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夏天,位于湖南西北部的慈利县长峪铺村迎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一天,记录着长峪铺过往沧桑历史的村史馆正式开放。在当天的开馆活动上,有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太太和领导、负责人们一起进行了揭牌仪式。这位老太太是一名离休多年的老干部,当年她曾经仅用14年的时间就从一名村支书成为省委书记,不过仅仅4年后她便选择辞职回到基层,这是为何呢?
老太太名叫黄炳秀,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出生于长峪铺的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小时候由于一场大火烧毁了一家人所居住的茅屋,尚在襁褓中的她被迫跟随父母四处逃亡,几经辗转后才重回故乡。
但由于房子已经被烧毁,一家人只能寄人篱下,住在别人家里。建国后,黄家分到了一套土房子,这时12岁的她终于有了一个家,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父母多年来的积蓄,也让她终于得到了读书的机会。
1955年,读了几年小学的黄炳秀最终还是辍学了,不过因为有着一定的文化水平,她成了村里的一名出纳员。对待工作她认真细致,脚踏实地,很快便在我国大力发展农村建设期间得以崭露头角,19岁就担任了村子里的党支部副书记,并在两年后升任为书记。
当上村里的书记后,自幼饱经风霜的黄炳秀一心想着如何造福乡里,发展农业。长峪铺的地形是喀斯特地貌,到处都是坚硬的石头和大坑,难于种植农作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她便带领着村民改土造地,炸山平田。
1964年的寒冬,在一个叫岩板沟的地方,她第一次带着三十多位村民炸岩凸、造岩勘,辛苦奋战半年,一点一点地将只有两分的耕地改成了三亩多的梯田。从这开始,此后十多年的时间内,村子里总共建造了将近两千亩梯田。
1965年,为了能够提升粮食产量,黄炳秀还和村子里的另外一名干部罗家新开始探索作物套种。他们带着一些科研人员和有经验的农民找了一块试验地,在小麦里间种玉米,等小麦成熟后再种红薯。
经过长期持之以恒的努力试验,探索出了成功的“两季三熟”,大大提升了当地亩产,并在全省迅速推广。除此之外,她还率领着村民埋头苦干耗时四年,整治了一条河流,解决了当地土地种植的水源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黄炳秀不但成功带领着家乡脱贫,还使得长峪铺成为了知名的“南方大寨”,由此,她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模范人物,职位也越来越高。
自1971年开始,她先后担任通津铺公社书记、常德地委副书记等职务,并于1973年进入湖南省领导班子,出任省委书记一职。不过因彼时有着第一书记之职,所以她的这个职位相当于是现在的副书记。同年,她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
1977年,在省委书记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4年后,黄炳秀选择了主动辞职。原因在于她一直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只知道实干,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官,而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来自于历史潮流的推动,年代的选择。事实上,自从带领家乡实现脱贫之后,她就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时机重回基层,将手中的接力棒交给更专业、更优秀的人才。
辞去高位后,黄炳秀回到了她奋斗多年的慈利县,此后二十年多的时间里,她一直扎根基层,默默耕耘,于1999年正式离休。如今,这位曾经的省委书记已经年过八旬,在家乡过着平静低调的退休生活。
尽管如今距离着当年她带领村民将“岩凸变梯田”的传奇岁月已经过了半个世纪之久,但她那不懈奋斗的精神,仍然激励着后人们为了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