模式,组织举办健康知识竞赛、健康政策宣传、健康主题巡讲,开辟邻水有线电视台健康促进专栏,累计设置健康教育专栏1550期,发放健康知识宣传资料28.25万份,现场健康教育61781人次,健康教育讲座受益群众达12.46万人次,全面形成“网上+网下”“农村+城市”“行业+企业”全覆盖宣传模式,有效引导全民参与、全面共建。
下好“先手棋”
增强“建设力”
夯实保障基础。2023年卫生健康财政预算49275万元、支出48471万元,同年支出占比达98.37%。投入资金14.36亿元,先后完成县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县中医医院整体迁建等13个项目建设。构建县域医共体“1+2+N”组织架构,建成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2个。招聘专业技术人员362人、引进高层次人才32人,“员额制+人员总量控制”改革推动编制总量由523名扩增至人员总量2864名,人员总量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
深化渝邻合作。县人民医院与重医附二院、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县中医医院与重大附属肿瘤医院建成医联体,采用“临时党支部+下派副院长+驻点专家团队”共建模式,先后选派5名高级职称专家挂职副院长、12名博士专家长期坐诊。搭建“远程影像会诊平台及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系统”,共享检查检验信息45次,合作开展远程会诊460余人次。与陆军军医大学等知名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12项,建成骨科、外科等专科联盟27个。
提升服务能力。建成县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1个,全县95所中小学心理辅导点位全覆盖,全县5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建成心理治疗门诊,县中医医院康复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启动县疾控中心三级乙等疾控机构创建,建成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8个,完成全县27家接种单位规范化门诊评审。28名骨干医师下沉基层卫生院对口帮扶,72名专科医生加入286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考核排名连续7年荣获全市第一,2023年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14.58%,同比下降0.2%。
施行“硬措施”
打好“攻坚战”
抓实污染防治。全面贯彻落实“青山绿水”理念,建成向阳桥水厂等城区水源应急保障工程;完成第二污水处理厂扩能和36公里老旧小区污水管网改造,城区污水处理率提升至97.2%;建成扬尘网格化智能管控系统27座、高空瞭望系统10座,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9%、连续3年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实现全县危险废物集中统一管理,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
深化环境治理。改造113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城区绿地面积10.25平方公里,绿地率37.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至12平方米。城区空气优良率达96.2%,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投运压缩式生活垃圾中转站10座、生活垃圾收集点6300余个,2023年以来收转运生活垃圾7万余吨,成功构建起“户集、村收、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
推进社会保障。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2023年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任务全面完成,养老保险参保46.92万人,全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和大病救治等政策。建成并运行县级养老服务中心、失能特困照护中心各1所,17家养老机构共有床位2623张,全县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