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近千个人物“最喜欢”谁?如果我说没有,会不会很奇怪

君笺雅侃红楼 2024-10-15 10:13:16

广而告之:今天这篇文章,属于是个吐槽文。内容没有干货,可能不会那么好看,介意的可以划过去看其他文章。

关于《红楼梦》中人物,你最喜欢谁,最讨厌谁?很早之前就有人私信问我。一开始会认真想一想,后来就干脆不回复。因为与普通读者不同,我作《红楼梦》相关解读,最怕带有主观的印象。一直以来都在尽量的去掉个人的情绪。

真要问我“最喜欢谁”,“最讨厌谁”?我的答案是“没有”。没有讨厌,更没有最喜欢,我欣赏曹雪芹笔下每一位人物。从贾宝玉到毫不起眼的小厮、婆子,甚至只是一个过场人物,都往往能够让我仔细品读良久后,发现作者曹雪芹在寥寥文字背后,描写这个人物的必然性。

每个人物都精彩,怎么会“讨厌”?每个人物都喜欢,也就不存在“最喜欢”。

都喜欢不等于没有立场。人物“褒贬”肯定少不了。需要从原文作者留下的文字,去解读人物的得失、立场和精神。

所以,像贾元春的不辨是非,王熙凤的贾宅第一罪人,王夫人的谲觚阴暗,贾珍的骄奢淫逸,尤二姐的放浪无耻等,我会毫不留情的抨击。甚至像平儿在王熙凤背后“搞鬼”,林黛玉的敏感,薛宝钗受王家教养影响的不足,贾宝玉在抄家后的一事无成,刘姥姥小人物的狡猾市侩,都会有揭露和评价。

可能会受限于自我的认识,解读不是那么的准确。但熟悉我的读者肯定会了解我的解读风格,是以“典故”“伏笔”入手作为佐证。而并不是自己的主观臆测。

就像贾元春,我认为她的“元春”之名中,曹雪芹融入了“怨和蠢”这两个缺点,也得到了她的行为支持。

贾元春省亲回家,就接连两个抱怨:怨父母“当日将她送去不得见人的去处”,顺便怨了皇帝。怨她不能时刻享受天伦之乐,说什么“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贾元春怨父母,怨皇帝,怨不能常享天伦之乐是不得体的行为。不说君臣、孝道,只说身为女儿怎么可能奢盼常伴父母身侧?李纨、王熙凤要怨谁?何况她就算不省亲,也能每月见到母亲,还不知足。

正因她有此“怨”才会让她《恨无常》。一个“恨”字,一个“怨”字透露出心有不甘,就是判词图画中香橼的特性。都是曹雪芹亲笔所写。

贾府败亡与贾元春没有直接关系,不能说败亡是贾元春的责任。但她身为贤德妃,是要在皇帝和贾家之间恪尽职任,做出自己的努力,让双方能够尽量弥合。她有机会保住贾家,最差也是保住自己和自家一脉。历史上雍正皇帝的“年妃”就做到了这点。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查一下资料,就知道“贵妃”的对娘家的重要性。可现实中贾元春不但什么也没做,反而借省亲,将悬崖边的贾家退了一把,送入万劫不复。

对此,曹雪芹在四句判词中借两个典故:五月榴花神潘淑和《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给出解释,读书人可以差历史对照贾元春为什么不辨是非又愚蠢。难怪她一去贾宝玉借小耗子偷香芋故事,也影射贾元春“鼠目寸光”“有眼不识真香玉”。

我对贾元春充满遗憾,慨叹她措施拯救贾家,起码是贾政二房一脉的机会。她要做好,贾府最终不至于彻底树倒猢狲散,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也不至于悲剧。就像年羹尧被杀,年家被贬谪,随后就东山再起一样。

但贾元春这个人物精彩处,就在于她“不辨是非,任性妄为”,要不贾宝玉如何被送进大观园?林黛玉和贾宝玉又如何被迫劳燕分飞?一切“不合理”的结果肯定要有合理的解释和推动,是《红楼梦》最大的优点。

贾家预先埋伏了贾元春这招妙棋是如何走成臭棋,贾元春个人性格、心胸和能力的不足,导致她不能胜任挽狂澜于既倒的任务,错不在她。她就是个小女人,不像贾探春是大女人,做不到超出她能力太多的任务。她不悲剧么?肯定也是悲剧。她的痛苦也需要抚慰和同情。

所以,全面去看待一个人物,去理解、包容,才能够以更平和的心态去认识《红楼梦》,共情曹雪芹。

如果带着个人情绪,就会恨贾元春不作为,恨贾迎春窝囊,恨贾探春市侩,恨贾惜春无情。恨薛宝钗赖在贾家图谋金玉良姻无耻又阴险,恨林黛玉小性、任性、骄纵,恨贾宝玉无能、好色又放纵……可这种带着全然主观的情绪去评价,真的对么?

就说薛宝钗,曹雪芹写她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以“举案齐眉”的孟光和“停机德”的乐羊子妻形容她的德行出众,将她与林黛玉放在一起共享判词和《终身误》曲子,甚至从原文蛛丝马迹看,薛宝钗前世就是灌溉绛珠草的“甘露”。这种人怎么可能是阴险狡诈,厚颜无耻的卑劣之人?她要真如此,让林黛玉后面“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与她比亲姐妹还亲,岂不是瞎了眼,遭了心,“心较比干多一窍”也不过如此!

真正喜欢《红楼梦》的人,不会讨厌其中任何一个人物,限于篇幅,只以元春、宝钗二人举例说一下个人的立场和感受。

全书近千个人物,曹雪芹都写得有血有肉。读书人喜欢谁,不喜欢谁,是权力也是各自立场,外人无权干涉,我也不配。

只是像我作为解读《红楼梦》的另类“读者”,对自己必须要求尽量客观摒弃个人喜好,不带节奏,也尽量以原文为基础,不附加甚至一步步剔除掉个人情绪。或许有读者还是觉得所谓牵强附会,胡说八道,那也是众口难调,我也并不想为此成为某一派的“舆论”领袖。

所以,君笺雅侃红楼没有“派”,既不是“清”也不是“明”,既不是“黛”也不是“钗”,更不是“曹”也不是其他。拿着读书以外的纷争与我无关。我就是老老实实读书,从原文中找细节,找线索,试图通过文字中的蛛丝马迹,牵涉的众多典故,还原出“真实一点”的《红楼梦》。别问我喜欢谁,不喜欢谁,问就是“我都爱”!这不是立场问题,而是真情实感。

胡翻红楼,翻出一个真正的真相

❂已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