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中常说的搁溜田石一般是指因农耕或暴雨山洪冲刷而从深层“搁溜”到地表的田石。
搁溜田石,也称“猴流田”或“滑溜田”,主要产于寿山田埂旁或者寿山乡内外洋的溪田中,属沿溪迁移而下的田石,一般分布在上三坂及溪田表层、碓下到回龙、双溪、带下的沙土表层,主要是由于农民翻耕田地或雨水、山洪冲刷等原因,导致原本深埋地下的石头被翻出地表,这种石头因暴露在阳光下和风雨侵蚀,石头的外皮变得粗硬,表面非常干燥,石质也失去了昔日的温润风采,外皮粗硬,纹路多且偏直,显得枯燥乏味。
搁溜田石与其他田石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形成过程和外观特征,由于搁溜田石是因自然力量暴露在地表,其质地和外观受到较大影响,纹多偏粗而显露,纹行齐直,有的疏密不均、粗细不匀,粗者极粗,色多褐黄,亦常附有小片黄皮,黄而灰绿,粗涩如土粉,肌理常伴有黑砂钉或星散小白点,被曝晒的阳面往往变得粗涩干裂,而深埋地下的田石则保持较好的质地和温润。