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这也太突然了吧!
2024年12月,伊朗政府宣布解禁部分国际互联网应用,如WhatsApp和Google Play。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伊朗表示解禁将分阶段进行,将不限于少数平台。言外之意,脸书、X及YouTube等服务可能会随后解禁。
众所周知,这些媒体和平台基本上都是受美国等西方国家操控的,所以伊朗解禁国际互联网,不见得是好事。
有人认为这是伊朗政府向外部压力“投降”的信号,

也有人担忧解禁会引发潜在的“颜色革命”,毕竟美西方自由主义最擅长这招。


但在所有喧嚣的讨论背后,或许需要我们理性地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

伊朗政府明确表示,这次解禁仅是“分阶段”进行,不会一蹴而就。WhatsApp和Google Play的解禁是一个试探性举措,并未包括如Facebook、YouTube等具有更强舆论传播影响力的平台。这说明伊朗政府仍然对开放持谨慎态度,解禁只是战略调整,而非全面放弃信息管控。
从全球政治来看,国际互联网平台的开放往往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这种开放能让普通民众享受信息自由与便利;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外部势力渗透的入口。
以2022年的伊朗抗议活动为例,当时社交媒体成为组织与动员的重要工具,这直接导致了政府的强力封锁。这一次解禁的选择,或许是在国内外双重压力下寻找的一种平衡。


长期的互联网封锁使得伊朗民众对政府的不满逐步积累。尤其是经济困局与高失业率叠加,社会矛盾逐渐加剧。在这种背景下,有限度的解禁互联网是政府释放善意、缓和民意的重要手段。

解禁Google Play不仅方便民众使用应用,更为重要的是为国内开发者参与全球市场提供了可能。伊朗经济在国际制裁和内政问题的双重夹击下步履维艰,适度开放互联网有助于恢复外资信心,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合作。

面对持续的国际孤立,伊朗希望通过这种看似妥协的姿态,向外界释放改善关系的信号。但需要注意的是,解禁并非是单方面的让步,而是为未来可能的谈判争取筹码。

解禁固然带来积极效应,但也潜藏着显而易见的风险。互联网的开放必然伴随信息的自由流动,而这种流动是否会被外部势力利用,成为施加政治影响甚至挑起内部冲突的工具,值得深思。
回顾历史,多个国家在开放互联网后,遭遇了以社交媒体为载体的“颜色革命”。外部力量通过传播对政府不利的言论、支持国内反对派组织,进而制造社会动荡。这种剧本在多个国家上演,伊朗的决策者自然心知肚明。

阿拉伯之春

伊朗此次的“解禁”,本质上是一场博弈:既要安抚国内外舆论,又不能失去对信息流动的控制权。
解禁互联网平台是一个试探性举措,既是对内缓和矛盾的必要措施,也是对外释放善意、争取谈判空间的战略调整。无论如何,这并不意味着伊朗已经“投降”,更不能简单解读为政府彻底放弃了权力的掌控。
对于伊朗民众来说,这一小步或许带来了希望,但也需要警惕外部势力利用信息自由进行干预的风险。毕竟,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但人民的短视与冲动也可能被别有用心者利用。
伊朗的未来,现在开始进入更大的未知数了。
---
巴以冲突以后,中东宗教必然产生自我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