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渣叔
编辑 | 渣叔
前言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无疑是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战争,这场战役不仅稳定住了朝鲜的战局,粉碎了敌人的“金化攻势”,同时也换来了东亚地区几十年的和平。
同时,这场战役中也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其中黄继光就是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位英雄。
这位年仅21岁的英雄,在部队冲刺的关键时刻,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枪眼,为其他队友夺得了宝贵的时间。
冒死夺回他的尸身的王清珍,每每回忆到当时的场景,都忍不住泪流满面。她曾经为了给黄继光换一身崭新的衣服,将黄继光的遗体在怀中捂了一天。
但是几十年后,在回忆到这件事情时,王清珍却充满了遗憾,她满是感慨的表示:“当年真是忘了一件关键的事情。”
那么这件事究竟是什么?王清珍在朝鲜战场上又有着怎样传奇的经历呢?
跟随军队治伤员1950年,王清珍是一个来自贵州威宁的14岁少女,当时正值内战时期,她所在的家乡处处战火,群雄割据,匪患猖獗。
有一天,一个当地惯为恶事的恶霸看上了王清珍的姿色,开始频频骚扰她,甚至公开宣称要将王清珍纳为自己的妾室,王清珍和父母对此感到难以招架,又不知该如何应对才好。
就在这时,秦基伟指挥的解放军第十五军第四十五师开进了威宁地区,他们迅速剿灭了此地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匪徒,为当地百姓带来了解放。
王清珍对这样一支军队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发现解放军士兵十分整洁有纪律,进城后并没有占用村民的房屋,而是统统在路边安顿下来。
后来,王清珍开始经常去帮助解放军的宣传队,她在那里认识了几位同龄女孩,从她们那里听说了许多解放军的事迹。
王清珍也学会了一些医疗知识,以便帮助部队里负伤的战士,这让她对解放军这支部队的向心力日益加强。
一次,王清珍向父亲提出了参军的想法,她认为只有真正加入解放军,才能永远远离那些恶霸的骚扰。
父亲王基庚立刻表示赞同,第二天就领着女儿去了报名处,他希望女儿能脱离这危险的环境,但是报名处的工作人员考虑到王清珍还很年轻,不同意她加入。
王基庚坚持认为,如果不让女儿参军,她迟早会被恶霸抢去当妾,经过反复争取,报名处终于同意让王清珍留下,担任卫生员。
加入部队后,王清珍踏实肯学,尽管没有经验,但在医院领导的悉心指导下,她很快就掌握了一些救治伤员的方法,得到了肯定。
不久,部队奉命开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由于朝鲜气候寒冷,生活条件艰苦,领导考虑到王清珍还很年轻,原本决定让她留在后方。
但是王清珍哭着坚持要去前线,她认为既然其他人都能去,自己也一定能够去,最后,在她的坚持下,领导让步同意带她上前线。
保卫中国的白衣天使1951年,年仅15岁的王清珍志愿参加抗美援朝,奔赴朝鲜战场,寒冷的天气和炮火的洗礼并没有让这个来自贵州的姑娘退缩,王清珍坚持在前线医院为伤员服务,她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用青春守护每一个生命。
上甘岭战役打响时,王清珍身负重任,她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细心照料每一位伤员,一次,数十名冻伤战士被送来,王清珍帮他们逐一用温水泡脚,细心地查看每个人的伤情,判断冻伤程度,把严重者先转移到后方医院。
还有一次,一名全身绷带的重伤员无法进食,王清珍将饭菜嚼烂后嘴对嘴喂给他,耐心地一口一口喂下去,直到碗里的食物见底,王清珍无微不至的关怀,赢得了战友们的尊重和信赖。
然而王清珍面对的不仅是外伤,还有一些难以启齿的问题,一天深夜,一名伤员突然急促呼吸,王清珍赶过去查看,原来他无法自主排泄,四肢无力。
王清珍迅速为他排尿,还帮他清洗了身体,让伤员感到欣慰,另一位伤员因害羞不肯求助,王清珍耐心劝说,还是不行。
无奈之下,王清珍毅然用口帮他排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救回了命,16岁的王清珍早已忘我工作,只为救每个伤员。
王清珍还承担着收集烈士遗体的任务,在上甘岭战役中,她亲手整理了英雄黄继光的遗体,清洗血迹,缝合伤口,装入棺材。
王清珍流下了无声的泪水,哪怕面对炮火,也要将烈士完整无损地送回家乡,又一次,王清珍冒着敌军子弹,驾驶担架车进入战场,寻找一个失踪战士的遗体,在枪林弹雨中,她带回了烈士的遗体,不让任何一个同志倒在荒野。
一次行军途中,一名小兵中暑倒下,王清珍让大家继续前进,自己留下照看,小兵已经高烧不退,王清珍将自己的水壶打开,一点一点地喂水,这时,一颗流弹就要打中小兵,王清珍急忙抱住他滚到一边,两人才幸免于难,小兵醒来后,含泪对王清珍说:“妹妹,你救了我的命!”
一个16岁的姑娘,在枪林弹雨中奔波,只为守护生命,王清珍用青春诠释了大爱,她是抗美援朝最可爱的天使,每一个战士都会记住这个不畏艰险的少女,因为她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了他们的生命。
冒死护送英雄遗体回家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黄继光所在的守军面临艰巨任务,必须歼灭六个敌军阵地,经过惨烈肉搏战,除了零号阵地,其余阵地皆被夺取,但连队已伤亡过半,仅剩10余人。
零号阵地防御坚固,须用爆破突破,黄继光与战友吴三羊、肖登良组成突击队,在零号阵地的攻坚战中,吴三羊壮烈牺牲,肖登良负重伤。
黄继光孤身冲锋,用身躯堵住枪口,保障战友突入,然而他中弹倒地,完成使命的同时英勇牺牲。
此时我军正在进行清剿敌军,若在20分钟内不能建成工事,敌军可能反攻,运送烈士遗体困难重重。
不过,王清珍等人满怀哀思,在战斗间隙时分冒着敌火进入战场,他们发现黄继光遗体时,不禁泪如泉涌。
王清珍等人用热水小心清洗,为他脱去破烂军装,由于四肢僵硬,他们用热毛巾反复敷热,经过持续努力,终于使遗体软化,得以为烈士换上整齐军装。
在处理遗体的过程中,王清珍一行人十分悲痛,也十分小心谨慎,生怕一个不慎就伤到了烈士,她们絮絮叨叨,如对待亲人一般细致入微,尽管时间紧迫,但他们没有丝毫懈怠。
为什么她们会不顾生死,只身深入炮火纷飞之地?那是因为,她们深知这位烈士舍生取义,护卫家国,所以他们必须将英雄完整无缺地护送回国,这是她们对英烈的哀思,也是对祖国的责任。
最终,志愿军战无不胜,上甘岭之战告捷,英雄的遗体也在同志们的护送下,安然回到祖国怀抱。
当年参与护送的王清珍等人从未想过,自己不过只是完成了本分,却成就了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
精神永存于时代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中,王清珍亲手运送了“上甘岭英雄”黄继光的遗体,将他送至战地医院。
多年后回忆起这段历史,王清珍非常遗憾自己当时没有保留下黄继光沾满鲜血的军装,如果当时想到把它保留下来,今天它将会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1953年10月,王清珍与战友刘焕杰在上甘岭战场举行了隆重的军婚,这也是志愿军某师在朝鲜战场上特批的第一对婚姻。
1954年,编剧林杉在完成《上甘岭》剧本后,特地注明女医生王兰的原型就是王清珍。
1958年,王清珍退役回到老家,在一家医疗器械厂当起了普通工人,几个月后,在全厂职工的推荐下,王清珍作为全国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大会,1960年的“三八妇女节”上,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了她。
1966年,王清珍再次应召入伍,为部队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力量,一直到1982年,王清珍以副处级军医的身份退出现役。
退休后的王清珍,将丰富的医疗经验用于家乡,经常为邻里病患看病,热心公益事业,1997年的国庆节上,王清珍作为上甘岭战役女医生代表,在北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
多年来,王清珍一直保持谦虚低调的作风,认为自己不过是当年上甘岭众多女医生中的一员,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没有什么了不起。
她说,电影中的王兰形象是对所有参战女医务工作者的艺术概括,每个人都是王兰的原型,正是这种平凡而朴实的精神,让王清珍成为新中国一代人学习的楷模。
退休后的王清珍过上了平凡的生活,与老伴过着简朴质朴的老年生活,王清珍利用丰富的医疗知识,经常为邻里患者看病。
有一次,她连续两个月照顾着一位卧床的烈士遗孀,终于使老人的生活起居能够自理,另一次,一位中风的老同志在王清珍一个月的治疗下,病情得到好转,王清珍的免费义诊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和钦佩。
90年代以来,王清珍经常与其他老战士一起,到学校、农村等地作报告,用自己的经历讲述“上甘岭精神”,受到听众的衷心喜爱。
王清珍用她的故事告诉大家,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无数普通人化身英雄,为人民解放事业而战,而今天的年轻人也应该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