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傲慢付出代价的不止宝马,还有特斯拉?

梦舞清愁 2023-04-26 09:37:39

西方车企正在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价。

宝马MINI“冰淇淋事件”或愈演愈烈,有观点指出,这个事件的导火索第一是因为公关团队拉胯,第二是因为西方企业一贯的傲慢思维。

宝马MINI因为危机公关处理欠佳,导致宝马欧股大跌3.62%,市值蒸发21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63亿元,而且更严重的是,多个机构将宝马的评级下调,巴克莱将宝马评级从“中性”下调至“负面”;除此以外,高盛先前更是“指名道姓”,将宝马的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为“中性”,并将其目标股价从113欧元下调至109欧元。

其实,宝马在车展经历的这一切,在2021年特斯拉都已经经历过一次。特斯拉在处理车顶维权事件时,公关团队和宝马MINI采用的方式如出一辙。在经历了失败的危机公关后,特斯拉竟然没有参加本次车展。

没有来参加车展的特斯拉和马斯克,也遭遇了难熬的一周。马斯克造价206亿元的星舰火箭发射失败,30亿美元打了水漂。加上特斯拉一季度业绩表现不及预期,直接导致特斯拉股价暴跌,在过去的一周,最大跌幅达13.18%,市值蒸发770亿美元,合人民币逾5000亿元,马斯克本人的身价缩水超过126亿美元。

有观点指出,危机公关处理能力的好坏,可以决定到企业股价的表现,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信心,西方企业终于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事实真是如此吗?

西方车企傲慢的代价

不可否认特斯拉是家优秀的企业,在中国市场之所以暴露出如此多的问题,和其公关团队的不专业有较大关系。

2022年年底,特斯拉公关团队曾给一家媒体平台发去律师函,理由是该平台发布的文章中出现严重失实,特斯拉不可能使用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是恶意捏造事实。

其实早在2022年8月,就有媒体报道特斯拉使用了比亚迪的电池。据teslamag.de报道,德产特斯拉Model Y装配了比亚迪刀片电池。就连自家产品用了什么零部件这样的基本常识,特斯拉的中国公关团队都毫不知情,竟然以此为由强硬以律师函怒怼媒体,不仅造成一大笑话,还因自身的不专业成为业界笑谈。

联想到几天前的宝马冰淇淋事件,都是公关的拉胯导致品牌受损严重,直接体现就是股价下跌、市值蒸发。而股价有回升的可能,品牌形象的修复则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从特斯拉的数次危机公关以及宝马冰淇淋事件后的公关表现来看,均有一个相同的通病——西方式的傲慢。

“其实外国企业的公关团队也都是中国员工,他们虽然是中国人,但因为西方企业的企业文化熏陶,明明可以很简单化的处理,往往被他们的傲慢搞得非常复杂,导致最终无法收场。”海图公关苏晨将外企公关的失败归咎于西方企业一贯的傲慢思维。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同样认为,相比外企公关的“半土不洋”,国产品牌的公关则更具“中国化”,对中国国情比较了解,又能恰当地放下身段,摆出卑微的姿态,勇敢承认错误,而不是一味甩锅,然后列出一大堆整改措施,网友对其态度比较满意,自然就容易原谅错误,至于后期是否改正,其实并不太关心。

“特斯拉没有参加上海车展或和之前的公关危机失败有一点关系。有些国际大品牌,强如宝马、特斯拉也都得在这方面好好学习一下,放下傲慢的身段,国际品牌在中国真的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的,不要以为品牌够响就行了。”苏晨认为大品牌想在中国市场混得好,必须得适应中国国情,现在中国国力逐渐强盛,国人已经足够自信,不再吃那套西方式的傲慢。

特斯拉以及宝马公关失败,说明这些外企对中国市场的理解还远远不够深入。除了在产品上要贴合中国客户的需求,在品牌形象推广维护方面,也需要真正了解中国消费者的本地化公关团队。本土品牌如比亚迪、理想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和其能够妥善处理危机事件亦有一定关系。

一贯不重视危机公关的马斯克也引来投资人的强烈不满,4月21日,有17名投资人联合写信给董事会主席Robyn Denholm和董事Ira Ehrenpreis,这17名投资人共计持有超过15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该公开信中表示马斯克因对其他公司的承诺而分心,必须加以遏制。他们希望董事会能制定出一个相应的计划,并寻求罢免与马斯克关系过密的董事。

联合银行首席可持续发展官Ivan Frishberg表示,特斯拉的投资人存在一种集体的沮丧,他们认为特斯拉的问题愈发严重。由此可见投资人对特斯拉的信心丧失,远非降价提销量能够解决,马斯克头疼的事来了。

特斯拉股价暴跌

上述投资人认为特斯拉正面临巨大的困境,事实正是如此。

美国中部时间4月20日8时33分,SpaceX“星舰”从得克萨斯州南部的发射台升空,飞升到墨西哥湾上空约39公里的高度,但在级间分离前出现异常,起飞约4分钟后在空中解体。

这枚造价30亿美元的火箭发射失败,虽然和特斯拉无关,却和马斯克有关。特斯拉的创始人和第一大股东都是马斯克。火箭发射失败后,特斯拉股价或受其殃及,当日暴跌9.75%。由上一个交易日最高的183.50美元,跌至最低160.56美元。一日最高跌幅达13%。

特斯拉股价在20日收盘跌幅9.75%,相较上一个交易日的高点,每股股价跌去20.51美元,特斯拉总股本为31.69亿股,一日之间特斯拉市值蒸发了650亿美元。而2022年4月初的股价一度高达384.29美元,跌幅为57%。相比2021年10月30日的高点414.50美元更是下跌超60%。在过去一周内特斯拉的市值就蒸发77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5000亿元。

有分析师认为马斯克星舰火箭的发射失败,只是诱发股价暴跌的原因之一,真正让特斯拉股价狂泻的是其低于市场预期的一季度表现。特斯拉发布一季报的时间是在4月19日美股盘后,对19日的股价影响不大。

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2023年第一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近四分之一,由2021年同期的187.56亿美元增至233.29亿美元。央视财经认为特斯拉一季度的疯狂降价才导致了增收不增利,营收增幅高达24.4%,净利润却暴跌了22.59%,由去年同期的32.8亿美元,降至25.39亿美元,不及市场预期的26亿美元。环比2022年第四季度37.07亿美元,同样出现较大下滑。

调整后每股收益EPS为0.85美元,同比跌21%。这是自2019年三季度以来首次调整后EPS同比下降上季EPS曾同比大涨40%。

有媒体观点指出,火箭发射失败其实和特斯拉关联并不大,如果特斯拉有完善的公关团队,对外界及时做好信息披露,其实完全可以避免本次股价暴跌,傲慢的马斯克不重视公关团队,也不重视特斯拉的品牌维护,导致投资人对特斯拉的信心出现了不应有的动摇。

降价的副作用

让投资人担忧的是特斯拉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双双降至近三年新低。

财报显示,特斯拉一季度的毛利率为19.34%,而去年同期的毛利率则是29.11%,同比下跌了近10个百分点,环比去年第四季度的25.6%也有6.26个百分点的下滑。2020年至2022年,特斯的毛利率分别为21.02%、25.28%和25.60%。近三年一直上升的毛利率,在一季度戛然而止。

毛利率的下降直接导致净利率的下降,一季度特斯拉的净利率为10.88%,为近6个季度的新低。去年同期的净利率为17.49%,同比下滑了6.61个百分点。环比去年第四季度同样下滑了4.57个百分点。

比亚迪原本因毛利率和净利率低被人诟病,值得一提的是近四个季度的表现却极为出色。近四个季度,毛利率由2022年一季度的12.40%提升至二季度13.51%,再提升至三季度15.89%,现在涨至四季度的17.04%。比亚迪一季度财报尚未发布,其去年四季度的毛利率已经逼近特斯拉一季度的19.34%。而净利率方面,比亚迪和特斯拉的差距依然比较大,但近四个季度的提升幅度同样巨大,由2022年一季度的1.36%提升至四季度的4.18%。

对比特斯拉和比亚迪毛利率和净利率数据可以发现,近期特斯拉的毛利率和净利率都不稳定,甚至呈下滑趋势,而比亚迪则是呈现不断增长趋势,此消彼长,特斯拉引以为傲的高毛利率优势或因特斯拉的疯狂降价而消失殆尽。

汽车媒体人张智勇认为特斯拉的降价是迫不得已,“去年特斯拉没有完成既定销售目标,总销量和比亚迪差距较大,这让特斯拉倍感压力,加上今年初燃油车集体降价,势必对特斯拉的销量带来冲击,特斯拉只能降价来应对。”张智勇同样认为特斯拉的降价是一把双刃剑,“特斯拉降价有利有弊,降价能短期内带来销量,但会有损品牌形象,也会导致毛利率的下降。同时不断降价对销量的刺激力度也不及预期。”

2021年开始至今,特斯拉有三次较大的降价动作,分别在2021年第二季度、2022年第三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BT财经梳理这三次降价后的季度交付数据同比和环比增幅分别为12%和7%、15%和53%以及5%与-14%。可以发现,相比较前两次的降价刺激,今年年初的降价效果已经不够明显,消费者已经不再买账。

随着特斯拉一季报的发布,相关机构对特斯拉的评级有所改变,花旗对特斯拉股票的“中性”评级,并将其目标价从192美元下调至175美元。花旗指出,特斯拉第一季度的利润率低于预期,这证实了该公司降价并没有达到此前预期的程度。加上最新的第二季度降价,这可能会打击近期该股的人气,在宏观经济疲软的背景下,特斯拉的利润率可能会被认为将更加脆弱。

不止花旗对特斯拉的降价不看好,调低目标价,同期高盛、德意志银行以及摩根士丹利以及摩根大通都将特斯拉的目标价调低,其中以德意志银行将其目标价从250美元调低至200元降幅最高,分析师方面,以华尔街老牌分析师、New Construct首席执行官大卫·特伦纳最狠,他认为特斯拉的目标价应为28美元。这意味着以现有股价,特斯拉还可能会跌85%。

但有业内人士尖锐指出,特斯拉疯狂降价的最终目的是把国产新能源车企的利润压缩至0。目前特斯拉整车净利润约8000美元,而比亚迪只有1000美元,倘若特斯拉再玩3-4轮价格战,国产新能源车企将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对于蔚来、小鹏、理想以及零跑、威马这样尚未盈利的车企来说,在特斯拉的疯狂降价下,处境将更加艰难,甚至对我国整个汽车产业链都会带来巨大冲击。

研发费用下滑

特斯拉的研发是业界公认的最大优势,以往特斯拉财报中一大亮点就是研发费用同比增加多少,很少出现研发下滑的情况。

一季报财报显示,特斯拉的该季度研发费用为7.7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8.65亿美元,同比下滑了10.87%。而2020年至2022年,特斯拉的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了11.02%、73.91%和18.59%。上一次出现研发费用下滑的还是2019年的-8.01%。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论研发投入确实没有人能超特斯拉。第一季度,特斯拉研发费用在营业支出中占比达到42%,平均单车研发成本1827美元(约1.2万元人民币),约为行业平均水平3倍。2022年特斯拉研发支出30.75亿美元(约合209亿元 ),同比上一年增长18.5%。但有一点需要看到的是,特斯拉的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研发占比)并不高,以今年一季度为例,研发占比仅为3.3%。2022年全年则为3.8%。

2022年,比亚迪的研发费用为186.5亿元,占总营收4241亿元的4.4%,且比亚迪研发费用自2022年一季度以来增幅惊人,2022年一季度同比增幅93.94%,四季度则同比增幅133.44%。相比特斯拉的下滑,比亚迪在研发领域也有和特斯拉一较长短之势。2022年特斯拉的研发费用约为209亿元,比亚迪为187亿元,差距并不大。而在专利产出上,比亚迪的专利数量已经遥遥领先,甚至有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比亚迪才是新能源汽车的“鼻祖”而非特斯拉,特斯拉只是因公开专利,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在很多相关技术领域,比亚迪甚至已经超越特斯拉,比如电池。当然现阶段特斯拉核心技术在业内还是属于翘楚。

对比一家车企研发有失偏颇,2022年蔚来总营收为492.7亿元,研发费用却高达108.4亿元,研发占比达22%。同期,理想的总营收为研发费用为452.9亿元,研发费用为67.80亿元,研发占比15%;小鹏汽车总营收268.6亿元,研发费用为52.15亿元,研发占比为19.4%。而无论是蔚来还是理想亦或者小鹏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他们各自的研发费用都是不断增长趋势。如下图理想汽车的研发费用增幅,几乎都是100%以上。总体研发费用上和特斯拉尚有差距,但随着各家对研发的重视,差距越来越小。

“特斯拉研发费用的削减,还是来自利润的承压,在特斯拉参与价格战之后,净利率已经受到影响,如果在增加研发费用,会进一步压缩其本身利润,这可能会打击投资人的信心。”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行业人士表示,特斯拉研发费用的削减主要还是利润方面的考虑。

除了利润承压,特斯拉还要面临更大的危机——中国新能源品牌正在强势崛起。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本田丰田日产三大日系品牌在中国实际卖出了约60余万台新车,这当中只有约1万多台是符合我国定义的新能源汽车,其余全部都是燃油车型。而BBA三巨头的局面也好不到哪里去,45万台新车当中,新能源汽车只占据了3.4万台。也就是说,这些目前占据中国市场37%份额的国外车企、合资车企们,随时会被扫地出门。

CFA注册ESG分析师QIAN ZHANG女士认为,一家企业的品牌力和技术力固然对市场发展有很大影响,但如何实现与目标市场所在国家和社会的融合,才是决定企业在目标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一些西方企业仍端着“国际巨头”的架子,这种傲慢会遭到市场的反噬,不尊重消费者的企业不会有长期发展前景。

0 阅读:1

梦舞清愁

简介:提供销毁和处置,为IT圈服务,伴CIO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