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贫穷》之女性篇,给喜欢捐款海外名校的慈善家一些启示

潇洒走一程 2024-04-06 00:29:24

在新冠疫情期间,潘石屹因为不捐款事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在无数网友的冷眼与口水下,潘石屹甚至关闭微博评论来逃避对他的人性拷问。

当然,捐款做慈善应该是个人行为,不应该道德绑架。只是让无数网友愤怒的,是潘石屹在2014年分别给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捐赠1500万美元,却在自己国家遇到困难时无动于衷,这点引起了众怒。

在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民族情绪是最浓烈的,所以有些网友偏激的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人会说中国红十字会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很多捐款者心寒。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难道潘石屹捐给美国的钱就能保证不被挪作他用吗?况且援助疫情区不止是红十字会一种方式,还有着很多途径。

企业家做慈善,一方面是为了打造企业的口碑与形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与政府的关系。之前潘石屹在国内也做过不少慈善项目,帮家乡修学校修路,帮村民卖苹果,那会潘石屹的SOHO中国的项目基本还是在国内。如今SOHO中国大量出手国内资产,开始进军国外,相信捐款哈佛与耶鲁的事也为他在美国民众与政府心中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慈善与商业绑在一起,就不纯粹了。

名校的各种科学研究确实可以给社会带来进步,而这些研究需要花费不少资金。但是真实情况是,给名校捐款很容易搞成形式主义和名利主义。捐款者只是看中名校的名气与背后的价值,而不是真正出于慈善。

《金星秀》中金星质问潘石屹,能够上哈佛大学的留学生基本在国内的家庭条件都不错,而国内贫困地区却有很多上不去学的孩子需要帮助,为什么不去帮助这些真正应该帮助的人呢?

所以如果是真的做慈善,就应该多关注真正贫穷的人,这样的慈善才会有意义。

《为什么贫穷》这部记录片是2012年国外媒体推出的纪录片,分八集讨论了全球关于贫穷的问题。

今天说一下第七个故事《太阳能妈妈》,讲述的是约旦的一位女性,冲破宗教束缚和家庭阻力,参与了政府培养女性学习太阳能的项目,学成后努力建设家乡的故事。

约旦环境部与印度赤脚学院有一个合作项目,派国内女性去学习为期6个月的太阳能技术,培养一批女性太阳能工程师建设家乡。

约旦是个伊斯兰教国家,属于男权社会,施行一夫多妻制,女人在国内的地位很低。

所以这次项目不止是为了学习先进技术,更是为了推动女权的发展和解放女性生产力,进而推动社会进步

但是因为传统文化的影响,女性是不能有工作的。同时家里还有孩子要抚养,所以大多数女性都拒绝参与项目。

环境部顾问拉乌夫.达巴斯费劲周折,终于找到了两位女性。一个叫拉菲雅,另一个叫乌姆.巴达尔。

拉菲雅是丈夫的第二个妻子,同时是4个女孩的母亲。

她的家乡位于约旦和伊拉克的交界处,地处沙漠附近,落后而贫困。这里很多人建不起房子,只是住在帐篷里,晚上取暖只能通过烧柴来实现。

拉菲雅只上过5年初等教育,这里的女孩10岁后就不能上学了,这跟我们古代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很相似。长大后的她们没有工作,也没有目标。喝茶抽烟,照顾孩子,日子如此一天一天的过去了。

她渴望有自己的工作,渴望带着女儿过上更好的生活。

于是跟随着领队来到了印度提隆尼亚的赤脚学院。

共有来自各个国家的27名女性来到了这里。

只是对于她们来说,困难确实不小。首先她们很多人是不识字的,拉菲雅做笔记只能靠画一些简单符号完成;再有就是对于她们来说,工程里的很多名词与原理太难理解了,需要一字一句消化;同时她们都是有家庭的人,孩子们时时让她们牵挂着。

拉菲雅在离开时嘱咐丈夫照顾孩子,但她打电话后才得知丈夫一直待在另一个老婆家,从没去看过孩子。

家庭与学习双重压力并没有压垮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已经能制作出简易的太阳能电灯了。

拉菲雅的丈夫阿利安没有工作,整天躺在家里。受传统文化影响,他反对拉菲雅去学习。他是个虚伪的人,一方面跟环境部顾问说支持妻子学习,一方面又利用离婚带走女儿威胁拉菲雅回来。

迫于无奈,拉菲雅只好回来了,过上了跟之前一样的生活。

但她想学习的梦没有停过,之后在顾问的帮助下,她不再搭理丈夫的威胁,坚决离开家前往印度继续学习。

学习结束了,拉菲雅顺利完成考核,与乌姆.巴达尔一起回国。

她们被群众热烈欢迎,并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六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在电视机前看到了自己,拉菲雅跟家人绽放出了开心的笑容。

学到了知识就该运用,顾问计划成立一个女性协会,专门教女人学习太阳能知识,同时将太阳能知识用到建设家乡之中。但这遭到了包括阿利安在内的村子男性抵制,他们希望能够维护自己的地位。

拉菲雅没有妥协,经过她的努力,建起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并在家里装上了自己做的太阳能电灯。

她怀上了第五个孩子,但依然在努力着自己的事业。

这集纪录片的贫穷,是因为传统文化下女权被压制造成的。片中的妇女在学习到先进知识后,不仅有了工作,也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这给那些喜欢为名校捐款的企业家有着一定的启示,慈善应该寻找真正贫困的地区,把技术和知识带给他们,那样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慈善不该只是锦上添花,更应该雪中送炭。

帮助富人和穷人都可以称为慈善,但是带来的效果却不一样。

捐1000万给富人,只够他换辆新跑车;而捐给穷人,却可能让一群人过上美好的生活。

0 阅读:0

潇洒走一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