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人扫荡农村小卖部,用一桶过期泡面,索要老人一千封口费

曲看世界 2025-03-26 11:16:46

在当今社会,出现了一种令人咋舌的现象:靠打假农村小卖部一周竟然能获利千元和解金。这种扫荡式的职业打假行为,如今将矛头对准了农村老人,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一直以来,打假在人们的认知中本应是正义之举,是为民除害的英勇行为。然而,现实却令人唏嘘,有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走上了歪道。据相关报道披露,有一部分人因打假初次尝到了甜头,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他们贪婪的目光越过繁华的城市,伸向了地处偏远的农村地区,而他们主要瞄准的对象,则是那些年事已高的小卖部老板。

有这样一位七旬老太,她在村里依靠开小卖部艰难谋生。那些打假人犹如拿着放大镜般,对小卖部的每一个角落都进行着严苛的审视,只为挑出毛病。他们仅凭着一包过期的方便面,就向老人索要千元。并且威胁老人,如果不赔钱,就会报官,让老人既赔款又停业。这位七十多岁的老太,被这突如其来的恐吓吓得当场痛哭。她哭诉着自己老眼昏花,已经难以看清小卖部里的商品。在农村,大家都是熟人,即便有人买了过期食品,也都会前来退换。而且,老人出于节俭,发现过期的食品不舍得丢弃,都会自己吃掉。

农村地区本就人口稀少,小卖部的生意本就冷清,赚不了多少钱。一个月辛苦下来,所赚取的利润可能都不够赔付这些打假人的钱。然而,老人害怕被执法人员带走,担心会影响儿女的名声,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掏钱,只为保住自己那仅有的尊严。

可对于那些唯利是图的打假人来说,这一票就能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他们完全不顾及对方是何种年龄段的老人。就连执法者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也连连感叹。穿上这身制服,不处理过期食品就是渎职,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可面对孤苦无依的老人,他们的良心上又实在过不去。在左右为难的困境之中,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叹息。这种现象,不仅反映出部分职业打假人的道德沦丧,也暴露出农村小卖部在经营管理上的困境,以及农村老人在面对此类问题时的无助与脆弱。农村一直以来都秉持着淳朴、互助的传统美德,而这种恶意打假的行为,无疑是对这种传统的践踏。从法律层面来讲,对于职业打假人的规范和约束也亟待加强,以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

0 阅读:1

曲看世界

简介:发布所见所闻,分享所听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